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90418)

作品数:13 被引量:77H指数:5
相关作者:黄金中杜江李景红程友李雪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软骨
  • 5篇软骨细胞
  • 5篇细胞
  • 5篇骨细胞
  • 3篇干细胞
  • 3篇鼻中隔
  • 3篇鼻中隔软骨
  • 2篇软骨组织
  • 2篇软骨组织工程
  • 2篇缺损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化生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组织
  • 2篇骨组织工程
  • 2篇分化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低温保藏
  • 1篇凋亡

机构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中山大学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黄金中
  • 10篇杜江
  • 7篇程友
  • 7篇李景红
  • 3篇李雪盛
  • 2篇全大萍
  • 2篇李丽艳
  • 2篇唐乔
  • 1篇文忠
  • 1篇王秋萍
  • 1篇卢择俭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耳鼻咽喉(头...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胰岛素对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和胰岛素对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鼻中隔软骨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代谢和35S-Na2SO4掺入的检测比较不同浓度TGF-β1和胰岛素对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的增殖以及软骨基质蛋白多糖合成的影响,观察TGF-β1和胰岛素对软骨细胞表型的影响。结果在15%血清的培养条件下,TGF-β1和胰岛素均能显著促进软骨细胞增殖,且在各自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呈量效关系,联合作用效果累加;TGF-β1、TGF-β1和胰岛素联合作用促使软骨基质蛋白多糖的合成量明显提高;TGF-β1使传代软骨细胞去分化提前。结论一定浓度的TGF-β1、胰岛素和TGF-β1+胰岛素对体外培养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具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
李景红黄金中杜江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胰岛素鼻中隔细胞增殖软骨缺损
甲壳胺无纺布的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观察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观察甲壳胺无纺布在体外、体内降解性能和规律及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将甲壳胺无纺布称重后分组置于1%溶菌酶和0.1%溶菌酶溶液中,37℃恒温震荡水浴,按时间顺序取出,80℃烘干4h后称重,观察其体外降解速度,将其植入兔皮下,分别于2、4、8、12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和HE染色光镜检查。结果体外在1%溶菌酶溶液中1周平均降解5.52%,2周降解9.36%。体内植入大体观察及组织形态学检查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结论甲壳胺无纺布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作为理想的组织工程细胞支架。
程友黄金中杜江文忠李景红唐乔
关键词:甲壳胺无纺布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
冻存复苏培养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观察
2004年
目的:观察冻存复苏过程对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对冻存1周组、1个月组、3个月组和新鲜制备组的软骨细胞进行倒置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甲苯胺蓝异染和Ⅱ型胶原的免疫组化染色,并测定35S-Na2SO4掺入量以观察对软骨细胞蛋白多糖合成量的影响,在细胞表型和功能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各组间软骨细胞的生长过程、特殊染色无明显差别,蛋白多糖合成量(35S-Na2SO4掺入量)测定值为(3.2±0.24)×103dpm/μgDNA,统计分析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0.6,P>0.05)。各组间细胞存活率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F=2.1,P>0.05)。结论:冻存复苏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保持了其生物特性,且冻存时间长短对冻存的软骨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影响。
程友黄金中李景红杜江
关键词:鼻中隔细胞低温保藏复苏术
构建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包埋甲壳胺无纺布的新型高聚物材料支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利用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强度大和甲壳胺无纺布可塑性好的特点,制作出一种力学性能良好及空隙均匀的新型聚合物支架。方法:实验于2004-05/12在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全军儿科中心实验室和中山大学高分子研究所进行。将2倍甲壳胺无纺布质量的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溶解于氯仿中,聚合物浓度为20g/L,将甲壳胺无纺布反复浸泡其中、烘干,直至均匀交联。去除氯仿细胞毒后,所制作的支架,测定其力学性能及孔隙率。结果:①新型聚合物支架抗压缩强度为1.4~2.0MPa,弯曲强度达16.3MPa,剪切强度为48MPa。②新型聚合物支架孔隙率达到82%~86%,孔径在100~300μm之间。结论:使用此法制作的组织工程支架,强度和可塑性较好,三维结构稳定,各项参数可控制,可以制作较大型体积的支架。
程友黄金中全大萍李景红杜江唐乔
关键词:壳多糖生物力学
