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061)

作品数:33 被引量:166H指数:8
相关作者:杨武云李俊彭正松魏会廷胡晓蓉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安康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6篇小麦
  • 12篇SSR
  • 10篇微卫星
  • 9篇人工合成小麦
  • 9篇六倍体
  • 9篇节节麦
  • 9篇倍体
  • 8篇普通小麦
  • 7篇人工合成六倍...
  • 7篇六倍体小麦
  • 7篇合成六倍体小...
  • 7篇川麦42
  • 6篇分子标记
  • 5篇育种
  • 5篇微卫星标记
  • 4篇杂交
  • 4篇基因
  • 4篇分子标记辅助
  • 4篇分子标记辅助...
  • 4篇辅助育种

机构

  • 32篇四川省农业科...
  • 19篇西华师范大学
  • 3篇安康学院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31篇杨武云
  • 26篇李俊
  • 20篇彭正松
  • 16篇魏会廷
  • 12篇曾云超
  • 12篇杨玉敏
  • 12篇廖杰
  • 11篇胡晓蓉
  • 5篇杨松杰
  • 4篇陈华华
  • 3篇万洪深
  • 3篇邹裕春
  • 3篇汤永禄
  • 3篇王玲玲
  • 2篇刘世贵
  • 2篇刘仙俊
  • 2篇杨平
  • 2篇杨恩年
  • 2篇张颙
  • 2篇卢宝荣

