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720A09-01)

作品数:31 被引量:307H指数:10
相关作者:杨永弘沈叙庄徐樨巍宋文琪陈沅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广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耐药
  • 15篇耐药性
  • 14篇球菌
  • 11篇儿童
  • 8篇抗生素
  • 8篇肠球菌
  • 7篇肺炎
  • 6篇单胞菌
  • 6篇铜绿
  • 6篇假单胞菌
  • 6篇儿科
  • 5篇铜绿假单胞
  • 5篇铜绿假单胞菌
  • 5篇菌药
  • 5篇抗菌
  • 5篇抗菌药
  • 5篇肺炎链球菌
  • 4篇药物
  • 4篇内酰胺
  • 4篇内酰胺酶

机构

  • 3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2篇重庆医科大学
  • 8篇广州市儿童医...
  • 6篇复旦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儿童医...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29篇杨永弘
  • 23篇沈叙庄
  • 14篇徐樨巍
  • 13篇宋文琪
  • 12篇陈沅
  • 10篇吕萍
  • 10篇刘岚
  • 9篇甄景慧
  • 9篇俞桑洁
  • 9篇董方
  • 7篇黄英
  • 6篇邓秋莲
  • 6篇王传清
  • 6篇邓力
  • 6篇王艺
  • 5篇张泓
  • 5篇陆权
  • 5篇罗蓉
  • 4篇刘恩梅
  • 3篇姚开虎

