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FX109)

作品数:42 被引量:313H指数:9
相关作者:石聚航利子平秦宗川周建达马荣春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江西警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0篇刑法
  • 8篇犯罪
  • 7篇刑事
  • 4篇刑法规范
  • 4篇法解释
  • 3篇刑法解释
  • 3篇刑事和解
  • 3篇叙事
  • 3篇司法
  • 3篇和解
  • 3篇风险社会
  • 3篇风险刑法
  • 2篇定罪
  • 2篇刑法规制
  • 2篇刑法司法
  • 2篇责任推定
  • 2篇正当
  • 2篇正当防卫
  • 2篇正义
  • 2篇知识

机构

  • 16篇南昌大学
  • 10篇西南政法大学
  • 10篇江西警察学院
  • 9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扬州大学
  • 1篇江苏警官学院

作者

  • 21篇石聚航
  • 12篇利子平
  • 7篇秦宗川
  • 3篇马荣春
  • 3篇周建达
  • 2篇邓国良
  • 1篇陈珊
  • 1篇胡祥福
  • 1篇秦靓
  • 1篇章洁
  • 1篇王青

传媒

  • 9篇南昌大学学报...
  • 2篇法制与社会发...
  • 2篇法治研究
  • 1篇中国刑事法杂...
  • 1篇理论导刊
  • 1篇当代法学
  • 1篇法学评论
  • 1篇求索
  • 1篇甘肃政法学院...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现代法学
  • 1篇广西政法管理...
  • 1篇法学论坛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政法学刊
  • 1篇贵州警官职业...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2篇2015
  • 10篇2014
  • 7篇2013
  • 9篇2012
  • 1篇2011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刑法规范的有效性及其实现——以法人类学为视角的考察被引量:13
2011年
现代刑法正朝着日趋精细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进程中,社会公众被逐渐边缘化,公众对刑法的认知亦愈来愈模糊。刑法规范的有效性即公众对刑法的可接受性日益成为刑法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刑法规范的有效性根植于刑法规范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是刑法规范有效性的动力源泉。刑法规范的有效性要求刑法规范必须对非正式规则予以吸收和疏导,从而形成开放性的规范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非正式规则对刑法规范的解释论功能。刑法规范的有效性还要求构建公众广泛参与的商谈与沟通机制,从而形成公众广泛参与刑法的制定和适用的新格局。
利子平石聚航
关键词:刑法规范有效性法人类学
统合宪政建设模式与刑法社会化的实践阐释被引量:2
2012年
统合宪政建设模式是一种新的超越了上下之争的宪政模式,这一模式为刑法社会化的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统合宪政建设模式要求在刑法社会化进程中,强调刑法的公域治理,形成多核治理的实践格局;重估理性与经验的价值,承认经验性法则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并将其有选择地引入刑法立法和刑法司法中;注重制度文明与制度需求两者之间的融合与互济,以免由于过度偏爱或迎合政策的需求而日渐丧失其伦理上的正当性与合法性。
利子平石聚航
利益法学立场下刑法目的解释的适用被引量:7
2017年
面对刑法规范供给的不足,刑法解释需要重视利益分析及其基础上的目的解释方法。刑法解释不是认知教义学上的理解,而是表达意义上的论证,利益法学与目的解释之间具有学术上的内在关联,后者是前者在解释论上的延伸。目的解释的内在危险不在目的解释本身,而在解释者解释的过程缺乏利益判断的类型化思维。利益法学立场下的刑法目的解释适用需要妥善处理案件事实对刑法规范的型构意义,目的解释与国民预测可能性的关系以及利益类型化的判断。强调利益分析接受构成要件类型化的限定,是目的解释应当坚持的基本准则。
石聚航
关键词:利益法学
中国刑法的当下出路:“附势用术”被引量:8
2013年