传媒

  • 21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遗传
  • 1篇云南植物研究
  • 1篇作物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6篇2008
  • 19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麦42遗传背景中人工合成小麦导入位点的SSR标记检测被引量:17
2007年
硬粒小麦和节节麦是六倍体普通小麦的二级基因源,六倍体人工合成小麦遗传变异丰富、蕴藏着丰富的抗性基因,可供现代小麦改良利用。利用人工合成小麦基因资源与四川小麦杂交、回交,已育成了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川麦42”。本文利用217对微卫星(SSR)引物检测“川麦42”遗传背景中人工合成小麦的导入位点,发现24个位点来源于人工合成小麦,占所用引物数的11.06%,远小于理论值25%。川麦42遗传背景中人工合成小麦导入位点在A、B和D染色体组分布频率不均衡,D组>B组>A组;人工合成小麦导入位点在川麦42各染色体间差异也很大,在1B、2B和5A染色体上分布较集中、片段较长,而在1A等11条染色体上则无导入位点;表明人工合成小麦的遗传位点并不按孟德尔遗传规律传至后代,人工选择压力导致遗传位点很大的偏分离行为。
廖杰魏会廷李俊杨玉敏曾云超彭正松杨武云
关键词:川麦42人工合成小麦微卫星DNA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后代衍生群体Waxy蛋白亚基的分子标记被引量:3
2008年
四倍体小麦与节节麦杂交培育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小麦品种改良。以引自CIMMYT的Syn768、Syn769和Syn780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分别与中国四川成都平原主栽普通小麦品种杂交、回交的BC2F2:6后代群体中选育的113份优良高代系为材料,采用SSR特异引物的PAGE凝胶电泳对其Waxy蛋白亚基缺失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121份材料中,8份材料缺失Waxy-B1型蛋白亚基,占全部材料的6.6%;没有检测到其他类型的缺失体。从每个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亲本材料所形成的后代衍生群体来看,Waxy-B1缺失体频率各不相同,说明Waxy蛋白亚基缺失类型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后代衍生群体材料中的表现存在着随机性,与亲本的基因型状况关系极大。通过研究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Waxy蛋白亚基缺失类型,有助于提高分子标记育种效率。
杨松杰杨武云
关键词: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WAXY蛋白亚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微卫星标记
利用SRAP标记研究四川高原青稞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51
2008年
利用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分子标记技术,对25份来自四川高原的青稞育成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64对引物组合共检测出999条清晰条带,62对可以获得多态性条带,多态性引物组合占96.9%,共产生225条多态性条带,占总条带数的22.5%。64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33种等位变异,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检测到5.20种等位变异。遗传多样性在0(me9/em14,me9/em15)~0.8928(me6/em18)之间,平均为0.512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5份材料可分成A、B、C3大类,材料聚类与其来源地有明显的相关性。25份材料间的平均遗传距离较小(0.3240),平均遗传多样性较低(0.5126),遗传基础较为狭窄。
杨平刘仙俊刘新春李俊王希文何守朴李刚杨武云冯宗云
关键词:大麦青稞SRAP育成品种
应用SRAP标记研究中国小麦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小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研究中国小麦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有助于了解我国小麦品种的遗传基础,保护和利用小麦遗传资源,指导小麦新品种选育。分子标记技术是评价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有效手段。SRAP(sequ...
刘仙俊杨平刘新春李俊杨武云冯宗云
关键词:栽培小麦育成品种SRAP系谱
文献传递
源于CIMMYT人工合成种的小麦新品种川麦42的选育与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本文对CIMMYT人工合成种衍生小麦新品种川麦42的产量、抗病性、品质等主要农艺性状,及蛋白质、分子等水平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概述。川麦42是一个具有超高产潜力、高抗条锈病、适应性广、稳产性高、品质优和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价值。同时,可作为高产和抗病基因资源加以利用。
张颙杨武云邹裕春
关键词:川麦42性状
六倍体普通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Glu-A1和Glu-B1共同缺失材料研究初报被引量:6
2007年
利用SDS-PAGE方法对源于CIMMYT的六倍体普通小麦材料SYN351进行了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分析,结果表明SYN351Glu-A1和Glu-B1位点编码的HMW-GS同时全部缺失,唯有Glu-D1位点编码的HMW-GS(5+10)存在(N,N,5+10),是六倍体普通小麦中一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缺失的新类型。
杨恩年张洁杨武云邹裕春
关键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普通小麦
利用SSR标记分析“川育12”和人工合成小麦“SYN780”的遗传差异
2007年
四川育成品种“川育12”和CIMMYT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SYN780”都具有优质小麦基因,本试验利用小麦A、B和D基因组上的229对引物对“川育12”和“SYN780”进行了SSR分子标记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29个SSR标记位点中有140个位点“川育12”和“SYN780”存在多态性差异,占位点数的61.1%。这140个差异位点在A、B和D3个基因组的分布频率(占该基因组被检测位点数)不一致,其中B基因组分布最多,D基因组分布最少,其顺序为B(64.2%)>A(63.5%)>D(54.9%)。
曾云超李俊杨玉敏廖杰魏会廷彭正松杨武云
关键词:SSR人工合成小麦
“川麦42”ד川农16”重组自交系农艺性状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利用“川麦42”ד川农16”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127个株系),对抽穗期、株高、穗长、千粒重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在RIL群体中呈连续变异,分布频率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此外,对群体中农艺性状突出的株系进行了分析,6个株系表现为产量超高亲20%,19个株系的综合性状均较好。
廖杰李俊汤永禄杨玉敏曾云超魏会廷彭正松胡晓蓉杨武云
关键词:川麦42川农16重组自交系农艺性状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揭示“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遗传差异被引量:10
2007年
为引入小麦近缘属种的优良基因和遗传变异、扩宽普通小麦的遗传基础,本文选用36对小麦A,B和D基因组的微卫星引物,对135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评价。36对引物共检测到193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等位变异数在2~14个之间,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5.36个等位变异;A,B和D 3个基因组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D〉A〉B,遗传多样性指数D〉A〉B。综合平均遗传丰富度和香浓指数两个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第1和6同源群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第4和7同源群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21条染色体中,6D和2D染色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7D和4B染色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135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遗传相似系数在0.36~0.85之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A〉B〉D基因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变异类型丰富,是改良普通小麦的重要基因资源。
李俊魏会廷胡晓蓉彭正松杨武云
关键词: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SSR
利用小麦A、B基因组特异SSR标记扩增节节麦D基因组被引量:2
2007年
以节节麦SQ-214、中国春(CS)和四川育成品种SW3243为材料,利用192个小麦A和B基因组特异SSR标记,对节节麦D基因组进行了扩增,结果表明:有130个特异SSR标记(67.70%)可以在只含D基因组的节节麦上扩出产物,并对扩增效果进行了分析。
杨玉敏李俊廖杰曾云超魏会廷彭正松胡晓蓉杨武云
关键词:节节麦普通小麦SSR标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