传媒

  • 8篇中国感染与化...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儿科药学杂志
  • 2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检验医学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9
  • 9篇2008
  • 8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272例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分析儿童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情况,为提高治愈率及降低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8年12月~2009年11月收治的272例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重点对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72例患儿中,治愈194例,好转54例,治疗有效率91.2%,未愈17例,死亡7例,治疗无效率8.8%,病死率2.57%,为同期儿童肺炎总死亡率的11.5倍。(2)经验性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经验治疗无效后改为针对性治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激素治疗组与非激素治疗组,机械通气组与非机械通气组,血管活性药物组与非血管活性药物组在疗效上也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支持治疗组的疗效优于非支持治疗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重症肺炎强调综合治疗原则。初始正确合理选用抗生素对改善预后极为关键。临床医师应根据患儿临床情况、当地病原流行病学特点及细菌药敏结果等选择初始经验性用药。在有效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合理、短期使用小剂量激素可改善患儿预后。血管活性药物和支持辅助治疗可提高重症肺炎治疗效果。对发生严重通换气障碍的患儿应及时予以机械通气呼吸支持治疗。
杨小青黄英舒畅罗蓉陈沅杨永弘
关键词:重症肺炎儿童预后
儿科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的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了解目前儿科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的情况。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03年12月至2005年11月,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中分离出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59株。使用E试验法检测金属酶的耐药表型,PCR技术检测编码金属酶的IMP、VIM、SPM和GIM 4种基因型。结果本研究59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29株金属酶耐药表型结果阳性,占49.2%。39株金属酶基因型阳性,占66.1%,其中扩增出IMP型阳性35株,占89.7%,VIM型阳性4株,占10.3%。未检测出SPM和GIM型金属酶。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产金属酶不敏感率高于非产金属酶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产金属酶菌株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毗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MIC50均达到256μg/ml,MIC90均大于256μg/ml,高于非产金属酶菌株。结论从本研究分离的菌株显示儿科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率高于成人报道,产金属酶是儿科分离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重要耐药机制。且以产IMP型金属酶为主,少部分产VIM型金属酶。产金属酶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比非产金属酶菌株更严重,尤其对哌拉西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高。E试验法易用于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的初步筛选,但不能单独作为检测铜绿假单胞菌产生金属酶的确证性试验。
董方徐樨巍宋文琪甄景慧俞桑洁杨永弘沈叙庄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金属酶
儿科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现状分析被引量:27
2008年
目的了解不同地区儿童医院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总体耐药及流行情况。方法对2000—2006年5所医院送检标本中分离细菌进行耐药监测,K-B法检测药物敏感性及ESBLs。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率较高,大肠埃希菌与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及头孢吡肟耐药率成正相关,对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2种菌对亚胺培南最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药物耐药性呈波动趋势。上述细菌耐药性存在地区差异,北京和重庆地区耐药性偏高而上海地区耐药性较低。结论掌握各地耐药流行特点,严格用药适应证,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王丽杨永弘陆权王艺陈沅邓力邓秋莲张泓王传清刘岚徐樨巍沈叙庄
关键词:儿科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监测
儿童分离肠球菌表面蛋白基因的检测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肠球菌表面蛋白基因(Esp基因)的表达与肠球菌致病性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PCR检测自我院住院或门诊患儿分离的152株致病性肠球菌Esp基因。结果152株肠球菌中98株检出Esp基因,占64.5%;30株粪便分离的非致病性肠球菌均未检出Esp基因(P<0.01);粪肠球菌、屎肠球菌Esp基因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0.9%和28.1%,粪肠球菌明显高于屎肠球菌(P<0.01);152株致病肠球菌来自不同的感染部位,尿液、阴道分泌物、痰液、血液和脐分泌物标本Esp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83.7%、55.6%、50.0%、43.0%和33.0%,住院患儿标本中分离的致病性肠球菌的Esp基因阳性率为75.0%,明显高于门诊患儿阳性率37.5%(P<0.001)。结论肠球菌的Esp基因在肠球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定植以及逃避宿主免疫清除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吕萍徐樨巍宋文琪董方杨永弘沈叙庄
关键词:肠球菌儿童
儿童患者中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绿脓假单胞菌产金属酶基因型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儿童患者中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绿脓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的基因型。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03年12月至2005年11月我院住院患儿中分离出的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绿脓假单胞菌59株。使用 E 试验法检测产金属酶的耐药表型,PCR 技术检测编码金属酶的IMP、VIM、SPM 和 GIM 4种基因型。PCR 反应产物进行纯化后,使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 DNA 测序。将得到的拼接序列与 GenBank 中 Blast 进行同源分析,确定其基因亚型。结果 59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绿脓假单胞菌中,纸片法检测金属酶表型结果阳性29株,占49.2%。PCR 检测金属酶基因型阳性39株,占66.1%,其中 IMP 型阳性35株,占89.7%,VIM 型阳性4株,占10.3%。未检测出 SPM 和 GIM 型金属酶。测序结果显示,IMP 型测序结果均为产 IMP-1亚型金属酶的绿脓假单胞菌。VIM 型测序结果均为产 VIM-2亚型金属酶的绿脓假单胞菌。结论儿童患者中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绿脓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率高于成人报道。产生的金属酶同时存在 IMP-1和 VIM-2两种基因型,其中以 IMP-1亚型为主,少部分为 VIM-2亚型。产金属酶是儿童患者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绿脓假单胞菌的重要耐药机制。在儿科进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绿脓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的监测十分重要。
