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BS2009HZ021)

作品数:9 被引量:89H指数:6
相关作者:马春元王志强李兵蒋海涛张立强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活性炭
  • 3篇动力学
  • 3篇脱硫
  • 3篇流化
  • 3篇流化床
  • 2篇烟气
  • 2篇吸附动力学
  • 2篇NO
  • 2篇SO2
  • 1篇导流板
  • 1篇涤纶
  • 1篇电除尘
  • 1篇电除尘器
  • 1篇动力学特性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选择性
  • 1篇选择性催化还...
  • 1篇湿法
  • 1篇湿法脱硫
  • 1篇湿式

机构

  • 9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省环境监...

作者

  • 8篇马春元
  • 6篇王志强
  • 5篇张立强
  • 5篇蒋海涛
  • 5篇李兵
  • 4篇常景彩
  • 4篇陈朋
  • 3篇董勇
  • 2篇闫君
  • 1篇陈磊
  • 1篇潘光
  • 1篇喻敏
  • 1篇崔琳

传媒

  • 5篇煤炭学报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年份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粉末活性炭低温吸附氧化NO动力学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基于间歇式流化床反应系统研究流态化粉末活性炭低温吸附氧化NO的动力学。结果表明:O2存在时,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和催化剂,将NO氧化成NO2,达到稳定的NO转化率,粉末活性炭的性能优于颗粒活性炭的性能;稳定阶段NO的转化率随O2浓度、NO浓度的增加而增大,NO的氧化速率对O2的表观反应级数从0.9变化到0.2,对NO的表观反应级数为1.3;粉末活性炭低温吸附氧化NO过程包括NO二聚体(NO)2的生成和NO2的歧化反应。
李兵张立强蒋海涛王志强马春元
关键词:活性炭NO动力学流化床
燃煤烟气中SO_3转换吸收特性模拟实验被引量:17
2010年
为揭示燃煤烟气中SO3进入湿法脱硫(WFGD)塔前后的转换吸收特性,采用臭氧氧化法产生SO3,并通过对SO3的浓度、不同吸收剂的吸收率及转化物的粒径分布测量分析,得到SO3进入湿法脱硫塔前后的形态转换吸收规律。结果表明:SO3转化为气溶胶颗粒物,粒径分布形成[0,40]、[41,70]、[71,100]等3个区间段,相应的置信水平分别为79%、17%、4%;不同吸收剂对SO3的吸收率从小到大依次为:CaCO3浆液(30%)<湿法脱硫浆液
常景彩董勇王志强闫君陈朋马春元
关键词:SO3粒径分布
微波加热改性活性炭及其对SO_2吸附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12年
在惰性气体N2氛围下,对活性炭进行不同功率的微波加热改性。通过N2吸附等温线、元素分析、Boehm滴定表征微波加热对活性炭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分析微波加热改性对活性炭吸附烟气中SO2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改性降低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容积;降低了活性炭表面酸性官能团的数量,增加了活性炭表面碱性官能团的数量。微波加热改性提高活性炭对SO2的吸附量,归结于其对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微波加热改性活性炭,以CO形式释放的含氧官能团分解,在活性炭表面形成活性中心,促进活性炭对SO2的吸附和催化氧化。
李兵蒋海涛张立强王志强马春元
关键词:活性炭微波加热孔隙结构表面官能团SO2
SO_2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被引量:14
2012年
基于固定床反应器研究烟气中SO2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SO2在初始阶段呈现较快的吸附速率,该阶段和表面吸附有关;随着吸附的进行,表面活性位逐渐被占据,吸附速率下降,粒内扩散起主要作用;在接近吸附饱和阶段,SO2吸附量增加缓慢,SO2吸附与H2SO4的脱附有关。与2 mm活性炭相比,0.075 mm活性炭呈现较快的SO2吸附速率和较高的吸附量;随着SO2体积分数的增加,SO2初始吸附速率和平衡吸附量增加。SO2在活性炭上的动态吸附符合Bangham吸附动力学模型。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拟合吸附数据,发现Freundlich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SO2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平衡。
李兵蒋海涛张立强王志强马春元
