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12087)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陈磊翟海峰黄新洁李慧李鹏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伏隔核的M_1和M_4型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参与吗啡奖赏记忆的表达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獉獉:探究M1受体的阻断剂及M4受体的激动剂对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表达的影响。方法獉獉:采用大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及脑部核团微注射的方法。结果獉獉: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M1受体拮抗剂Pirenzepine可以增强吗啡CPP的表达,M4受体激动剂LY2033298也可以增强吗啡CPP的表达。结论獉獉:伏隔核的M1和M4型受体参与吗啡奖赏记忆的表达。
- 李慧李鹏陈磊黄新洁翟海峰
- 关键词: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
- 基于单一视觉线索建立大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
- 2011年
- 目的:研究大鼠在单一视觉线索条件下是否能够形成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方法:仅以训练箱体顶部的LED图案作为辨别和条件性刺激信号,采用剂量递增法对各组大鼠(吗啡-动态图案组、生理盐水-动态图案组、吗啡-静态图案组、生理盐水-静态图案组)进行条件性位置偏爱训练,训练周期分别为6 d和4 d,每天一个训练周期。吗啡-动态图案组和吗啡-静态图案组大鼠每天上午(或下午)给吗啡,在CPP箱伴药图案侧中停留45m in;下午(或上午)给生理盐水,在CPP箱非伴药图案侧中停留45 m in。吗啡的初始剂量为5 mg.kg-1,每2 d递增5 mg.kg-1。训练结束后的d1进行效果测试。生理盐水-动态图案组和生理盐水-静态图案组大鼠按同样操作,但一直给生理盐水,不给吗啡。结果:训练6 d后,吗啡-动态图案组大鼠在CPP箱体伴药图案侧停留的时间比生理盐水-动态图案组大鼠长(P<0.01),吗啡-静态图案组大鼠在CPP箱伴药图案侧停留的时间比生理盐水-静态图案组大鼠长(P<0.01)。在训练4 d的方案中,吗啡-动态图案组大鼠在CPP箱体伴药图案侧的停留时间则明显高于吗啡-静态图案组大鼠(P<0.05)。结论:大鼠在单一视觉线索下能够形成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动态视觉线索较静态视觉线索更易使大鼠形成条件性位置偏爱。本实验可为药物成瘾领域中研究药物奖赏效应与条件刺激的关联机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学依据。
- 吴玮钱介庵张磊陈磊刘昱翟海峰
- 关键词: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