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ZD049)
-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2
- 相关作者:宋宝安徐晓海王一王彩波杨勇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广西财经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论实现社会从稳定到有序的战略抉择被引量:7
- 2009年
- 新世纪伊始,我国已进入了社会矛盾的高发期。而当前深不见底的国际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也必将使我国出现比较严重的失业、贫困、犯罪等社会问题,对社会稳定构成严峻挑战。在当前的形势下,从战略上解决社会稳定问题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社会保障的有效程度、社会团结程度、民主成熟度、劳动就业水平、收入差距扩大的社会容忍程度、社会结构状况、政府公信力、反腐败斗争的成效等,已经成为影响和决定我国社会稳定有序协调发展的基本要素。从构建有序社会的全局需要出发,研究社会稳定发展战略问题,通过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诸多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和疏导政策,是积极应对社会风险的冲击,促进社会稳定有序协调发展的理性选择。
- 宋宝安
- 关键词:社会矛盾社会结构
- 论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管理机制创新
- 目前中国的社会矛盾已呈现出了多发性、复杂性、突变性、群体性等"凸显"特征,"凸显"的社会矛盾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造成社会矛盾"凸显的"的直接原因是原有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因失效而不能及时、恰当而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为了维护...
- 徐晓海
- 关键词:社会矛盾社会管理机制社会稳定
- 文献传递
- “凸显期”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体系的创建被引量:2
- 2010年
-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社会矛盾已呈现出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群体性等"凸显"的特征,其最根本、最深层的原因在于利益分配不公、利益主体诉求和表达渠道不畅等,直接原因是原有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因缺乏完整而统一的体系而未能及时、恰当而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顺利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创建完整而统一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体系。
- 徐晓海
- 关键词:社会稳定
- 政治的市场与道德的市场--基于中国市场体制建设的政治面向和道德维度的分析
- 2009年
- 由美国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打开了人们重新认识现代经济制度、重新思考市场化和国家干预的新空间。在国家与市场的关系上,存在着政治的市场和道德的市场。政治的市场本质上是国家从其内在职能出发,以国家为表现形式的公共权力抑制与克服市场自身的内在缺陷,从而实现政治与市场良性互动并促进社会稳定、协调与和谐发展。政治的市场包括两种国家干预的类型:功能性国家干预与接纳性国家干预。道德的市场则指规制的市场能够生发和促成良善的道德规范,良善道德规范本身又能够反向地促进市场完善,使其有效地发挥内在功效。
- 王彩波杨勇
- 关键词:国家干预
- 普适性制度公正原则与社会管理的有效性
- 2011年
-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并存的多元社会,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各种专业化领域的制度公正原则,纷纷试图成为指导一切社会生活的普适原则,这一倾向导致了对制度公正判定的分歧与冲突,从而出现了种种弊端,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建构普遍适用的制度公正原则,是提高社会管理成效、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可以把不同专业化领域的融合与合理的制度补偿作为建构的基本路向来建立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的普适性制度公正原则。这一原则将成为克服制度不公、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提高社会管理效率的基本前提。
- 徐晓海
- 关键词:社会管理
- 利益均衡机制与社会安全——基于吉林省城乡居民社会安全感的研究被引量:19
- 2010年
- 进人新世纪之后,全球性的风险社会已经来临,保护和促进社会安全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课题。公众的社会安全感问题,不但具有反映社会安全状态的晴雨表功能,同时也具有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的现实品格。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均衡程度和社会弱势群体边缘化程度,是决定公众安全感以致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在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利益均衡机制还没有来得及建立和完善的条件下,社会矛盾的累积不可避免。从根本上排除影响社会安全的结构性隐患,有效规避社会风险,亟须构建以完善底线公平为基点、以提供上升流动机会为目标、以塑造社会公共价值为取向的利益协调机制,均衡社会成员的贡献补偿,调节过分悬殊的收入分配差距,促进边缘群体的上升流动,从而为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 宋宝安王一
-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安全底线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