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30150)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冯明光应盛华杨旭芬鲍佳生尚素微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桃蚜
  • 1篇烟色
  • 1篇原生质
  • 1篇原生质体转化
  • 1篇始发
  • 1篇拟青霉
  • 1篇侵染
  • 1篇侵染力
  • 1篇青霉
  • 1篇限制性内切酶
  • 1篇玫烟色拟青霉
  • 1篇内切
  • 1篇内切酶
  • 1篇接触传染
  • 1篇安徽虫瘟霉
  • 1篇虫霉
  • 1篇传染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作者

  • 3篇冯明光
  • 1篇杨旭芬
  • 1篇鲍佳生
  • 1篇应盛华
  • 1篇尚素微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昆虫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玫烟色拟青霉原生质转化体系构建被引量:7
2006年
丝孢类害虫生防真菌的生态适应性和环境抗逆性决定着生防菌剂的田间适用性,兼具多个抗逆性状的菌株一般只能通过相关功能基N的遗传操作和定向选育而获得,但这类真菌遗传操作的可行方法目前相当有限,本文利用限制性内切酶介导插入法将含有草丁膦抗性标记的Bar基因的质粒pAN52-1N-Bar转入玫烟色拟青霉Pfr116菌株的原生质体中,转化效率约为6~13个转化子μg^-1质粒DNA.通过对Pfr116菌株突变转化子的基因组DNA进行PCR产物检测及基因组DNA单酶切片段的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Bar基因已整合到随机抽取的转化子基因组中,且都在基因组上单位点插入,转化子对草丁膦的抗性具有遗传稳定性,由此构建的原生质体转化体系具有低拷贝、转化率较高,遗传稳定强的特点,不失为一种丝孢类生防真菌遗传操作的有效方法.
杨旭芬应盛华冯明光
关键词:玫烟色拟青霉原生质体转化限制性内切酶
桃蚜虫霉病始发期的初始感染与接触传染
2006年
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5月在杭州上空诱获桃蚜(Myzus persicae)的迁飞性有翅蚜2351头,将其带回室内在(21±1)℃和12L∶12D条件下单头饲养12d,其中639头在定殖后7d内发病死亡,初始感染率达27·2%。在病死有翅蚜中,99·4%系5种蚜科专化性虫霉侵染所致,新蚜虫疠霉(Pandora neoaphidis)的发生比例高达81·4%。带病迁飞的有翅蚜在发病死亡前具有一定生殖力,定殖后第6天平均累计产若蚜(2·4±0·13)头,远低于同期未带病有翅蚜产下的(11·6±0·33)头。在带病有翅蚜建立的后代蚜群中,接触传染在母蚜死亡2d后即可见到。在定殖后第12天,二级感染占总观察蚜群数的13·3%,三级感染占总观察蚜群数的4·4%,占二级感染蚜群数的33·3%。此时,未带病有翅蚜的后代蚜群的平均活蚜数达(50·6±2·30)头,而带病有翅蚜的后代蚜群平均仅有(21·5±1·98)头。结果表明,虫霉病能够通过寄主带病迁飞传至寄主迁入地,并在后代蚜群中相互传染而起到调节蚜虫数量增长的作用。
尚素微冯明光
关键词:虫霉桃蚜
安徽虫瘟霉的黍米培养及其对桃蚜的侵染力被引量:3
2006年
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 anhuiensis(Li)Humber是较难人工培养的蚜虫专化性病原真菌.将灭菌并适度熟化的黍米Panicum miliaceum L.作为固体基质与挑碎的安徽虫瘟霉平板菌落混合,在20℃和12L:12D的温光条件下静止固体培养,获得了产孢潜能大、杀蚜活性强的米粒培养物.培养7天的黍米的产孢量达13.0×10^4个孢子/粒,产孢持续时间长达6天.用此黍米培养物弹射的孢子对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若蚜进行7.9~134.9个孢子/mm^2共9个剂量的孢子浴接种,所获数据很好拟合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接种后第5~7天各天的LC50依次为59.8,39.5和33.5个孢子/mm^2,LC90依次为354,234和198个孢子/mm^2.在57.7~134.9个孢子/mm^2的接种剂量范围内,致死中时LT50从5.1天下降到4.3天.由此表明,安徽虫温霉的黍米培养不仅简单易行,而且菌种的产孢和侵染生物学特性在培养物中被充分体现,每颗米粒如同自然罹病而死的蚜尸,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
鲍佳生冯明光
关键词:安徽虫瘟霉桃蚜侵染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