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108)

作品数:12 被引量:221H指数:8
相关作者:王成金王伟程佳佳陆大道张岸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港口
  • 2篇动力机制
  • 2篇煤炭
  • 2篇港口体系
  • 1篇道路网
  • 1篇道路网络
  • 1篇地区港口
  • 1篇地震
  • 1篇地震灾区
  • 1篇运输网
  • 1篇运输网络
  • 1篇灾害
  • 1篇灾区
  • 1篇震灾
  • 1篇中国港口
  • 1篇实证
  • 1篇铁矿石码头
  • 1篇铁水联运
  • 1篇通达
  • 1篇通达性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路易斯安那州...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作者

  • 9篇王成金
  • 3篇王伟
  • 2篇程佳佳
  • 1篇金凤君
  • 1篇何丹
  • 1篇陆大道
  • 1篇张岸

传媒

  • 2篇地理学报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Chines...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综合运输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然灾害承险体的分类技术与方案被引量:2
2013年
自然灾害风险与防灾减灾研究的基础是灾区承险体的基本认知,如何对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承险体进行科学分类是一直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在简要回顾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承险体识别与分类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承险体的基础概念界定、关键问题厘清、分类原则等,根据统计方法、功能用途、基本属性和表现形态的差异,设计了由承险体集、承险体项、承险体类和承险体形式等4个层级组成的分类体系。按照这种分类体系,对区域自然灾害承险体进行了系统划分,形成了7个承险体集、19个承险体项、59个承险体类和若干承险体形式的分类方案。同时,对各类承险体与自然灾害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包括容易受害灾种和受灾方式。本研究丰富了自然灾害的理论研究,有利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和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
王成金金凤君何丹
关键词:自然灾害
Peripheral Challenge in Container Port System:A Case Study of Pearl River Delta被引量:1
2012年
The growth of peripheral ports to dominant hubs has been well documented in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and has led to the elaboration of several theoretical models.However,although changes in containerization growth have been taking place in the South and East Asia in recent years,particularly in China,only a few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is region.The Pearl(Zhujiang) River Delta(PRD) has a typical port system with hub and peripheral ports,and provides an excellent case for studying the Peripheral Challeng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oretical evidence of the Hayuth model and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tainer port system in the PRD with five phases:1) phase I:preconditions for change and phase II:initial container port development in the 1970s and early 1980s;2) phase III:diffusion,consolidation,and port concentration in the middle and late 1980s;3) phase IV:the load center in the 1990s;and(4) phase V:the Peripheral Challenge since the late 1990s.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Shenzhen port presents mounting challenges to the Hong Kong port,descending from a transshipment hub of China to a regional load center of Southeast China.Furthermore,this paper explores five points that have led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port system in the PRD:1) competition in the regional port systems;2) different interested parties;3) shift of investment strategies of in-ternational terminal operators;4) integration of shipping networks and reorganization of carriers;and 5) cost-based competition.
WANG ChengjinWANG Jiao'eCesar DUCRUET
关键词:港口体系负荷中心周边港口港口发展
中国物流企业的布局特征与形成机制被引量:61
2014年
物流企业指从事物流活动的经济组织,对支撑流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系统的高效运转具有战略意义。在评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选择中国1855家A级物流企业为样本,从宏观区域、省级政区和城市等多层尺度,刻画和分析中国物流企业的布局特征,包括总体格局、空间集聚、覆盖水平等,并从多种角度考察了物流企业布局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物流企业分布呈现明显差异,沿海地区多于内陆且形成"2:1"比例关系,东部明显多于中西部且呈现"5:2:1"比例关系,省际之间呈现"南多北少"的格局,东南沿海省份尤其江浙两省集聚;物流企业的城市非均衡布局更突出,形成集聚和稀疏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产业集群、对外开放与国际贸易、交通区位、物流规划与政策等方面的差异是促使物流企业布局形成分异的重要因素。本文可为中国物流企业的布局优化和物流活动组织提供一定参考。
王成金张梦天
环渤海地区港口煤炭运输格局演变和动力机制被引量:10
2014年
煤炭供销与调拨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系统运行的关键问题,其中,港口是煤炭运输中最为重要的中转节点,尤其是作为"北煤南运"和煤炭出口的主要下水地区,环渤海港口在煤炭运输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论文以环渤海港口作为研究对象,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40 a为时间尺度,分析了该地区港口煤炭运输的格局演变,归纳总结了主要特征和演变规律,并探讨了格局演变的动力机制。首先,将环渤海港口作为一个整体,分析总体区域的演变特征;然后,着眼于各个港口,分析煤炭进出港格局和进出口格局的演变特征;最后,从煤炭基地分布与消费市场空间错位、铁海联运的组织模式、进出口政策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环渤海港口煤炭运输格局演变的动力机制。以此为环渤海地区的港口建设及煤炭运输规划提供借鉴。
王伟王成金
关键词:环渤海港口煤炭运输动力机制
我国港口铁矿石码头布局现状、问题及建议被引量:2
2015年
