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2164)

作品数:3 被引量:44H指数:3
相关作者:雷明堂蒋小珍戴建玲蒙彦李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百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项目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岩溶
  • 3篇岩溶塌陷
  • 3篇塌陷
  • 1篇地下水
  • 1篇岩溶地下
  • 1篇岩溶地下水
  • 1篇岩溶土洞
  • 1篇土洞
  • 1篇自动化监测
  • 1篇路基
  • 1篇灰色VERH...
  • 1篇监测预警
  • 1篇工程路基
  • 1篇安全性评价
  • 1篇脆弱性

机构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3篇雷明堂
  • 2篇李瑜
  • 2篇蒙彦
  • 2篇戴建玲
  • 2篇蒋小珍
  • 1篇张美恒

传媒

  • 3篇中国岩溶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覆盖型岩溶平原区岩溶塌陷脆弱性和开发岩溶地下水安全性评价——以广西黎塘镇为例被引量:7
2009年
黎塘研究区塌陷脆弱性较高,为科学地开发该区的岩溶地下水,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生活需要,本文针对黎塘镇塌陷的主控触发因素为岩溶地下水动态变化这一特点,采用现场实时监测岩溶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和室内塌陷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将监测结果与当地塌陷的临界条件进行对比来确定开发岩溶地下水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当前开采条件下,塌陷脆弱性分区与稳定分区并非完全重合:部分高脆弱和较高脆弱区,在目前开采条件下仍处于稳定状态,部分低脆弱区则处于危险状态,并为研究区十多年来塌陷的发育、分布特征所支持印证。据此认为,在塌陷脆弱性较高的地区未必就需要绝对禁止对岩溶地下水的开发,地下水的开发应以不增加当地塌陷的频率、加剧当地岩溶塌陷的危害为前提。
李瑜雷明堂蒋小珍戴建玲蒙彦
关键词:岩溶塌陷
基于灰色Verhulst模型的岩溶塌陷定量预报预测方法被引量:17
2009年
在总结分析现有岩溶塌陷预报预测方法的基础上,从灰色系统理论出发,选取带有时间因子的地下水动力条件因素为已知信息,应用灰色Verhulst模型对桂林柘木村岩溶塌陷的发生时间进行了预报预测验证。验证结果显示,预测时间和实际塌陷时间基本吻合。柘木村3月份岩溶塌陷的预测时间为2000年3月17日,实际塌陷时间为2000年3月20日,预测值比实际值提前3天,准确率为90%;8月份岩溶塌陷的预测时间为2000年8月14日,实际塌陷时间为2000年8月14日,准确率为100%。另外,作者对预报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以便能改进模型,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
蒙彦黄健民雷明堂李瑜戴建玲
关键词:岩溶塌陷自动化监测灰色VERHULST模型
线性工程路基岩溶土洞(塌陷)监测技术与方法综述被引量:20
2008年
土洞(塌陷)的监测预警问题一直是国际上极具挑战性的课题。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光电传感技术的应用,岩溶土洞(塌陷)预警监测已取得可喜的进展。本文通过对地质雷达监测法、剖面沉降监测法、InSar监测法、时域反射(TDR)同轴电缆监测法、基于岩溶管道裂隙水(气)压力监测的触发因素监测法、BOTDR及OTDR光纤传感监测法等适合于线性工程岩溶土洞(塌陷)的监测预报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单一方法在岩溶土洞(塌陷)的监测预警中都有其局限性;分布式TDR及BOTDR技术可有效确定岩溶塌陷的空间位置,但在埋设方面需进一步的研究;岩溶土洞(塌陷)的监测预警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考虑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蒋小珍雷明堂顾维芳张美恒
关键词:路基岩溶塌陷监测预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