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2008ZX10004-008)

作品数:15 被引量:124H指数:7
相关作者:阚飙许学斌刁保卫冉陆崔志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沙门菌
  • 7篇分子
  • 7篇分子分型
  • 4篇伤寒沙门菌
  • 3篇电泳
  • 3篇山夫登堡沙门...
  • 3篇脉冲场
  • 3篇脉冲场凝胶电...
  • 3篇脉冲凝胶电泳
  • 3篇耐药
  • 3篇多重耐药
  • 2篇伤寒
  • 2篇鼠伤寒
  • 2篇鼠伤寒沙门菌
  • 2篇凝集
  • 2篇细菌
  • 2篇细菌学
  • 2篇细菌学技术
  • 2篇敏感性
  • 2篇菌株

机构

  • 10篇中国疾病预防...
  • 8篇上海市疾病预...
  • 4篇深圳市疾病预...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上海市卢湾区...
  • 2篇上海市黄浦区...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金山区疾病预...
  • 1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上海市静安区...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8篇许学斌
  • 8篇阚飙
  • 7篇刁保卫
  • 7篇冉陆
  • 6篇崔志刚
  • 6篇金汇明
  • 5篇陈敏
  • 4篇扈庆华
  • 3篇肖文佳
  • 2篇严冬梅
  • 2篇王东艳
  • 2篇盛跃颖
  • 2篇祝双利
  • 2篇屠丽红
  • 2篇朱晖
  • 2篇安洪秋
  • 2篇杨兰萍
  • 2篇王红霞
  • 2篇许文波
  • 2篇张勇

传媒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病毒学报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鼠伤寒沙门菌流行特征及分子分型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研究上海市2006—2007年鼠伤寒沙门菌腹泻病例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追溯2002—2007年食品中分离的鼠伤寒沙门菌来源,比较鼠伤寒沙门菌食源株与腹泻株的抗生素耐药性;对全球沙门菌监测(GSS)病例和食品中分离的鼠伤寒沙门菌进行血清、耐药表型和脉冲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经培养确认的鼠伤寒沙门菌腹泻病例数,在2006—2007年本市非伤寒沙门菌型病例构成中仅次于肠炎沙门菌,食品菌株多源于禽(64.4%)和畜肉制品(17.8%),其多重耐药菌株显著高于腹泻株(P<0.05)。PFGE将7株食品株和44株腹泻株分为23种带型,优势型为1型(8株)、2型(6株)、29型(4株)、49型(8株)和6型(4株),与食源菌株完全匹配的仅有49型、6型共7个病例(15.9%,7/44)。PFGE-1型腹泻株在2006和2007年分别为2例和6例,2型分别为4例和2例。[结论]上海市鼠伤寒沙门菌腹泻病例存在高度散发和分散爆发的流行特征,没有与本地食品菌株相匹配的优势克隆型分别是PFGE 2型和1型,与市售生鲜类肉食品污染株之间的遗传同源性低。推测传染源可能由输入性传染源对食品等媒介形成二次污染所致。建议加强流行病学调查,以揭示潜在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许学斌金汇明肖文佳陈敏冉陆刁保卫崔志刚阚飚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菌多重耐药脉冲凝胶电泳分子分型传染源
沙门菌分离技术关键点的研究和评价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研究沙门菌常规分离方法的技术关键点。方法用库存菌株和肛拭、食品增菌标本测试评估5种沙门菌选择性平板分别与3种选择性增菌液配伍检测沙门菌的敏感性;将亚硒酸煌绿增菌液(SBG)与木糖赖氨酸胆酸盐琼脂平板(XLD)和CHROMagarTM沙门菌显色琼脂平板(CAS)配伍组合作为首选优化方法 (方法 1)通过全球沙门菌监测(GSS)和静安区预防性职业体检标本进行验证;8家临床医院实验室使用SBG-XLD组合的次选优化方法 (方法 2)和4个CDC实验室使用方法 1进行平行检测。结果 CAS和XLD菌株测试的敏感性为100%和85.7%,肛拭标本经SBG增菌后用CAS和XLD分离的敏感性为94.4%和89.7%,优于其他2种选择性增菌液与平板组合的检测效果。方法 1检测2005-2009年GSS和2008年体检标本的高峰阳性率达到5%~7%和1%。方法 2经2年的室间比对敏感性达到方法 1的78.7%,最高为88.9%。结论沙门菌常规分离的技术关键点在于有效增菌,实验室使用模块化的可选平板进行组合分离才能兼顾效率和成本。优化方法 1适用所有沙门菌的检测,优化方法 2适用非伤寒沙门菌的检测。
胡雪明杨兰萍金汇明许学斌冉陆阚飙
关键词:沙门菌细菌学技术敏感性
新疆伊犁儿童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及沙眼衣原体血清抗体调查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调查新疆伊犁地区农村居住儿童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状况。方法采用WHO推荐的微量间接免疫荧光方法(mIFA)半定量分析儿童血清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及沙眼衣原体IgG抗体,比较每种病原体在不同调查点及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结果肺炎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及鹦鹉热衣原体人群血清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9.5%、2.1%及0。巩留县(40.8%)及昭苏县(44.4%)人群肺炎衣原体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伊宁市(32.4%)。性别、年龄及民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伊犁农村地区儿童存在较高的肺炎衣原体抗体阳性率,沙眼衣原体阳性率较低。本调查没有检测到鹦鹉热衣原体抗体。
