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9YBA030)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柳礼泉肖冬梅张红明黄艳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河北金融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试论胡锦涛民生理论与实践的新突破被引量:4
- 2010年
-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立足时代新起点,创新民生理论,解决民生新问题,确立了改善民生的理论新指南和战略新地位,提出了改善民生的奋斗新目标和政治新理念,明确了改善民生的时代新思维和价值新取向,制定了改善民生的发展新决策和实践新任务。
- 肖冬梅柳礼泉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民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建共享
- 试论毛泽东对解决中国民生问题的历史贡献被引量:3
- 2011年
-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关注民生并着力解放民生,为党领导人民进一步提升、发展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历史贡献主要表现在:确立"一个宗旨",提出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与工作要求;完成"两次革命",创设解放民生的政治保证和制度前提;协调"三者利益",探索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途径与根本方法。
- 黄艳柳礼泉
- 关键词:毛泽东民生历史贡献理论意蕴
- 文化民生:改善民生进程中一个需要深切关注的领域被引量:14
- 2010年
- 无论是对国家、社会、个人,文化民生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重视文化民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保障文化民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改善文化民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前提。
- 柳礼泉肖冬梅
- 关键词:文化民生文化本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 观念激荡与现实变革之间的成效与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解决民生问题的历史经验
- 2012年
-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各个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任务来抓,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主要体现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三个方面。
- 张红明
- 关键词:民生问题历史经验
- 略论邓小平对民生建设的历史贡献
- 2012年
-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邓小平始终对人民群众怀有无比深厚的感情,高度关注民生,努力改善民生。他从观念上纠正了忽视民生的两个倾向,从战略上构建了发展民生的三大理论,从政策上提出了关注民生的四大举措。
- 张红明
- 关键词:邓小平民生建设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