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培养法的改良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对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培养法进行改良并观察改良法培养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软骨细胞悬液和软骨块共同培养法体外培养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对其进行倒置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甲苯胺蓝异染和Ⅱ型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测定35S-Na2SO4掺入量以观察软骨细胞蛋白多糖合成量,在细胞表型和功能方面进行鉴定并与单纯细胞悬液培养法比较。结果改良法获得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存活率高,量更多,且细胞的生长过程、特殊染色无明显差别,35S-Na2SO4掺入量与常规法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软骨细胞悬液和软骨块共同培养法是一种可行的细胞培养法,培养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生物特性良好。
程友王秋萍李景红杜江秦贺唐乔黄金中
关键词:鼻中隔软骨细胞细胞培养
新型高孔隙率聚乳酸支架复合物在体内形成新生软骨的实验观察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观察软骨细胞-新型高孔隙率聚乳酸( PLA)支架复合物在体内形成新生软骨的能力。方法 体外培养兔耳廓弹性软骨细胞,取第 2代软骨细胞与新型高孔隙率聚乳酸支架形成复合物,体外培养 1周后移植于兔颈部气管旁带状肌间隙,以未种软骨细胞的聚乳酸支架作为对照。结果 移植于兔体内 1个月后,接种了软骨细胞的新型高孔隙率 PLA支架有新生的软骨形成, 2个月后新生软骨逐渐成熟并形成明显的软骨陷窝,而对照组无软骨形成。结论 这种新型聚乳酸支架种植软骨细胞后在体内具有成软骨能力,可用作软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李雪盛黄金中
新型高孔隙率海绵状聚乳酸支架在软骨组织工程研究和应用中的意义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高孔隙率海绵状聚乳酸支架的体外、体内降解及生物相容性。方法 将一种自行制备的孔径为 100~ 300nm、孔隙率为 95%的中等分子量海绵状聚乳酸支架置体外 37℃振荡水浴,按时间顺序取出称重,观察其体外降解速度;将这种新型高孔隙率聚乳酸支架植入小鼠皮下,分别于 2、 4、 6、 8、 12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和 HE染色光镜检查。结果 该新型高孔隙率聚乳酸支架体外 16周降解率为 14.05%,体内植入大体观察及组织形态学检查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结论 这种新型高孔隙率海绵状聚乳酸支架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
黄金中李雪盛卢择俭全大萍
兔软骨细胞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的可行性被引量:4
2009年
背景:在众多已被人们认识的可以治疗软骨缺损的细胞如胚胎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等被认为最具有运用前景。但由于来源有限,取材困难,涉及伦理及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地限制了其实用性。因此,寻找新的实用的细胞来源有着重要意义。目的:观察人脐血干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的可行性。方法:由足月分娩的脐静脉穿刺抽取获得间充质干细胞,并用BrdU标记,用Transwell技术共培养兔软骨细胞诱导人脐血干细胞,免疫组织化学鉴定诱导后的细胞。结果与结论:经兔软骨细胞诱导后的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胞质同正常软骨细胞一样被染成紫色,BrdU在细胞核表现为黄色。提示人脐血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分化成软骨细胞。
李丽艳杜江黄金中
关键词: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BRDU
同种异体软骨细胞修复耳廓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兔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和自行制备生物材料高孔隙率聚乳酸(poly—DL-lactide,PDLLA)支架复合物修复兔耳廓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18只大白兔分为软骨细胞/PDLLA复合物移植组、单纯PDLLA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将体外培养的兔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和自行制备的PDLLA支架形成复合物,修复兔耳廓软骨缺损。分别于植入后6周、12周、18周取材,HE和甲苯胺蓝染色了解兔耳廓缺损修复情况。结果术后18周,软骨细胞/PDLLA复合物移植组软骨缺损区为软骨组织修复,新生软骨与正常软骨问连接好,单纯PDLLA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为纤维软骨或纤维组织修复。结论同种异体软骨细胞/自制PDLLA复合物移植可较好地修复兔耳廓软骨缺损。
李景红黄金中杜江程友
关键词:同种异体软骨细胞耳廓缺损动物实验
转化生长因子-β_1诱导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兔耳郭软骨缺损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修复兔耳郭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MSCs体外培养扩增,以含TGF-β1、地塞米松和维生素C的培养液做诱导培养,以诱导后的软骨细胞和高孔隙率聚乳酸(PDLLA)形成复合物为实验组修复兔自体耳郭软骨缺损,对照组仅进行单纯PDLLA移植,分别于移植后6,12,18周取材,行苏木精-伊红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各组兔耳郭软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术后18周缺损区完全由软骨组织修复,缺损表面光滑,软骨陷窝明显,与周围正常软骨组织无明显界限,单纯PDLLA对照组为纤维软骨和纤维组织修复。结论:TGF-β1诱导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可用于修复兔耳郭软骨缺损。
李景红黄金中杜江程友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自体骨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