铁矿石是我国港口运输重要的大宗货类,铁矿石码头是钢铁企业供应链网络的关键节点。本文分析了我国港口铁矿石码头的发展现状、布局特征,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铁矿石码头建设的建议。分析表明,近年来我国铁矿石码头建设迅速、布局逐渐完善、码头专业化和靠泊能力大型化趋势明显,但总体上看,全国布局不均衡、北方港口建设超前、专业化程度不高、运输航道及集疏运条件限制、中转码头数量和规模有限等问题亟待解决。
张梦天王成金
关键词:港口铁矿石码头
关于避免中国交通建设过度超前的建议被引量:37
2012年
这里发表的是经过2009~2010年间大量调查研究和分析写成的咨询报告全文(原文)。"报告"于2010年9月由有关部门上报到国家。"报告"对近年来交通建设成就和交通运输业发展已经达到的水平进行了概括性评价,集中而系统地揭示了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交通运输建设中出现的过度扩张、重复建设、能力浪费、不合理竞争以及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不协调等严重问题,认为交通发展应该逐步进入以优化结构、加强综合运输建设和管理以及发展广大基层区域的交通设施为主的新阶段。由于"报告"是在近年来交通建设特别是"高铁"建设大跃进的高潮中上报的,当时所受到的压力可想而知。
陆大道
关键词:交通建设
Port Integration in China: Temporal Pathways, Spatial Patterns and Dynamics被引量:8
2015年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numerous ports located in China have participated in port integration strategies, thus influencing the entire port system. The current research is initiated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nature of port integration in China, including associated temporal pathways, spatial patterns and dynamics. Results indicate that port integration in China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a significant increase at the turn of the 21 st century, comprising thirteen distinguishable pathways typified by differing dynamics, particularly betwee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ports. Pathways were found to include 44 seaports and river ports, chiefly concentrated in the Bohai Rim, Yangtze(Changjiang) River Delta, Beibu Gulf and the southeastern Fujian, thus representing significant spatial regions. Categorically larger seaports have become the primary beneficiaries of port integration. Integration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based upon quantified dynamic magnitude including the government-driven mode, market-driven mode, government/market-driven mode and strategic alliance, and into five further categories based upon spatial extent including port internal integration, jurisdictional port integration, port integration across neighbor region, regional port integration and hub-feeder port integrat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several factors have effectively driven port integration in China, including legislative tools and spatial planning, optimization of shoreline resources and port functionality, and port competition with the same hinterland.
WANG ChengjinCésar DUCRUETWANG Wei
关键词:中国港口港口体系
珠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体系演化及动力机制被引量:34
2015年
港口体系的发展对区域发展乃至国土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直是港口地理的研究核心,而区域性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化规律及动力机制是港口体系理论的内涵提升。选取珠江三角洲的31个港口为样本,以1970-2013年为研究时段,采用集装箱港口数量、吞吐量等长时间序列数据,刻画了珠江三角洲集装箱运输的总体发展与集散趋势,分析了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化过程,重点凝练演绎其演化模型,并揭示其动力机制。研究发现:珠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化过程呈现集中化和分散化两种发展趋势,并经历了特点各异与格局明显不同的5个发展阶段,形成了"原始单核结构→孤立双核结构→极核枢纽结构→双核枢纽结构→多核发展结构"的演化模型;珠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体系是在众多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下实现"港口集装箱化"的演化过程,包括自然条件、经济产业、技术条件、港航市场、政策和制度等,各因素在不同时期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该研究有助于完善港口体系的演化模型理论,并能为珠江三角洲的港口建设提供指导。
程佳佳王成金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动力机制
中国道路网络的通达性评价与演化机理被引量:36
2014年
现代交通方式产生之前,传统道路设施及道路运输是主要交通方式,成为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联系的主要途径,本文力图探究道路设施网络的长期演化规律。为此,本文以具有国家意义的"国道"为研究对象,以商周以来3500年为时间尺度,设计了道路网发育指标和可达性—最短距离模型;刻画了中国道路网的拓展和演化过程,总结各时期的发展特征、空间格局及模式,揭示演变规律;评价了道路网的结构特征、成熟水平与连通性,分析各时期的可达性格局及演变,识别可达性优势与劣势区域;考察了道路网演变与中国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机制。研究发现,中国道路网遵循了"内陆扩张"模式尤其从内陆向边疆拓展,可达性形成明显的"核心—边缘"中心圈层格局,并同国防建设和国家集权、邮驿系统、贸易运输有紧密关系。
王成金王伟张梦天程佳佳
关键词:道路网络可达性
基于交通优势度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与实证——以玉树地震灾区为例被引量:20
2012年
任何区位的土地属性都存在分异和区别,由此形成了不同水平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而交通设施规模及空间网络是影响土地属性与建设适宜性分异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构建了交通优势度的评价方法,宏观尺度侧重各类交通设施综合优势水平的总体评价、物理空间分析与大尺度分异特征,微观尺度采用栅格方法进行精细评价,注重地形高程和坡度等自然因素对交通优势度的修正影响,形成集人文与自然因素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然后,选择玉树地震灾区作为案例区,从地震影响区和重灾区两个空间层级,深入分析交通优势度的等级结构及空间分异。最后,根据交通优势度的分异性,分析各区位土地资源对人类社会活动的适宜性差异,尤其是充分考虑地形高程和坡度等自然因素,并以建设适宜性突出和明显的土地资源为主体,对建设适宜水平较高、空间连续且面积较大的区域进行划定,相对精准地勾勒出城镇建设、居民点选址及产业布局的适宜区位与范围。
王成金张岸
关键词:自然因素土地资源地震灾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