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923)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5
相关作者:李家乐汪桂玲白志毅袁一鸣李西雷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地方高校能力建设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三角帆
  • 9篇三角帆蚌
  • 4篇基因
  • 4篇RACE
  • 3篇全序列
  • 3篇基因组
  • 2篇线粒体基因
  • 2篇线粒体基因组
  • 2篇克隆
  • 2篇MTDNA
  • 2篇CDNA
  • 2篇CDNA全长
  • 2篇CDNA全序...
  • 1篇单亲
  • 1篇蛋白
  • 1篇养殖
  • 1篇野生群体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实时定量PC...

机构

  • 1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9篇李家乐
  • 7篇汪桂玲
  • 5篇白志毅
  • 4篇袁一鸣
  • 3篇李西雷
  • 1篇刘越
  • 1篇潘彬斌
  • 1篇郑润玲
  • 1篇蒋文枰
  • 1篇苏翔

传媒

  • 3篇水产学报
  • 2篇遗传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年份

  • 6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角帆蚌线粒体基因组双单亲遗传现象(DUI)的检测
部分双壳贝类的线粒体遗传方式不同于标准的母系遗传(Standard Mitochondrial Inheritance,SMI),被称为双重单亲遗传现象(Doubly Uniparental Inheritance,DU...
陈玲汪桂玲李家乐
关键词:三角帆蚌COII
文献传递
池养三角帆蚌卵巢发育与卵子发生的组织学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石蜡切片技术与苏木精-伊红染色的组织学方法,研究了池塘养殖条件下3龄三角帆蚌亲蚌卵巢发育及卵细胞发生过程的组织学特征。其亲蚌卵巢发育经历了5个时期:2月为增殖期,3月为生长期,4月开始进入成熟期,4月至11月为排放期,12月至1月为休止期。三角帆蚌卵子发生也经历了5个时期:卵原细胞期、生长初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和成熟卵母细胞期。三角帆蚌卵细胞发育不同步,分批成熟、分批排放。卵子发生初期,未观察到明显的卵柄结构;卵子发生中期,卵母细胞核中有一显著大核仁,但没有观察到小核仁。
潘彬斌李家乐白志毅
关键词:三角帆蚌卵巢发育卵子发生组织学
三角帆蚌GPX基因cDNA全序列的克隆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根据本实验室构建的三角帆蚌cDNA文库中已标注的EST序列,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克隆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基因cDNA全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1286bp,包括5′端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39bp、3′端非翻译区659bp和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588bp,共编码195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22.2kDa,理论等电点为8.44,属于含硒类GPX。该氨基酸序列具有GPX所有亚型中均高度保守的3个环状结构,对酶的三级结构起稳定作用。在线分析结果表明:GPX的氨基酸序列不存在明显的疏水区,也不存在信号肽序列。氨基酸相似性对比结果显示,三角帆蚌GPX氨基酸序列与脊椎动物GPX-2及GPX-1的序列相似度较高,为73.1%-80.8%,与其他型GPX相似度较小,相似度低于60%。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三角帆蚌GPX与其他几种鱼类GPX聚为一类,与其他已发表的几种软体动物GPX相距较远,推测本实验克隆的三角帆蚌GPX基因和已发表的软体动物不属于同一种GPX类型。
李西雷汪桂玲李家乐袁一鸣
关键词:三角帆蚌RACE编码蛋白
三角帆蚌β-肌动蛋白基因的cDNA全长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采用RT-PCR和快速扩增cDNA末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首次克隆了三角帆蚌β-肌动蛋白基因的cDNA全序列,该序列全长为1483bp,由长92bp的5′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257bp的3′非翻译区,和1134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组成。阅读框共编码377个氨基酸,推算的分子量约为41.9ku,理论等电点为5.3。三角帆蚌β-actin氨基酸序列中Met178,Ser305,Ser321,Pro325,Val331,Pro346等6个氨基酸残基具有特异性,此外还发现3个特殊的氨基酸残基位点以及2个软体动物特有的氨基酸残基。三角帆蚌β-actin氨基酸序列与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的相似性高达98%~99%。NJ法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三角帆蚌首先与软体动物聚在一起,然后与节肢动物聚在一起,再依次与鱼类、两栖类、哺乳类聚在一起。RT-PCR显示β-actin基因在外套膜、血液、肝、肾、胃、肠、鳃、斧足共8个组织的表达基本一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袁一鸣李家乐汪桂玲白志毅李西雷
关键词:三角帆蚌CDNA
影响养殖珍珠质量的主要因子被引量:16
2011年
