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6030)

作品数:16 被引量:159H指数:7
相关作者:高青李明于鸣江彦马纯强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美国ClimateMaster公司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地下蓄能
  • 6篇传热
  • 3篇地源
  • 3篇地源热泵
  • 3篇蓄能
  • 3篇热泵
  • 3篇热能
  • 3篇热能工程
  • 3篇传热分析
  • 2篇导热
  • 2篇地能利用
  • 2篇地下传热
  • 2篇地下换热
  • 2篇地下换热器
  • 2篇再生能源
  • 2篇能源
  • 2篇模拟计算
  • 2篇可再生
  • 2篇可再生能源
  • 2篇控制模式

机构

  • 18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建筑工程...
  • 1篇美国Clim...

作者

  • 17篇高青
  • 11篇李明
  • 9篇于鸣
  • 9篇江彦
  • 8篇马纯强
  • 4篇乔广
  • 3篇李明
  • 3篇玄哲浩
  • 2篇余传辉
  • 2篇崔淑琴
  • 1篇葛凤华
  • 1篇闫燕
  • 1篇李明柱
  • 1篇赵晓文
  • 1篇于秋生
  • 1篇刘研
  • 1篇刘小兵
  • 1篇刘春菊
  • 1篇黄勇

传媒

  • 6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太阳能学报
  • 2篇长春工业大学...
  • 2篇热科学与技术
  • 1篇节能技术
  • 1篇暖通空调
  • 1篇公路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下蓄能及其对地热泵系统的作用被引量:8
2006年
着重论述了地下蓄能(UTES)技术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包括传热机理的研究,复杂地下环境下不稳定传热的特性以及UTES系统的控制策略等。通过地源热泵系统的竖直钻井中传热的实验和模拟计算,对蓄能的传热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蓄能改变地下蓄能体的能位,并表现为蓄能体温度和分布的变化,这种变化随时间而改变。建议通过模型分析结合实验研究来进一步完善地下蓄能研究工作,推动中国地下蓄能技术的发展。
高青JD Spitler李明于鸣乔广
关键词:储能技术地下蓄能传热分析
套管式地下换热器传热模型及其特性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通过对套管式地下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分析,在已有套管式地下换热器传热模型基础上,考虑管内流动和传热,提出了集管内流动与土壤导热相耦合的传热分析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传热特性的分析。讨论了埋管管径组合和流体流速对流体出口温度及单位埋管换热量的影响。此外,还系统地研究了连续运行模式和可变负荷运行模式的地下传热特性,阐述了地下换热器高效运行的控制策略和影响。
江彦高青李明崔淑琴
关键词:动力机械工程储能技术传热分析
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建筑节能融合技术被引量:3
2007年
通过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建筑节能的融合构建,替代传统石化燃料,实现节能减排。采用最新传热技术,创新装备,融合地能、太阳能、余热资源和蓄能技术等多能源形式,构建新型复合能源与建筑集成供热供冷系统,达到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建筑节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保。
高青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建筑节能
地下群井换热强化与运行模式影响规律被引量:30
2006年
利用传热模拟分析,研究了地源热泵(GSHP)地能利用中地下群井多源换热及其运行模式影响规律。探讨间歇运行模式和连续运行模式对群井区域内温变特性的影响规律及各井热源的交互影响。分别对间隔周期、传热能力和温度场变化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运行模式调控有利于强化地能利用以及多井源间的协调排列。为地能在地源热泵供热供冷中大规模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高青李明闫燕
关键词:地源热泵地能利用群井
地下蓄能过程温度控制及其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土壤槽实验研究,结合模型计算分析,着重论述了地下蓄能过程中不同控制条件下的温度场分布,研究温变规律和特性,提出通过多热源负荷强度调制和控制策略,实现最有利的蓄能功效,促进地下蓄能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成功应用。
高青李明于鸣玄哲浩马纯强乔广
关键词:地下蓄能控制模式
地下蓄能过程温度场变化分析研究
在东北寒冷地区,由于冷、热负荷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地源温度逐年降低,影响地源热泵的长期运行效果;在炎热的南方地区,则会出现严重的冷热负荷失衡的问题。因此,蓄热和蓄冷的问题就成为重要的技术关键。着重介绍了地下蓄能过程中土壤...
李明高青江彦赵晓文
关键词:地下蓄能温度场地源热泵
文献传递
地下蓄能体多孔介质传热及其热湿迁移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蓄能技术是实现能源可再生和高效利用的一个有效途径。能量通过短期或长期蓄存,提高其综合利用率和实现能源的实时补充。地下蓄能过程是一个受岩土特征影响的复杂多变的传热过程。着重论述地下蓄能技术发展状况和面临的研究问题,并通过模型分析和模拟计算对多孔特征下蓄能体传热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考察了几种典型工况下的温度分布。
李明高青江彦于鸣马纯强
关键词:地下蓄能传热分析多孔性模拟计算
地下岩土蓄能过程控制模式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均置模式、内聚模式、间歇模式和热屏模式等四种典型模式的温变特性和温度场变化特征实验研究,对其传热特性和蓄能效能进行分析。提出了温度场形态重整控制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热源负荷调控,分析蓄能体能位温度变化、分布规律、时间特性和蓄能效能等。建立了温度场形态主动控制新理念,并提出了热屏概念,为实现地下蓄能最佳效率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高青李明马纯强江彦于鸣
关键词:热工学地下蓄能控制模式
地下蓄能热扩散和传输的能流通量描述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对地下蓄能系统能量输入、存储和输出过程中的能量传输问题的研究,提出地下岩土蓄能能流通量的概念。通过衡量蓄存能量的扩散传输程度,定量分析判断地下蓄能过程的能流效应,为控制扩散提供了衡量参数和依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排列竖孔地下换热器群布置形式的能流问题以比较它们在保存土壤蓄能期间能流强度的差别。研究发现,孔群布置决定地下温度场形态,该温度场形态对能量输入、输出及蓄存的自由扩散传输程度产生明显的影响。
江彦高青李明马纯强刘研黄勇
关键词:热能工程地下蓄能扩散
高效能量存储热屏控制策略及其实验研究
基于再生温度场形态控制热流方向传热原理,提出热屏蔽抑制热流散失概念,利用持续的周边热源负荷重整温度场,形成热流屏蔽作用,抑制和降低存积能量的扩散,提升存储水平。通过实验研究与分析比较,指出内部区域热源蓄能后的外围热源再持...
高青李明江彦马纯强于鸣
关键词:地下蓄能温度控制热屏蔽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