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CDJ002)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卫红桑艳军张翠莉张宏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抗日
  • 4篇抗日根据地
  • 4篇根据地
  • 3篇晋察冀
  • 3篇晋察冀抗日根...
  • 2篇乡村
  • 1篇地权
  • 1篇新民主主义
  • 1篇战争
  • 1篇政权
  • 1篇政权建设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建设
  • 1篇主义
  • 1篇乡村干部
  • 1篇乡村危机
  • 1篇历史功绩
  • 1篇民主
  • 1篇民主主义

机构

  • 5篇中共山西省委...
  • 1篇山西大学

作者

  • 2篇王卫红
  • 1篇张宏华
  • 1篇张翠莉
  • 1篇桑艳军

传媒

  • 2篇理论探索
  • 1篇沧桑
  • 1篇中共山西省委...
  • 1篇晋中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减租减息政策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地权及阶级结构的变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社会变迁研究之一被引量:1
2008年
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是中共在保障地主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前提下实行的,也是抗战期间中共调整各抗日根据地农村土地关系的一项重要政策。由于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行,晋察冀根据地的地权及阶级结构出现了明显不同于战前的特征。地权方面,土地由战前日趋集中的态势逐渐发展为战后的日趋分散;阶级结构方面,较富裕的人生活水平下降,最贫穷的人以及最接近这个阶层的人生活水平上升,或者说中国的阶级结构经历了一个"中农化"的发展过程。
张翠莉
关键词:减租减息地权阶级结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乡村干部队伍建设被引量:1
2016年
乡村干部是政党和国家意志深入社会最基层的重要中介,无论在抗战的革命时期还是今天的改革发展时期,基层整合的关键均在此少数。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党助推代表大多数底层民众的群众领袖崛起,注重乡村干部代表的广泛性与草根性,注重乡村干部思想政治意识的教育,注重乡村干部优良作风与廉洁的养成,使乡村干部成为符合党的要求又能推动工作的新精英,对当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提高乡村干部素质有一定借鉴意义。
张宏华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晋察冀乡村干部
抗日根据地合作社:历史功绩及经验启示被引量:1
2008年
抗战时期,合作社是抗日根据地发展自身经济、展开对敌斗争的一种重要方式。根据地合作社的发展,不仅坚定了根据地群众的抗战决心,团结了一切可以抗日的力量,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为建国后的经济建设储备了大量有用的人才、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根据地发展合作社给我们的经验启示是:发展农村合作社组织必须有党和政府的领导与支持,必须因地制宜,必须有专业人才支撑,成员资格不应受限制,必须依据于农民的自愿。
王卫红
关键词:抗日根据地合作社历史功绩
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与社会建设述略——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为例被引量:1
2009年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党在华北地区建立的首个根据地,也是党首创的敌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民主政权。为了更好地支持抗战,党在根据地进行了全面而富有成效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根据地政权建设与社会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条件,共同统一和服务于争取实现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这一根本目标。
桑艳军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抗日战争政权建设社会建设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北乡村危机的表现及其影响
2011年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乡村普遍陷入危机之中,在华北主要表现为:金融枯竭、农民贫困化趋势加重和大量离村、精英外流以及基层政权痞化、匪患丛生等。乡村危机加深加剧了整个社会的动荡,动摇了社会统治秩序的基础,使农业无法为城市工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盾,延缓了城市现代化的进程,更使得广大农民贫困不堪以致减弱了抗击外来侵略的能力。
王卫红
关键词:乡村危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