珍珠被誉为"宝石皇后",养殖珍珠质量的提升是珍珠产业关注的焦点,也是珍珠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着重介绍了评价养殖珍珠质量的6个方面内容,包括颜色、大小、形状、光泽、光洁度、有核珍珠珠层厚度等。详细陈述了各主要育珠贝种类及其产珠特点,它们所培育的淡水无核珍珠和海水有核珍珠的质量情况,论述了不同规格、不同壳色育珠贝对所产珍珠质量的影响。重点介绍了作为制作小片供体的供片贝不同种类,以及供片贝不同年龄、不同壳色对育珠贝所产珍珠质量的影响。同时,阐述了插片手术过程中,化学药物因素、小片分离方式、插片个数等插片手术工艺对珍珠质量的影响。此外,还从水质、水体微量元素、养殖深度、养殖方式和养殖周期等几个方面系统探讨了外部条件对养殖珍珠质量的影响。
李家乐刘越
三角帆蚌金属硫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RACE技术,获得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金属硫蛋白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467 bp,由长92 bp的5′UTR(untranslated region),159 bp的3′UTR,和216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readingframe,ORF)组成。共编码71个氨基酸,分子量大约为7.1 ku,理论等电点为7.24。该蛋白序列中半胱氨酸含量最丰富(29.6%),其次是甘氨酸(14.1%),存在软体动物金属硫蛋白的特征序列CKCXXXCXCX,且C-末端的氨基酸序列也符合软体动物金属硫蛋白标签序列C-X-C-X(3)-C-T-G-X(3)-C-X-C-X(3)-C-X-C-K。蛋白序列特征分析表明,该序列与其他贝类的金属硫蛋白基因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具备金属硫蛋白的典型特征,是金属硫蛋白家族的成员。
袁一鸣汪桂玲李家乐
关键词:三角帆蚌金属硫蛋白基因RACECDNA
三角帆蚌五个野生群体线粒体DNA 16S rRNA遗传特性被引量:4
2010年
对中国主要淡水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及巢湖)三角帆蚌5个野生群体的线粒体DNA 16S 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得到473bp的碱基序列,没有发现插入/缺失突变的核苷酸位点。检测到了32个多态性核苷酸位点,共7种单倍型。鄱阳湖群体的222(C→G)和325(A→G)位点,太湖群体的233(A→G)位点,巢湖群体的40(A→G)、138(A→T)和294(C→T)位点,洪泽湖群体的241(A→C)位点的变异可以作为区分群体分子遗传标记位点。洞庭湖群体未发现特异位点。在5个群体间鄱阳湖群体多态性位点、核苷酸多态性、单倍型多态性和单倍型数量4个指标都最高,表明鄱阳湖群体具有最为丰富的遗传结构,遗传变异最大,可作为三角帆蚌选育的基础群体。
汪桂玲李家乐白志毅
关键词:三角帆蚌MTDNARRNA
三角帆蚌珍珠形成相关的两个基因克隆、组织特异性表达及荧光定量诱导表达分析
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miguii)是中国特有的优良淡水育珠蚌,而几丁质、丝素蛋白、和酸性大分子物质被认为是贝壳珍珠形成中三大重要的成分,已有研究表明几丁质在贝壳形成过程中募集蛋白方面起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
徐波汪桂玲李家乐
关键词:三角帆蚌几丁质酶基因荧光定量
文献传递
背角无齿蚌基因组(GT)_n微卫星DNA特征被引量:8
2011年
利用磁珠富集法筛选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的微卫星分子标记,采用Sau3A1酶对完整DNA进行酶切,以生物素标记的(GT)15寡核苷酸探针从酶切片段中筛选微卫星序列。洗脱的杂交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上构建富集微卫星基因组文库后,通过菌液PCR筛选检测出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结果表明:在筛选的180个阳性菌落中,得到37条非冗余序列包含有重复次数不少于5次的微卫星位点,富集效率为20.6%,核心重复序列主要为两碱基重复,占所有微卫星序列的86.4%,其中完美型占32.0%,非完美型占10.0%,复合型占8.0%,非完美与复合型共存的占50.0%;其中完美类型微卫星最大的重复次数为65次;在37条非冗余序列中,共有30条微卫星重复序列两端有侧翼序列能够进行引物设计,经过筛选,11对引物扩增清晰的多态性条带,可用于无齿蚌遗传分析。
汪桂玲苏翔李家乐白志毅
关键词:背角无齿蚌磁珠富集法微卫星
三角帆蚌CAT基因cDNA全长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首次克隆了三角帆蚌过氧化氢酶(CAT)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为2 804 bp,包含112 bp的5'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1 303 bp的3'UTR和1 388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ORF区共编码462个氨基酸,推算的分子量约为52.7 ku,理论等电点为6.35。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有一段CAT氨基酸高度保守的催化位点序列FDRERIPERVVHAKGAG。三角帆蚌CAT基因有12个与还原型辅酶Ⅱ(NADPH)结合的氨基酸残基,分别是Asp107、His153、Phe157、Ser160、Arg162、Asn172、Try174、Lys196、Val261、Trp262、His264和Try317,其中第261位和第264位的氨基酸在不同物种间有所区别。比对结果得到的三角帆蚌CAT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软体动物的CAT基因相似性高达99%,与虾类、鱼类、两栖类、哺乳类的CAT基因相似性也达到98%~99%,可推断属于CAT3。利用CAT基因推断得到的氨基酸序列构建NJ系统树,分析显示三角帆蚌首先与软体动物聚在一起,再与虾类聚在一起,然后依次与鱼类、两栖类和哺乳类聚在一起。荧光定量结果显示,CAT基因在三角帆蚌的7个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肾中的表达量极低,在血液中表达呈上调趋势且明显区别于其他组织,在另外5个组织中总体上呈现不统一的先上调后下调的趋势。
袁一鸣李西雷白志毅汪桂玲李家乐
关键词:三角帆蚌RACE-PCR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