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05BA011)
- 作品数:4 被引量:68H指数:4
- 相关作者:张士闪耿波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 京西幡会:一个追求“天人吉祥”的联村仪式
- 京西幡会是北京门头沟区庄户、千军台两村以信仰为依托,以艺术表演为手段,以"天人吉祥圣会"为号召,旨在通过定期的礼仪互换达至文化认同,实现社区和谐的一种联村仪式。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当地民众的地方性知识出发,对于京西...
- 张士闪
- 关键词:吉祥
- 文献传递
- 村落语境中的艺术表演与文化认同——以小章竹马活动为例被引量:25
- 2006年
- 小章竹马是山东昌邑地区西小章村马氏家族内部代代传承的一种仪式活动。本文在比较细致的田野作业的基础上,对其现存状况予以描述,并通过解答“小章为何选择了竹马”这一问题,试图在广泛意义上探讨近现代华北地区社会变迁中村落艺术传统的形成与保持的问题。
- 张士闪
- 关键词:社会变迁乡民艺术马氏家族
- 从参与民族国家建构到返归乡土语境——评20世纪的中国乡民艺术研究被引量:34
- 2007年
- 从20世纪初到1970年代,在“民族国家”意识的导引下,乡民艺术经历了一个被抽象化、工具化与符号化的过程,其政治价值得到充分开发,其主体意识则长期处于被遮蔽状态。1980年代以降,众多学者试图在阐释中使乡民艺术返归乡土语境,多维度的解蔽努力使得这一研究领域重新焕发生机。
- 张士闪
- 关键词:乡民艺术民族国家
- 从现代性到后现代:中国乡民艺术的“去语境化”被引量:10
- 2006年
-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百余年中国乡民艺术的发展一直在经历着一个“去语境化”的过程,所谓“去语境化”即外在的强势“他者”对中国乡民艺术本源性存在境遇的剥夺。这个强势“他者”在1980年代之前的现代性阶段表现为“民族-国家”的话语,此后则表现为“经济-国家”话语,两者构成了百余年中国乡民艺术的去语境化史。同时,“去语境化”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语境赋予,中国乡民艺术在长久的“去语境化”境遇中形成了传统与当代杂糅的当代语境,这是当代中国乡民艺术在新时代获得新生的基础。
- 耿波
- 关键词:乡民艺术民族-国家
- 京西幡会:一个追求“天人吉祥”的联村仪式被引量:8
- 2007年
- 京西幡会是北京门头沟区庄户、千军台两村以信仰为依托,以艺术表演为手段,以"天人吉祥圣会"为号召,旨在通过定期的礼仪互换达至文化认同,实现社区和谐的一种联村仪式。京西幡会是传统吉祥文化在日常生活层面的实践与落实,并因之成为乡土社会中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文化资源,我们应对其内在机制与当代性转换予以特别地关注与研究。
- 张士闪
- 关键词: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