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30533)

作品数:36 被引量:449H指数:13
相关作者:杜国祯李维德张春辉吕俊平王晨阳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生物学
  • 8篇农业科学
  • 5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6篇青藏高原
  • 11篇植物
  • 11篇青藏高原东缘
  • 10篇种子
  • 9篇萌发
  • 8篇土壤
  • 8篇种子萌发
  • 8篇高寒草甸
  • 8篇草甸
  • 7篇种子大小
  • 6篇海拔
  • 5篇脉冲
  • 4篇再生数
  • 4篇青藏
  • 4篇群落
  • 4篇脉冲接种
  • 4篇基本再生数
  • 4篇放牧
  • 4篇传染病模型
  • 3篇土壤微生物

机构

  • 30篇兰州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兰州城市学院
  • 2篇西藏大学
  • 2篇西京学院
  • 1篇思茅师范高等...
  • 1篇甘肃民族师范...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0篇杜国祯
  • 8篇李维德
  • 7篇张春辉
  • 6篇张莹莹
  • 6篇张蕾
  • 6篇王晨阳
  • 6篇吕俊平
  • 5篇卜海燕
  • 5篇朱凌峰
  • 4篇张世虎
  • 3篇陈懂懂
  • 3篇朱玑
  • 3篇刘文
  • 2篇刘启茜
  • 2篇王一峰
  • 2篇章培军
  • 2篇史小明
  • 2篇贾鹏
  • 2篇裴泽宇
  • 2篇孙大帅