徐琪毅房国祥戴少慧杨国锋张丽娟
关键词: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儿童
2006-2010年中国鼠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了解近几年我国鼠伤寒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子分型特点,为以实验室为基础的食源性暴发的发现提供基线数据。方法根据国际PulseNet公布的沙门菌PFGE分型方案及鼠伤寒沙门菌多位点MLVA分型方法,对2006-2010年分离自我国7个省(直辖市)的294株鼠伤寒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分析。结果 294株鼠伤寒沙门菌经XbaⅠ酶切,脉冲场凝胶电泳后,获得87种带型,其分辨能力(D值)为0.905 0。对其中的主要优势带型JPXX01.CN0001菌株76株、JPXX01.CN0006菌株40株和JPXX01.CN0073菌株24株进一步用第2种内切酶BlnⅠ酶切后,分别获得10、22和17种带型。应用MLVA分析,获得198种型别,D值为0.992 9。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为鼠伤寒沙门菌暴发病人和食物来源的菌株进行PF-GE双酶切及MLVA分型,两种分型方法获得一致性结果,均显示这些菌株具有明显的聚集性。结论两种分子分型结果显示我国鼠伤寒沙门菌临床分离株具有遗传多样性,MLVA分型方法的分辨能力高于PFGE,在确认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暴发事件时,采用需时较短,操作方便的MLVA分型方法可满足菌株聚集性分析。
陈建才樊粉霞王淑京娄静刁保卫阚飙赵英伟闫梅英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菌PFGEMLVA分子分型
上海市C群沙门菌暴发菌株鉴别诊断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C群沙门菌血清型的鉴别诊断研究。方法:对2007年上海市黄浦区的C群食源性暴发沙门菌鉴定中存在与泰国产沙门菌分型血清H相因子有交叉凝集的菌株使用丹麦(SSI)血清参比;分析菌株的抗生素耐药性和脉冲凝胶电泳(PFGE)图谱,选择部分猪霍乱和汤卜逊沙门菌腹泻株进行多位点基因序列分析(MLST)分子分型;通过PluseNetChina非伤寒沙门菌数据库图谱比对上海的汤卜逊暴发菌株与重庆市C群沙门菌暴发菌株的分子型。结果:2007年黄浦区报告8株猪霍乱暴发菌株经丹麦血清分型鉴定为汤卜逊沙门菌;2007年的4株猪霍乱和5株汤卜逊沙门菌经丹麦SSI血清复核鉴定均为汤卜逊沙门菌ST26型;汤卜逊沙门菌暴发菌株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为100%,耐药谱与散发株显著不同;2007年重庆市的多起食源性暴发案例中的C群沙门菌经复核鉴定亦为汤卜逊沙门菌ST26型,并与上海的暴发菌株在遗传学上存在高度同源。结论:泰国血清的H相因子间存在交叉凝集现象。推测2007年上海市发生的食源性暴发病例可能由输入性汤卜逊沙门菌ST26型多重耐药克隆株引起。
许学斌崔玲王红霞冉陆金汇明陈敏刁保卫阚飙
关键词:交叉凝集分子分型多重耐药
不典型山夫登堡沙门菌流行菌株的鉴定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对新出现的硫化氢(H2S)阴性山夫登堡沙门菌流行菌株进行鉴定。方法比较腹泻患者分离的山夫登堡沙门菌落、生化、耐药表型和沙门菌毒力岛1(SPI-1)的编码基因表型(hilA、invA),使用Riboprinter(进行核糖体指纹图谱分型,脉冲凝胶电泳(PFGE)选用XbaⅠ限制性内切酶,聚类软件选用BioNumerics软件。结果 2006年30株山夫登堡沙门菌腹泻菌株中,确认12株属于H2S和hilA、invA基因均阴性的表型不典型菌株;所有菌株除对四环素有较高耐药性(75.6%)外,对其他测试抗菌药物均较敏感;Riboprinter(核糖体分型图谱证实不典型与典型山夫登堡沙门菌在遗传学上属独立的克隆;PFGE分型将34株腹泻株分成16个带型,11株不典型菌株间存在90%的遗传学同源,优势带型为6型(6株)和4型(3株);13株典型菌株间有80%的遗传学同源,优势带型为17型(5株)、23型(5株)和11型(3株),不典型与典型菌株分别聚类成2个克隆族。结论生化、基因表型和遗传学特征不典型的山夫登堡沙门菌构成了2006年上海市山夫登堡的多点暴发病例,建议使用经过优化的常规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以避免临床实验室对表型不典型沙门菌株的漏检。
许学斌陈敏屠丽红盛跃颖冉陆刁保卫崔志刚阚飙扈庆华
关键词:山夫登堡沙门菌脉冲凝胶电泳
沙门菌监测基于细菌学技术的关键点研究和控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和控制沙门菌分离方法的技术关键点,评价监测效果。方法用库存菌株和粪便肛拭、食品增菌标本比较5种沙门菌选择性平板分别与3种选择性增菌液配伍检测沙门菌的敏感性;将亚硒酸煌绿增菌液(SBG)与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琼脂平板(XLD)和CHROMagarTM沙门菌显色琼脂平板(CAS)配伍作为方法1在上海市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实验室用于沙门菌监测(GSS);8个临床医院实验室使用SBG-XLD组合的方法2和CDC实验室进行平行检测。结果 CAS和XLD菌株测试的敏感性为100.0%和85.7%,肛拭标本经SBG增菌后使用CAS和XLD分离的敏感性为94.4%和89.7%。2006-2009年GSS监测阳性率在2.6%~3.8%;阳性峰值在5%~7%。临床实验室检测敏感性达到CDC的78.7%,最高为88.9%。结论有效增菌是沙门菌分离技术的关键点,强化实验室人员培训和使用统一的分离材料是控制沙门菌监测实施的关键点。方法1适用所有沙门菌的检测;方法2适用非伤寒沙门菌的检测,模块化、可选择的分离组合能兼顾效率和成本。
