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3ZS041-A25-013)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郭凤霞张伟华谢小冬刘玉华刘玉琴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胃癌
  • 3篇基因
  • 2篇病理
  • 2篇病理亚型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基因多态性
  • 1篇核苷
  • 1篇核苷酸
  • 1篇P53
  • 1篇P53基因
  • 1篇P73基因
  • 1篇P73

机构

  • 3篇兰州大学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甘肃省肿瘤医...

作者

  • 3篇谢小冬
  • 3篇张伟华
  • 3篇郭凤霞
  • 2篇刘玉华
  • 1篇杨荣
  • 1篇刘玉琴
  • 1篇王旭东

传媒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肿瘤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p53基因Arg72Pro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西北人群胃癌高发风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评价p53基因第72密码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西北人群胃癌及其不同病理亚型高发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p53基因第72密码子SNP基因分型采用PCR-RFLP法。结果共检测胃癌组胃癌病例385例及健康对照组412人,胃癌组共有弥漫型胃癌患者305例(79.22%),肠型胃癌患者80例(20.78%)。对照组Pro/Pro、Pro/Arg以及Arg/Ar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27.18%、50.49%及22.33%;而胃癌组的分别为21.82%、45.45%和32.73%;以Pro/Pro为指示物,胃癌组尤其是弥漫型胃癌组与对照组的Arg/Arg基因型频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优势比(OR)分别为1.83(1.24~2.70)和2.25(1.47~3.43)。结论 p53基因第72密码子单核苷酸多态性Arg/Arg基因型与中国西北人群胃癌尤其是弥漫型胃癌的高发风险具有相关性。另外,在胃癌发病率居全国首位的西北地区,弥漫型胃癌的患病人数占显著优势,这不同于在胃癌高发区以肠型胃癌为主的一般规律。
张伟华刘玉华郭凤霞谢小冬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胃癌病理亚型
p73及p53基因多态性与甘肃武威人群胃癌风险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p73基因G4C14-to-A4T14双核苷酸多态性(p73 G4A DNP)和p53基因第72密码子单核苷酸多态性(p53 Arg72Pro SNP)与甘肃武威市人群胃癌高发风险及胃癌不同病理亚型的相关性。[方法]p73G4ADNP的基因分型采用两双相对引物多聚酶链式反应法,p53 Arg72Pro SNP基因分型采用PCR-RFLP法。[结果]共检查胃癌病例385例以及健康对照412人。胃癌组中弥漫型胃癌305例(79.22%),肠型胃癌80例(20.78%)。对照组p73AT/AT、AT/GC及GC/GC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28.15%、47.09%和24.76%;胃癌组分别为21.98%、45.04%和32.98%;以AT/AT作为指示物,胃癌组和弥漫型胃癌的GC/GC纯合子基因型频率均高于对照组,优势比(OR)分别为1.71(95%CI,1.16~2.51)和1.87(1.24~2.81)。对照组p53基因Pro/Pro、Pro/Arg以及Arg/Ar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27.18%、50.49%及22.33%;胃癌组则分别为21.82%、45.45%和32.73%;以Pro/Pro为指示物,胃癌组和弥漫型胃癌Arg/Ar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分别为1.83(95%CI,1.24~2.70)和2.25(95%CI,1.47~3.43)。[结论]携带p73 G4A GC/GC基因型或p53 Arg/Arg基因型可能会增加胃癌,尤其是弥漫性胃癌的发病风险。
张伟华郭凤霞刘玉琴谢小冬
关键词:P73P53多态性胃癌
p73基因G4C14-to-A4T14多态性与中国西北人群胃癌高发风险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p73基因G4C14-to-A4T14双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西北人群胃癌高发风险以及胃癌不同病理亚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两双相对引物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对p73基因G4C14- to-A4T14多态性基因分型。结果共检测了385例胃癌患者和412名健康对照者。胃癌组中有弥漫型胃癌305例(79.22%),肠型胃癌80例(20.78%)。对照组p73 AT/AT、AT/GC及GC/GC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28.15%、47.09%和24.76%,胃癌组分别为21.98%、45.04%和32.98%。以AT/AT作为指示物,胃癌组(主要是弥漫型胃癌病例)的GC/GC纯合子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优势比分别为1.71(95%CI,1.16~2.51)和1.87(1.24~2.81);胃癌组(主要是肠型胃癌)病例的AT/GC杂合子频率也高于对照组,优势比分别为1.23(95%CI,0.86~1.74)和1.40(95%CI,0.70~2.54)。结论p73基因G4AGC/GC纯合子基因型与我国西北人群胃癌,特别是弥漫型胃癌的高发风险相关;AT/GC基因型携带者以患肠型胃癌的风险更高。在胃癌发病率居中国首位的西北人群中,弥漫型胃癌占大多数。
张伟华刘玉华郭凤霞谢小冬杨荣王旭东
关键词:P73基因多态性胃癌病理亚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