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Z31A25E)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张斌蔡黔张鲜英刘毅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凋亡
  • 1篇烧伤
  • 1篇烧伤大鼠
  • 1篇水肿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凋亡
  • 1篇脑水肿
  • 1篇脑损伤

机构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作者

  • 1篇刘毅
  • 1篇张鲜英
  • 1篇蔡黔
  • 1篇张斌

传媒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高原烧伤大鼠脑损伤与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
2010年
目的探讨高原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后早期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及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方法130只雄性Wistar大鼠设计高原(海拔3800m)烧伤实验动物模型(TBSA30%,Ⅲ^0),并随机分4组:A组(高原烧伤即时复苏组)、B组(高原烧伤延迟复苏组)和C组(高原正常对照组),同时设D组(兰州地区正常对照组)(海拔1517m)。采用干、湿重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运用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X—d 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脑皮质细胞凋亡阳性细胞数,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结果A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于伤后6h开始升高,于24h达高峰(71.70±2.32),于伤后7d降至正常水平;B组变化趋势同A组。脑皮质TUNEL阳性细胞在伤后1h即增多,于伤后24h达高峰(233.33±16.22),于伤后7d仍高于正常水平。病理改变:C组脑实质内神经细胞、毛细血管形态基本正常。A组伤后早期(1h、6h)即见神经元嗜酸性染色增强,伤后24h病理变化明显,伤后7d基本恢复至正常;B组变化趋势同A组,伤后7d,神经细胞及血管形态、分布、周围间隙仍未完全恢复正常,部分神经元坏死、溶解。结论高原严重烧伤后,受伤大鼠迅速出现脑水肿,同时伴有脑皮质凋亡细胞显著增加,且延迟复苏组脑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加重。
蔡黔刘毅张斌张鲜英
关键词:烧伤细胞凋亡脑水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