传媒

  • 9篇兰州大学学报...
  • 4篇草业科学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Journa...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草业学报
  • 2篇生物数学学报
  • 2篇草地学报
  • 1篇生命科学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16篇2011
  • 1篇2010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东缘唇形科植物种子大小对萌发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以青藏高原东缘地区24种唇形科(Lamiaceae)种子为材料,在室外自然光照条件下进行萌发试验,研究种子大小与萌发特性的关系,为当地的植被保护或恢复对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4种唇形科植物种子的百粒重为0.0061~0.5688 g,跨越2个数量级,平均大小0.1200 g,60%的物种种子百粒重小于0.1200 g,表明在青藏高原东缘唇形科植物种子中小种子占优势。种子大小与萌发率和萌发速率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种子大小与集中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种子大小与萌发开始时间的相关性不显著。这些结果说明,这24种唇形科植物的大种子物种和小种子物种有2种相反的萌发对策:小种子萌发率高,萌发速率快,萌发历期短,萌发整齐性好;大种子与小种子相反,并共同与其扩散能力构成了一个由小种子物种(拓植能力)到大种子物种(竞争能力)的连续体,从种子萌发对策上解释了大、小种子物种在同一自然群落中如何共存的问题。
王晨阳张春辉刘文张蕾吕俊平张莹莹杜国祯
关键词:种子大小萌发率集中度唇形科
种子萌发的积温效应——以青藏高原东缘的12种菊科植物为例被引量:28
2011年
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该文以青藏高原东缘的12种菊科植物为研究对象,结合Logistic函数和积温公式,通过非线性回归方法估算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和积温,研究了种子萌发对不同温度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东缘的12种菊科植物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的平均值为0℃,积温的平均值为94.5℃·d。与前人的研究相比,该研究中萌发的最低温度较低,积温较高,这是该区域菊科植物长期适应青藏高原特殊的温度环境的结果;(2)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与积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4)。萌发最低温度较低的物种积温较高,避免了种子在多变的温度环境下较早萌发所遇到的风险;(3)种子大小与积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在萌发最低温度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与大种子相比,小种子萌发所需的积温较低,萌发较快,在群落演替的早期占有优势。
刘文刘坤张春辉杜国祯
关键词:最低温度菊科种子大小种子萌发青藏高原
利用元胞自动机研究一类捕食食饵模型中的斑块扩散现象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概率元胞自动机模型对空间隐式的、食饵具Allee效应的一类捕食食饵模型进行模拟,发现随着相关参数的变化,种群的空间扩散前沿由连续的扩散波逐渐转变为一种相互隔离的斑块向外扩散,这种斑块扩散现象与以往的扩散模式有所不同。研究结果表明:(1)在斑块扩散的情况下,相关参数的微小变化会导致种群灭绝或者形成连续的扩散波,即斑块扩散发生在种群趋于灭绝和连续扩散之间;(2)当种群的空间扩散方式为斑块扩散时,种群的扩散速度会变慢,与其他扩散方式下的速度有着明显的区别。该研究结果对生物入侵控制和外来物种监测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杨立李维德
关键词:元胞自动机ALLEE效应
光照强度对青藏高原东缘九种紫草科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4
2011年
以青藏高原东缘九种紫草科植物为对象,在100%自然全光照以及36%NS和3%NS的光照强度下,对其种子萌发特征进行了研究.选取了萌发率,萌发指数和平均萌发时间三个萌发参数,并且依据种子萌发对光响应的不同将本实验所研究的九种紫草科植物分为以下四类:1)对光照梯度无响应,即不同光照强度下GP,GI和MGT部无显著变化的有狼紫草、西藏附地菜、小花琉璃草、甘青微孔草和微孔草;2)光照减小了GP和GI,延长了MGT的有倒提壶与卵盘鹤虱;3)光照梯度对GP和GI都无影响,而延长了MGT的有小叶滇紫草;4)光照提高了GP和GI而对MGT无影响的有糙草.此九种紫草科值物可能存在两种萌发对策,即感应水分和感应光照,来选择萌发时间和萌发数量,从而在萌发行为上产生了生态位分化.
张蕾张春辉吕俊平王晨阳张莹莹卜海燕杜国祯
关键词:种子萌发光照强度萌发率青藏高原东缘
光照及种子大小对青藏高原东缘43种石竹目植物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以青藏高原东缘43种石竹目植物种子为对象,在自然光照和遮阴两种实验处理下研究了光照对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以及不同实验处理下种子萌发能力与种子大小的关系.结果显示:整体上,全光照下的萌发开始时间和萌发持续时间显著高于遮阴下的,光照强度对萌发率和萌发速率指数没有影响;科分类水平上,不同科内萌发参数对光照强度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相对光萌发率与种子大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遮阴使青藏高原43种石竹目植物种子萌发时间提前,萌发持续时间缩短;随着种子大小的增加,种子萌发对光照的依赖性逐渐降低;不同科内萌发参数对光照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这与其系统发育史相关.
吕俊平张春辉张蕾王晨阳张莹莹杜国祯
关键词:光照遮阴处理种子萌发青藏高原东缘
具有捕食正效应的捕食-食饵系统被引量:6
2011年
在经典的捕食食饵系统中考虑到由于捕食效应对食饵种群带来的正向调节作用后,提出了具有捕食正效应的捕食-食饵系统。通过对模型的动力学行为的分析,从理论上说明了正向调节作用对系统的影响,并就第一象限内平衡点存在时的相图解释了捕食正效应的作用。结果表明:(1)捕食系统中适当的正向调节作用会增加系统的稳定性;(2)当捕食正效应达到一定的程度后系统拥有一个不稳定的极限环;(3)当捕食正效应过大时会使系统的稳定性发生变化,使捕食者种群与食饵种群同时趋向无穷,出现了调节放纵现象。这些结果在保护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祁君苏志勇
关键词:极限环
青藏高原3种风毛菊属植物的繁殖分配与海拔高度的相关性被引量:38
2012年
对产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风毛菊属植物柳叶菜风毛菊(Saussurea epilobioides)、尖苞风毛菊(S.subulisquama)和钝苞雪莲(S.nigrescens)的30个居群的繁殖分配及其与海拔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采样调查法和烘干重量法,检测了不同海拔3种风毛菊属植物的繁殖分配。结果显示:1)海拔与植株个体大小呈负相关关系;2)海拔与繁殖分配呈正相关关系,将个体大小作为协变量,去除其影响,海拔与繁殖分配仍呈正相关关系;3)个体大小与繁殖分配呈负相关关系,将海拔作为协变量,去除其影响,个体大小和繁殖分配的相关性消失。研究表明,海拔作为外界因子对繁殖分配有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依赖于植物的内部因素(如个体大小的差异)。
王一峰刘启茜裴泽宇李海燕
关键词:海拔繁殖分配风毛菊属
温度和海拔对高寒草甸植物种子萌发进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选择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的32科524种植物种子,探讨了温度、海拔与种子大小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变温极显著地影响种子萌发,能够解释萌发率变异的3.4%.在5/15℃,5/20℃,10/25℃3个变温处理下,物种萌发比例分别为78.7%,83.4%,91.3%,平均萌发率分别为36.4%,40.6%,47.2%.其中5/15℃变温处理下物种萌发比例与萌发率均最低,表明高寒低温不利于种子萌发.同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依赖于系统发育,科分类能够解释样区物种种子萌发总变异的34.9%.10个主要科植物种子在变温5/15℃,5/20℃,10/25℃处理下表现出不同的萌发特性,各个科的最高与最低萌发率差异显著.总体而言,禾本科平均萌发率最高(73.6%),豆科的最低(8.2%),各个科对温度变化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机制.种子采集地海拔与平均萌发率显著相关,能够解释萌发率总变异的2.3%.种子萌发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与前人研究结果不同的是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大小与萌发率间呈显著的负相关.一方面,样区内随海拔升高,种子有变小的趋势,有利于萌发率的增加;另一方面,高海拔比低海拔地区温度低,不利于种子萌发.样区内各物种的萌发特性受到以上正负影响的双重作用,呈现出各异的萌发特性.
许静杜国祯李文龙刘伟高天鹏
关键词:温度海拔种子大小萌发特性高寒草甸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量对放牧强度的响应被引量:15
2013年
试验选取土壤含水量、pH值、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代谢熵这5个对生态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指标,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处理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壤深度(0~15、15~30cm)随着放牧强度的逐渐增大,土壤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且变化趋势均为全年禁牧>季节性放牧>全年放牧;pH值在不同放牧处理下的不同深度土壤中均无显著变化;不同强度的放牧处理在不同深度的土壤中均显著影响了土壤微生物量,0~15、15~30cm深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趋势均为季节性放牧>全年禁牧>全年放牧;在不同深度的土壤中均为全年放牧处理区的代谢熵值较大;在同一放牧强度,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大小均为0~15cm>15~30cm;在同一放牧强度,不同土壤深度的代谢熵值表现为15~30cm>0~15cm.微生物量碳分别与微生物量氮、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代谢熵分别与土壤含水量、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含水量分别与pH、微生物量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杨青何贵永孙浩智杜国祯
关键词:高寒草甸放牧强度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量
青藏高原东缘10种禾本科植物种子萌发的基温和积温被引量:16
2011年
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本研究利用积温模型分析了青藏高原东缘10种禾本科植物种子在5个恒温梯度下(5、10、15、20、25℃)萌发所需的积温和基温。结果表明,10种禾本科植物种子萌发的基温在0~4℃,积温在26.65~139.92℃.d,基温较低,积温较高,这与这些物种所生存的青藏高原东缘特殊的气候条件有关。海拔与萌发的基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说明种子萌发的基温与它们所处的温度环境相适应。一年生的两种雀麦较8种多年生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积温较低,萌发较早,可优先占有空间资源,在群落竞争中获利。
王梅英刘文刘坤卜海燕
关键词:积温青藏高原禾本科萌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