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808029)

作品数:5 被引量:105H指数:5
相关作者:席继楼谭大诚赵家骝刘大鹏王兰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电
  • 4篇地电场
  • 2篇裂隙
  • 1篇低功耗
  • 1篇地电场观测
  • 1篇地震
  • 1篇地质
  • 1篇应力场
  • 1篇渗流
  • 1篇水文地质
  • 1篇强地震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中强地震
  • 1篇逐日
  • 1篇网络
  • 1篇网络化
  • 1篇稳定性
  • 1篇无人值守
  • 1篇谐波

机构

  • 5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中国地震局兰...
  • 3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天津市地震局
  • 1篇北京城建三城...

作者

  • 5篇席继楼
  • 3篇谭大诚
  • 3篇赵家骝
  • 2篇刘大鹏
  • 2篇刘超
  • 2篇庄楠
  • 2篇王兰炜
  • 1篇安张辉
  • 1篇范莹莹
  • 1篇徐学恭
  • 1篇陈军营
  • 1篇宋艳茹
  • 1篇张慧
  • 1篇关歆莹
  • 1篇赵金波
  • 1篇李晓鹏
  • 1篇于华

传媒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Pb-PbCl_2不极化电极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在分析不极化电极基本实现原理的基础上,研究和讨论影响地电场测量电极工作稳定性的主要技术因素,采用Pb-PbCl_2技术方案和可螺旋拆解的分体式结构,完成一种不极化电极的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①该电极的主要技术性能不低于目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指标要求;②在性能试验期间,极化电位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均较高;③应用研究过程中,较好记录了地电场日变化和地电暴等背景变化。
宋艳茹席继楼刘超李晓鹏庄楠徐学恭尚先旗赵金波
关键词:地电场稳定性
潮汐地电场谐波和各向波形的影响要素被引量:56
2011年
潮汐地电场表现出近正弦形态,形态持续全天属TGF-A型,只在午前午后出现属TGF-B型,两类潮汐地电场前5阶谐波周期分别是23~24、12、7.9、6、4.8 h.不同场地的潮汐地电场振幅谱可能有差异,周期变化的径向、切向月球潮汐力的振幅谱也存在差异.岩石裂隙面分布不同,则各向潮汐力对裂隙的作用效果不同,这可能是导致潮汐地电场振幅谱差异的因素.同场地,岩石裂隙优势走向可能会导致潮汐地电场各向波幅、稳定性特征出现较大差异,沿裂隙优势走向的潮汐地电场波幅大、稳定,垂直裂隙优势走向的波幅小、稳定性差,网络状裂隙易使潮汐地电场各向波形特征接近.利用潮汐地电场波形特征及振幅谱,可能判断出岩石裂隙水渗流方位、裂隙面方向,在数个场地裂隙优势走向的分析结果与应用区域应力场或局部应力场的分析结果一致.
谭大诚王兰炜赵家骝席继楼刘大鹏于华陈军营
关键词:谐波裂隙应力场
青藏高原中强地震前的地电场变异及构成解析被引量:46
2012年
青藏高原及邻区的地电场常态波形存在场地的选择性现象,场地的岩石结构、裂隙及裂隙水、构造活动等因素影响地电场的常态波形,较大湖泊有助于附近出现TGF-A波形,在第四纪沉积层较厚、岩石含水度高和透水性强的地区多出现TGF-B波形,而构造活动剧烈的基岩山区易出现无日变形态的地电场.该地区中强地震前,地电场的短临异常存在时间上或同步或有十余天差的丛集现象,而在空间上可分布于该区多个断层附近,表现出离散现象,这种时间上丛集、空间上离散的现象是该区域地电场短临前兆特征.引入Σ-Δ求和方法从地电场观测数据中解析出自然电场通常的稳定性,说明了中强地震之前部分地电场的背景值跃变是一种自然电场变化现象;建立潮汐谐波振幅比TA值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从定量角度说明了青藏高原地区TGF-A、TGF-B和无日变波形的潮汐影响在逐次降低;使用一阶差分ΔE方法,解析出地电场分钟数量级的高频电磁成分,通常这种高频突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随机性、有限性.三种不同的分析方法,从地电场的构成中解析出自然电场、大地电场和高频电磁成分的特征,为地电场的物理解析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基础.
谭大诚赵家骝席继楼刘大鹏安张辉
关键词:青藏高原中强地震地电场
地电场水文地质因素及裂隙水主体渗流方向逐日计算被引量:28
2013年
2007年西昌和天祝地电场观测台阵建立,随后两年西昌台阵地电场的TGF-A波形明显,天祝台阵则以TGF-B波形出现.台阵内各台站间地电场相关性高,这受地电场潮汐机理的支持;不同台站或同一台站的不同方向地电场潮汐波峰谷值差异明显,地电场潮汐机理和场地水文地质资料表明,这主要与岩石、裂隙度、裂隙优势走向、含水度、透水率、水矿化度和裂隙水压力差等因素相关.潮汐电信号形成于裂隙水或水中电荷周期性移动,电荷被岩壁吸附或脱离产生噪声,该信噪比在同一台阵内基本相同,信噪比值与潮汐电信号产生过程和场地电磁背景关系密切.应用地电场潮汐谐波振幅计算裂隙水主体渗流方向,结果与应用潮汐波峰谷值法基本一致,这消除了峰谷值法取值的偶然误差.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两台阵内都存在场地裂隙水主体渗流方向的短临变异现象,西昌台阵这种变异更明显.
谭大诚席继楼张慧王兰炜范莹莹安海静
关键词:地电场水文地质裂隙水渗流
新型网络化地电场观测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8
2016年
文章在分析了国内外地电场观测与研究的基本概况、发展历史、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等基础上,研究完成了一种应用于地震监测研究的新型网络化地电场观测技术系统.首先对地电场观测方法进行了模型研究和论述,然后对最新研究完成的地电场观测技术系统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固体不极化电极、新型网络化地电场观测仪器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实现,典型已知源非工频干扰的处理方法和抑制效果等,最后对新型网络化地电场仪器数据产出的客观性、真实性、可靠性进行了分析讨论.文章阐述的基于"ZD9A-2B地电场仪"的新型网络化地电场观测技术系统,秉承了我国"多方向、多极距"地电场高精度同步观测的各项技术要求,同时在电极极化电位问题、电磁环境干扰问题、低功耗和便携式应用、以及在高寒地区的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在"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网络化地电场观测技术系统,在应用过程中,获得了能够客观、真实反映地电场物理量变化特性的观测数据,具备了在特殊环境下开展地电场无人值守长期定点连续观测的能力,对我国地电场观测和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席继楼赵家骝刘超庄楠关歆莹马爱明
关键词:地电场网络化低功耗环境适应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