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263)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罗可曼李劲松更多>>
- 相关机构: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安徽传统剧种数字化艺术档案建设与愿景
- 2017年
- 安徽传统戏曲剧种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交流碰撞、吸收创新,在江淮大地上演出过许多动人的历史故事,留下了悠扬、缠绵的徽腔皖韵。在今天的安徽省境内,据不完全统计,
- 李劲松罗可曼
- 关键词:戏曲剧种数字化艺术档案建设历史故事演出
- 生命美学语境中的《牡丹亭》艺术内涵透视被引量:1
- 2018年
- 在继承前代戏曲艺术的基础上,以汤显祖为代表的明代戏剧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情感表现路径,在今天看来这种富有个性情感表现手法,吻合戏剧美学的生命化取向,即戏剧主题的生命情感化、戏剧表现手法的生命化描摹、人物语言追求真我之表达。通过对此三个维度的分析说理过程中,展现《牡丹亭》的戏剧时空,提示其独特的生命化艺术内涵。
- 李劲松罗可曼
- 关键词:生命美学情节设计
- 从明清徽商、家乐班的活动探徽剧文化的张力被引量:6
- 2013年
- 徽剧是安徽的地方戏曲剧种,明以前只限于地方规模的民间小戏,在南北戏曲交融的大趋势背景中,徽戏广种博采、兼收并蓄,不断发展壮大,清代中叶,其声誉盛极一时,遂而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国家大剧,徽剧音乐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这其中徽商的作用不容小觑。为了探寻徽商对徽剧发展所作的贡献以及时代精神给徽剧带来的新气象,研究人员专致于徽州地方志、徽剧音乐、徽剧演出场所、徽剧传播脉络等方面的研究,倾力于用文化学的视野和田野工作方法,用无言却厚重的史料还原出徽剧曾经的辉煌。
- 罗可曼
- 关键词:徽剧徽商生命
- 生态主义课程观视野下徽剧音乐知识的协同性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在中国传统戏剧知识的传承中要把握地方性和文化性,就是要从用生态主义课程观来看音乐知识的产生与传承,本文通过四个维度:动态知识与静态知识的高度结合塑造全息式音乐课程画卷、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合力凝聚成徽剧音乐的课程内涵、用理性与非理性思维方式去理解徽剧音乐的文化意义、学科交融达成音乐理解的两种智慧等,展开对音乐知识产生和传递过程中协同性的研究,旨在呈现出传统音乐知识的高度协同性。
- 李劲松罗可曼
- 关键词:协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