董方徐樨巍宋文琪甄景慧俞桑洁杨永弘沈叙庄
关键词:假单胞菌铜绿酶类
不同青霉素红霉素敏感性组合模式肺炎链球菌的抗生素敏感性特征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分析不同青霉素和红霉素敏感性组合模式的肺炎链球菌对其他常用抗生素敏感性分布的特征,探讨监测青霉素和红霉素敏感性是否具有代表性意义。方法对2000—2002年每年2~5月北京、上海、广州三家儿童医院门诊就诊(年龄1个月至5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部分离肺炎链球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E-test最小抑菌浓度(MIC)法检测其对8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将青霉素敏感性分为R(耐药)、I(中介)和S(敏感),红霉素敏感性分为NS(不敏感)和S(敏感),按青霉素敏感性/红霉素敏感性组合模式可分为6组(没有分离到R/S模式菌株)。R/NS组29·8%(17/57)对头孢曲松不敏感;对头孢呋辛和头孢克洛均不敏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不敏感株只出现于R/NS组。I/NS组仅0·03%(8/288)对头孢曲松不敏感;头孢呋辛和头孢克洛不敏感率分别为38·2%(110/288)和52·4%(151/288)。头孢克洛不敏感菌株还出现于I/S组。复方新诺明敏感性主要与红霉素是否敏感有关。氯霉素耐药株在各组分布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NS和I/NS几乎都是联合耐药株,S/S组无联合耐药株。结论不同青霉素和红霉素敏感性组合模式的肺炎链球菌对其他常用抗生素敏感性分布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青霉素和红霉素是肺炎链球菌耐药性监测的代表性药物。
姚开虎陆权邓力俞桑洁张泓邓秋莲沈叙庄杨永弘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抗生素抗生素耐药性青霉素红霉素
儿童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了解儿童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征。方法收集我院住院患儿中分离的12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作药敏试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 MIC 值,按照2005年 CLSI 推荐标准判断结果。数据分析使用WHONET5.3软件。结果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最高(86.7%),头孢他啶仍具较好的抗菌活性;环丙沙星耐药率最低(2.5%)。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达到34.2%、35.8%,两者 MIC_(50)和 MIC_(90)相同,分别为4和32rag/L。59株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占49.2%。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株与非耐药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耐药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目前从儿科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董方张美和宋文琪甄景慧俞桑洁杨永弘沈叙庄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耐药性多重耐药
儿童患者中分离的746株肠球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分析我院2001—2005年儿童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肠球菌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Nithocefin纸片检测β内酰胺酶,数据处理采用WHONET5.3软件。结果746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坚韧肠球菌分别占47.8%、47.2%和2.1%。未出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株,住院标本中分离的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高浓度链霉素的耐药率高于门诊标本分离株(P<0.01)。住院标本中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于门诊标本(P<0.05);除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红霉素、高浓度链霉素外,屎肠球菌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P<0.01)。结论儿科肠球菌感染以医院感染为主,菌株对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和红霉素有较高耐药性,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未出现耐药株。
吕萍张美和宋文琪甄景慧杨永弘沈叙庄
关键词:肠球菌耐药性抗生素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中卡他莫拉菌的分离特点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了解小儿卡他莫拉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耐药性及预后,指导合理用药。方法对重庆市儿童医院10442例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LRI)患儿进行痰培养;对分离出的卡他莫拉菌行药敏试验及β-内酰胺酶检测,并分析其临床特点与预后;同时检测其他呼吸道病原。结果卡他莫拉菌感染多见于婴幼儿,常见合并其他病原感染;该菌冬季分离率最高;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63.4%,其中对氨苄西林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46.2%和43.4%,对头孢类及含酶抑制剂的抗生素耐药率不超过5.0%;临床治疗较顺利。结论小儿LRI中卡他莫拉菌的感染与年龄、季节有关,产β-内酰胺酶率较低,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居第一,应对其耐药性及产酶率进行连续监测,提供合理用药依据。
罗蓉黄英刘岚陈沅杨永弘
关键词:卡他莫拉菌耐药性
肺炎链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其青霉素敏感性的关系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肺炎链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pbps)多态性与青霉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以包括63株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P)和69株青霉素敏感菌(PSSP)共132株菌为研究对象,浓度梯度(E-test)法检测青霉素最低抑菌浓度(MIC),PCR法扩增pbp2b、pbp2x和pbp1a,分析其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结果pbp1a有9种型,其中两种见于PSSP和部分PNSP菌株,其他7种主要见于青霉素MIC值≥0·25μg/ml的菌株(21/22)。pbp2b有10种型,其中3种型见于PSSP和部分PNSP菌株,其他7种主要见于青霉素MIC≥0·25μg/ml的菌株(20/22)。pbp2x谱型31个,PSSP菌株中有17种,其中13种仅见于PSSP菌株;余下14种只存在于PNSP(35株)。pbp1a、pbp2b和pbp2x组合的pbps型共47种,PSSP菌株中23种,其中17种仅存在于PSSP;其他24种仅见于PNSP(36株)。根据pbp1a或pbp2b基因型判断青霉素敏感,虽然敏感度高,但特异度较低(<50%),准确性也较低;根据pbp2x或pbps基因型判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在85%以上。结论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耐药主要与PBP1a、PBP2b和PBP2x变异有关;根据肺炎链球菌pbps基因多态性,可快速准确地判断其青霉素敏感性。
姚开虎佟月娟俞桑洁沈叙庄杨永弘
关键词:链球菌肺炎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