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科技厅博士启动基金(20051071)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马坚妹范凯宋大为张艳丽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博士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髓鞘
  • 2篇脱髓鞘
  • 2篇细胞
  • 2篇介导
  • 2篇胶质
  • 2篇CUPRIZ...
  • 1篇星形
  • 1篇星形胶质
  • 1篇星形胶质细胞
  • 1篇少突胶质前体...
  • 1篇髓鞘脱失
  • 1篇体细胞
  • 1篇前体
  • 1篇前体细胞
  • 1篇脱失
  • 1篇急性
  • 1篇胶质细胞

机构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宋大为
  • 2篇范凯
  • 2篇马坚妹
  • 1篇张艳丽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Cuprizone介导的急性脱髓动物模型髓鞘脱失及再生的机制被引量:1
2007年
本研究通过在饲料中掺入cuprizone饲育小鼠,建立髓鞘可再生的急性脱髓动物模型,并利用髓鞘染色和原位杂交后免疫组化双标技术,检测髓鞘脱失和再生状况以及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改变。结果表明,给予cuprizone6周后,动物胼胝体严重脱髓鞘,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髓鞘脱失区域集聚,且增殖活跃;恢复正常饲料饲养4周后,髓鞘基本恢复正常形态。由此推测,在cuprizone介导的急性脱髓动物模型髓鞘脱失和再生过程中,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增殖活化为髓鞘再生提供了基础。
范凯宋大为马坚妹
关键词:CUPRIZONE脱髓鞘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动物模型
星形胶质细胞在cuprizone介导的急性脱髓动物模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利用cuprizone制备髓鞘可再生的急性脱髓鞘动物模型,探讨脱髓鞘疾病髓鞘再生机制。方法:在饲料中掺入cuprizone饲育小鼠,通过调控饲育时间,造成神经脱髓鞘及髓鞘再生,并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髓鞘的脱失和再生情况以及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结果:cuprizone饲育6周后,动物小脑和胼胝体白质内髓鞘脱失严重,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跃;在恢复正常饲料后,髓鞘基本恢复正常结构,星形胶质细胞仍处于活化增殖状态。结论:利用cuprizone可制备髓鞘可再生的急性脱髓鞘动物模型,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增殖对髓鞘再生具有重要作用。
宋大为范凯张艳丽马坚妹
关键词:CUPRIZONE脱髓鞘星形胶质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