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PKJ2006-Y17)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赵根明顾建钧孙乔邱桦张鸿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压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血压测量
  • 1篇血压测量值
  • 1篇综合征
  • 1篇患病
  • 1篇患病率
  • 1篇高血压
  • 1篇肥胖
  • 1篇腹型
  • 1篇腹型肥胖
  • 1篇超重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2篇赵根明
  • 1篇朱秋丽
  • 1篇杨黎明
  • 1篇阮晓楠
  • 1篇张鸿
  • 1篇徐望红
  • 1篇姜庆五
  • 1篇邱桦
  • 1篇孙乔
  • 1篇顾建钧
  • 1篇王静

传媒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浦东新区20~80岁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特征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方法2008年4月至7月期间,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从上海市浦东新区抽取20—80岁的社区居民5584人,进行横断面调查,根据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修正第3次报告(NCEP-ATPⅢ)、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诊断标准计算MS各组分患病率,并比较3种标准应用的差异。结果根据CDS的MS诊断标准,上海市浦东新区成年居民MS患病粗率为18.2%,世界人口标化率为13.1%(男性19.1%,标化后15.6%;女性17.4%,标化后13.2%);根据NCEP—ATPⅢ的MS修订标准MS患病粗率为31.8%,世界人口标化率为24.4%(男性28.4%,标化后22.7%;女性35.1%,标化后25.0%);根据IDF的MS诊断标准MS患病粗率为21.7%,世界人口标化率为17.0%(男性15.9%,标化后13.8%;女性26.7%,标化后19.2%)。无论何种诊断标准,MS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且男性年龄别患病率在低年龄时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逐渐低于女性。按特定标准,MS患病率分别在地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工作强度和休闲体力活动方面存在差异。结论浦东新区成人中有相当比例个体患有MS,并存在年轻化趋势,提示MS已成为影响居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亟需制定MS为先导的社区综合防治的卫生策略。
杨黎明阮晓楠白云孙乔傅筱瑾张鸿邱桦顾建钧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患病率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居民肥胖和高血压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描述肥胖和高血压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人群中的分布,分析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随机对上海市浦东新区13个社区的5 927位居民进行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等指标的测量。结果社区人群超重、肥胖、腹型肥胖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34.9%、11.1%、43.7%和22.2%,其中男性分别为37.1%、10.9%、45.4%和22.4%,女性分别为33.1%、11.2%、42.3%和22.0%。社区人群超重、肥胖、腹型肥胖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超重与肥胖、腹型肥胖与高血压患病显著相关,控制年龄和性别后,BMI、腰围与高血压的关联强度(OR)分别为1.142(1.109,1.176)和1.014(1.003,1.025)。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居民超重与肥胖、腹型肥胖和高血压患病显著相关,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
王静孙乔阮晓楠周弋赵根明
关键词:超重肥胖腹型肥胖高血压
浦东新区社区居民血压测量值与身体测量指标关系的横断面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居民身体测量指标与血压测量值之间的关系,找到与高血压最相关的指标,为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筛选提供最优预测指标、方法和依据。方法2008年4~7月期间,采用三阶段抽样方法,从上海市浦东新区随机抽取15岁及以上社区居民5 927人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的测量。使用SAS 9.1和Stata 1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characteristics,ROC)分析用于评估每个身体测量指标作为高血压预测因子的准确性。结果调查对象中高血压患病率达30.25%,男性略高于女性,高龄组显著高于低龄组(P=0.000 1)。随着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或腰围身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WHtR)的增加,各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01)。除了20岁以下的男性,高血压患者的BMI、WC、WHR和WHtR显著高于血压正常者(P〈0.05)。这些测量指标与血压测量值呈显著的正相关(P〈0.000 1)。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人群中,高血压与这些指标的关联强度不同,每个十分位变化的OR值介于1.13~1.46,低龄组关联更强,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BMI、WC、WHR和WHtR预测高血压的效果总体上不太理想:WHtR较好,男性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curve,AUC)达0.701 1,女性为0.723 9;WHR最差,男性AUC为0.652 0,女性AUC为0.670 1。各指标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预测效果有较大差异,但WHtR的预测效果优于WC和WHR。结论年龄、性别、BMI、WC、WHR和WHtR都与高血压有显著关联,但使用身体测量指标预测高血压的价值有限。在社区进行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筛选时可考虑根据性别和年龄选择相应的身体测量指标。
吴红岩朱秋丽顾建钧阮晓楠徐望红张鸿杨黎明白云孙乔周弋姜庆五邱桦傅筱瑾赵根明
关键词:血压测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