在社会转型和风险多元愈益深化的当下,中国刑法面临着出路问题。法家的"法势术相结合"对中国刑法的当下出路有所启发,即"附势用术":所谓"附势",是指中国刑法应遵从公众认同,而"势"即公众认同,是中国刑法当下出路之"本";所谓"用术",是指中国刑法应注重运用价值衡量,而"术"即价值衡量,是中国刑法当下出路之"用"。"附势用术"在"体"与"用"的相互关系中既为中国刑法的当下出路铺垫了起点,又为之开辟了畅通而宽广的方向。为防止走向反面乃至反动,中国刑法的"附势用术"应坚守宪政底线与刑法原则底线。
马荣春
关键词:中国刑法公众认同
论刑法之真——刑法文化的第一个勾连被引量:7
2014年
刑法之真是指刑法在符合事物的状况和规律中得以制定出台,后在自身的内外协调运行中反映刑事个案的事实真相,定罪准确,量刑适当,且行刑科学。刑法之真是"刑法之本真""刑法之自真"和"刑法之用真"的有机整体。立于"符合论"以"事实真"来界定刑法之真,则主体客体化是刑法之真之哲学本质,而这也符合保障人权和保护社会的刑法应然价值。在与刑法之善的关系之中,刑法之真之意义最终体现为刑法应然价值的实现。刑法真善美的内在统一与有机整体是刑法文化的一种"化境",而刑法之真便是刑法文化的第一勾连。
胡祥福马荣春
关键词:符合论刑法文化
刑事政策司法化:历史叙事、功能阐释与风险防范被引量:18
2015年
近代刑事司法观经历了从司法克制到司法能动的过程,刑事政策在此过程中开始作为重要参量融入到刑事司法中。刑事政策的话语变迁,不同程度地调整着刑事司法的策略与运作机理。刑事政策的兴起对于推动国家与社会的深入合作,形成治理犯罪的互济合作模式裨益良多。但同时存在着重大的风险隐患:刑事政策的过度宣扬会加剧刑法"规范侵蚀"的可能趋向,并可能因过度强调政策性论证思路,不当地克减公民的权利和自由。采取规范化进路和原则性论证进路是防范刑事政策司法化风险的可取策略。
石聚航
关键词:历史叙事
刑法的人文性论要被引量:4
2012年
当代中国刑法规范难以获得公众认同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刑法人文精神的缺失。刑法唯理主义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国家社会治理和人们行为预测的要求,但可能致使人们沦陷为规则指挥下的动物。刑法都市情愫致使许多反映真实生活并凝结着特定文明的规则被遮蔽了,进而导致作为公共产品的刑法已经丧失了公共性。赋予刑法人文性,具有对刑法唯理主义的纠偏功能和对刑法都市情愫的去蔽功能。刑法的人文性揭示了刑法规范的生成机理,有助于维护刑法的正当性和权威性。
石聚航
关键词:刑法人文性终极关怀
港澳台地区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范的考察与借鉴被引量:3
2015年
港澳台地区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范相较于祖国大陆,法律渊源更丰富、犯罪圈更广、法定刑更轻。港澳台地区对食品安全犯罪以"宽罚"赢得了更高的食品安全质量,值得借鉴。祖国大陆应废除食品安全犯罪的死刑,反观当前食品安全犯罪"重罚"的治理思维与实践,实现食品安全犯罪立法模式的多元化,强化行政处罚力度,实现刑法规制的"严而不厉"。
秦宗川
关键词: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
刑事禁止令之性质探究被引量:1
2015年
刑事禁止令是《刑法修正案(八)》新增设的一项制度。由于立法并未界定其性质,导致理论上和实践中对其性质众说纷纭,主要有执行监管措施说、犯罪矫治和预防措施说、资格刑说、刑罚内容说、保安处分措施说和折衷说等不同观点。对刑事禁止令性质的不同界定,势必影响它的适用与完善。无论从实然还是应然的角度来看,都应将其定性为保安处分措施,唯此,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国的刑事禁止令制度。
利子平章洁
我国附属刑法与刑法典衔接模式的反思与重构被引量:22
2014年
附属刑法是刑法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反映了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刑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密切关系。然而,我国当前却存在虚置附属刑法而完全依赖刑法典来治理犯罪的现象。为进一步发挥附属刑法的功能和作用,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现行的单一刑法立法模式,转而采取多元的刑法立法模式,并重构附属刑法规范的结构,以期实现附属刑法与刑法典的良性互动。
利子平
关键词:附属刑法刑法典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