赵冰杨兰萍黄峥陈俊钟海明金汇明肖文佳许学斌冉陆阚飙
关键词:沙门菌细菌学技术敏感性
不典型山夫登堡沙门菌腹泻株的分子溯源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SCDC)于2006年始加入WHO全球非伤寒沙门菌的监测网络(GSS),通过临床腹泻病例的监测发现:2006年7-9月间,山夫登堡沙门菌血清型呈现过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其中一类罕见的H2S阴性山夫登堡沙门菌流行菌株占较大比例,为掌握山夫登堡沙门菌在本市的流行规律,本研究对2006--2007年GSS山夫登堡沙门菌腹泻菌株的耐药型谱、RP核糖体分型和脉冲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进行分析,了解不产硫化氢山夫登堡沙门菌的遗传学特征,为本市的非伤寒沙门菌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许学斌陈敏屠丽红金汇明盛跃颖冉陆刁保卫崔志刚扈庆华阚飙
关键词:山夫登堡沙门菌分子分型腹泻非伤寒沙门菌监测网络脉冲凝胶电泳
上海市山夫登堡沙门菌流行特征和分子分型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2006—2007年山夫登堡沙门菌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追溯2002--2007年山夫登堡沙门菌食品分离株的来源;对2005--2007年从腹泻病例分离的山夫登堡沙门菌进行生化和hilA、invA基因表型鉴定、药敏试验、Riboprinter (RP)核糖体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结果2006年山夫登堡沙门菌列上海市非伤寒沙门菌监测确认病例第3位,2002--2005年的食品分离株主要源自猪和牛肉制品。所有腹泻病例分离株除四环素(75.6%)外对其他抗生素均有较高敏感性。经RP和PFGE分子分型将硫化氢和hilA、invA基因全部有和无的两组菌株分别归属两类在遗传学上相对独立的克隆族。34株腹泻病例分离株分为16种PFGE带型,以同源程度较高的4型(4株)、5型(1株)、6型(6株)、7型(1株)共12株菌和11型(3株)、17型(5株)、23型(5株)共13株菌等优势带型聚类成2个克隆族。结论2006年上海市山夫登堡沙门菌感染病例是经过一定时间积累演变,由2个不同表型PFGE克隆族菌株构成较为少见的多点暴发。2007年病例大幅减少和未监测到同一时期食品污染源的结果表明,菌株存在遗传克隆的不稳定性和传播途径的复杂性。
许学斌袁政安金汇明肖文佳顾宝柯陈敏冉陆刁保卫崔志刚扈庆华阚飙
关键词:山夫登堡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
中国2009年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网络的运转情况与评价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通过对2009年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Polio Laboratory Network,PLN)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其运转情况,为中国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病毒学依据。方法分析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上报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个案调查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National Polio Laboratory,NPL)的监测数据库,评价PLN的各项运转指标。结果 2009年全国PLN共收集了4829例AFP病例的9621份粪便标本,14d内双份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0.8%,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0.0%。按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第4版《脊灰实验室手册》的要求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试验结果28d内及时反馈率为95.4%。2009年从158例AFP病例中分离到脊灰病毒(Poliovirus,PV),分离率为3.29%;607例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分离率为12.63%。2009年,NPL收到PLN送检的214株PV阳性分离物,对284株单血清型PV采用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的方法进行型内鉴定,发现1株Ⅱ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未发现脊灰野病毒。2009年,NPL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WHO盲样标本的能力验证和现场认证考核;31个省级CDC脊灰实验室通过了与NPL相同的盲样标本的能力验证;12个省级CDC脊灰实验室通过了WHO的实验室现场评估考核。结论 2009年,PLN运转正常、敏感有效,为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了病毒学依据,中国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祝双利张勇严冬梅朱晖王东艳安军静安洪秋檀晓娟陈立许文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