关键词:SO2活性炭吸附动力学
丙纶和涤纶集尘极表面的液滴浸入扩散动力学特性被引量:6
2011年
为揭示冲洗水流经丙纶、涤纶集尘极表面浸入扩散过程的一般规律,解决传统湿式静电技术由集尘极材料选择及表面水膜布置不均引发的系列问题,利用高速摄像系统测量不同体积和性质的液滴在丙纶纤维织物(840A)和涤纶纤维织物(728)表面扩散面积和液滴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得到液滴浸入扩散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水液滴与840A的接触角θ为136.2°,与728的θ为52.5°,乙醇液滴与840A的θ为41.9°,与728的θ为46.5°;液滴扩散可分为扩散初期和后期两个阶段;水、乙醇液滴在728表面的扩散形状均为椭圆,扩散过程分别符合ExpAssoc、Hill分布;水、乙醇液滴在840A表面的扩散形状为圆和椭圆,乙醇液滴扩散过程符合Hill分布;织物表面纹理结构、液滴体积和性质、织物厚度、材料表面自由能对液滴扩散过程有明显影响。
常景彩董勇陈朋喻敏崔琳马春元
关键词:湿式静电除尘器丙纶涤纶
粉状活性炭流化床吸附SO_2的实验研究及吸附动力学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对粉状活性炭在循环流化床内的脱硫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表面化学特性对脱硫性能具有重要影响;C/S摩尔比是影响脱硫率的重要参数,随着C/S摩尔比的增加,脱硫率迅速增加,但其吸附速率迅速下降;粉状活性炭具有较高的吸附速率,但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迅速衰减,12 s后基本不再具备吸附能力;采用Bangham模型进行拟合,得到的模拟值和实验值吻合良好。
张立强蒋海涛李兵陈磊马春元
关键词:粉状活性炭流化床吸附动力学脱硫
活性炭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对吸附氧化NO的影响被引量:17
2011年
采用5种粉末活性炭,在间歇式流化床实验台上研究流态化活性炭低温吸附氧化NO的动力学过程。通过N2吸附、元素分析、Boehm滴定、pH测量表征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结果表明:由于活性炭的原料和活化方法不同,活性炭具有不同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呈现不同的吸附氧化NO的动力学过程;关联稳定阶段NO氧化成NO2的转化率和活性炭性质之间的关系,发现NO的转化率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隙容积和平均孔径等参数没有明确的关系,而是随活性炭表面碱性官能团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表面化学性质是影响活性炭吸附氧化NO的主要因素。
李兵张立强蒋海涛王志强马春元
关键词: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NO流化床
脱硫后净烟气携带浆液量监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在WFGD系统中,净烟气携带的浆液液滴引起后续设备的腐蚀堵塞,带来的景观污染问题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为了精确量化脱硫后净烟气携带浆液量,提出了适用于环境监测专业的测试取样分析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讨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适用范围为净烟气浆液液滴含量在1.1 mg/Nm3以上,通过对取样分析关键环节的讨论分析,完善和修正了目前取样分析方法中的不足,为环境监测等相关专业提供了一套很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方法。
潘光常景彩马春元董勇闫君陈朋
SCR反应器内各关键部件对系统压力损失特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反应器的关键部件对系统压力损失特性的影响非常明显。针对某电厂1×300 MW锅炉机组的SCR脱硝反应器,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各关键部件对系统压力损失特性影响。通过研究确定了SCR反应器的最优设计方案,即关键部件1设计为3块直-弧型导流板;关键部件2喷氨装置的防磨板设计为齿形;关键部件3分别设计为2块直-弧-直型导流板和5块弧-直型导流板;关键部件4设计为整流层(整流层共有45个整流单元,每单元有40个整流格栅)。而压力损失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关键部件2对SCR脱硝反应器内的影响最重要,关键部件1影响次之,整流层的影响最小。
王志强邹金生肖宏川陈朋常景彩
关键词:选择性催化还原导流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