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ZD001)

作品数:26 被引量:94H指数:7
相关作者:罗文东黄婷王永贵代金平洪光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政治法律
  • 10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6篇主义
  • 15篇社会主义
  • 9篇中国特色社会...
  • 9篇特色社会主义
  • 6篇马克思主义
  • 4篇中国特色社会...
  • 4篇中国特色社会...
  • 4篇社会主义理论
  • 4篇社会主义理论...
  • 4篇主义理论
  • 3篇科学发展观
  • 3篇和平发展道路
  • 3篇和谐世界
  • 3篇发展观
  • 2篇学术界
  • 2篇中国共产党
  • 2篇人民
  • 2篇人民主体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机构

  • 11篇中国社会科学...
  • 9篇南京师范大学
  • 5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三江学院

作者

  • 14篇罗文东
  • 8篇黄婷
  • 2篇王永贵
  • 2篇洪光东
  • 2篇代金平
  • 1篇李艳艳
  • 1篇张钊
  • 1篇郑洁
  • 1篇闵绪国
  • 1篇董朝霞

传媒

  • 5篇山东社会科学
  • 2篇思想理论教育...
  • 2篇理论学刊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2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当代世界
  • 1篇江汉论坛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领导科学
  • 1篇社会主义研究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南京政治学院...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中共太原市委...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陕西行政学院...

年份

  • 2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4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态文明、科学发展与社会主义被引量:12
2011年
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现代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对人类文明进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任务和根本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进一步拓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美好、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科学理论,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想,当然也是统领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思想观念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倡导和实行一套低能耗的生产体系和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才能顺利完成由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过渡,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
罗文东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
近年来国内和平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10年
黄婷
关键词:学术界
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被引量:1
2009年
科学发展观是适应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根本问题应运而生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坚持各方面尽快发展与整体协调发展相统一,坚持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统一,开拓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境界,赋予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容和民族形式,实现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罗文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被引量:3
2009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矛盾关系的反映和概括,是构成理论体系的基本元素,在理论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计划与市场、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这五对范畴,渗透在整个理论体系的主要方面,贯穿于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研究基本范畴是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任务和基础环节,有助于人们全面深入地把握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唯物辩证法,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代金平闵绪国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蕴被引量:2
2010年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在世界社会主义历史总体进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分析其国际环境和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蕴体现在三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致力于在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致力于在加强国际合作应对世界性难题的过程中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致力于促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向公正合理的全球化转变。
郑洁代金平董朝霞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历史和谐世界
自主、公平、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纲被引量:7
2011年
在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自主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核心价值。公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谐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它不仅继承发扬了中华民族"和为贵"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赋予了社会主义和时代性的内容,开发出惠及全人类的世界性意义——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自主、公平、和谐不仅是伦理的要求,而且要有制度的保证。只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才能保证自主、公平、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愈益深入人心、付诸实践。
罗文东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公平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思考被引量:25
2009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否定和超越了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为主要内容的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实现了人类价值观念的根本变革。从国内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迫切需要。从国际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伟大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将其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树立和践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阐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对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罗文东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
国际合法性视角下我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前景分析
2009年
改革开放以来,在和平发展战略架构下,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高,国际地位也显著提升。进入21世纪,在国内外重要场合。
黄婷
关键词:合法性基础国际社会国家行为体和谐世界理念
党开展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及其创新被引量:4
2011年
善于做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坚持群众观念和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是新世纪新阶段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改进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在密切联系群众、增进群众信任上下功夫,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民主法治观念上下功夫,在坚持以人为本、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必须健全服务群众制度、联系群众制度、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以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推动群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罗文东张钊李艳艳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历史经验
人民主体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引量:7
2011年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揭示了人类解放和人的主体性的科学内涵、现实条件和正确道路,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锐利的理论武器。坚持人民主体性原则,保障人民主体地位,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人民主体观揭示了人民群众与共产党之间、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解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量源泉和根本原则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人民主体观既吸收了中华文明的合理内核,又借鉴了时代发展的进步成果,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树立人民主体观,实现人民主体性,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罗文东
关键词:人民主体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