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208-007-01)

作品数:3 被引量:36H指数:3
相关作者:于立忠朱教君阎丽凤苗永刚张彩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天然次生林
  • 2篇次生
  • 2篇次生林
  • 1篇氮磷
  • 1篇氮磷污染
  • 1篇倒伏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类型
  • 1篇土壤
  • 1篇土壤侵蚀
  • 1篇主要林型
  • 1篇污染
  • 1篇理化性
  • 1篇理化性质
  • 1篇林型
  • 1篇磷污染
  • 1篇落叶松
  • 1篇落叶松人工
  • 1篇缓冲带
  • 1篇河岸缓冲带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3篇于立忠
  • 2篇朱教君
  • 1篇闫巧玲
  • 1篇徐天乐
  • 1篇席兴军
  • 1篇张金鑫
  • 1篇孙一荣
  • 1篇苗永刚
  • 1篇阎丽凤
  • 1篇张彩虹
  • 1篇苗杰

传媒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辽东山区次生林生态系统主要林型穿透雨的理化性质被引量:5
2009年
2008年7—9月,测定了辽东山区次生林生态系统5种主要林型(落叶松人工林、花曲柳林、杂木林、红松人工林和蒙古栎林)中穿透雨和林外雨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与林外雨相比,5种林型穿透雨均出现明显的酸化(P<0.05),其酸化程度为:红松林>落叶松林>杂木林>蒙古栎林>花曲柳林;各林型的穿透雨电导率和总溶解固体含量显著升高(P<0.05),为蒙古栎林>花曲柳林>落叶松林>杂木林>红松林;穿透雨的溶解氧浓度显著降低(P<0.05),为红松林>杂木林>花曲柳林>蒙古栎林>落叶松林;穿透雨中Cl-浓度较林外雨明显升高,为落叶松林>蒙古栎林>杂木林>花曲柳林>红松林;花曲柳林、蒙古栎林和杂木林穿透雨中NO-浓度均高于林外雨,而落叶松林和红松林NO-浓度低于林外雨.
席兴军闫巧玲于立忠朱教君张彩虹张金鑫刘长霞
关键词:落叶松人工天然次生林PH
极端降雨对辽东山区次生林土壤侵蚀与树木倒伏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解次生林生态系统在极端降雨后的受灾情况,于2010年7—8月极端降雨后,对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清原森林生态实验站内、不同立地次生林生态系统及无林地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极端降雨对次生生态系统土壤产生了强烈的侵蚀,并造成树木的大量倒伏,同时诱发多处坡面型泥石流;受灾严重区多分布于坡度陡、高差大的林分;侵蚀沟和泥石流的数量与灌木盖度呈显著负相关;凋落物层对土壤侵蚀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树种倒木数量表现不同,其中水曲柳、桦树和落叶松的倒木数量较多;与有林地相比,无林地受灾程度更为严重。基于上述结果,讨论了极端降雨干扰对次生林生态系统结构、立地条件及演替模式等可能造成的影响。
徐天乐朱教君于立忠孙一荣苗杰
关键词:天然次生林土壤侵蚀
沈阳地区河岸植被缓冲带对氮、磷的削减效果研究被引量:29
2011年
为充分了解河岸植被缓冲带对地表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本研究选取辽宁省沈阳市两条典型河流——浑河与蒲河为对象,研究其滨水不同河岸植被缓冲带对地表径流氮、磷污染物的削减效果。结果表明:在6种河岸植被带中,人工林草地对氮的削减效果最好,对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平均削减率分别为47%、36%和31%;人工林地对磷的削减效果较好,平均削减率为74%;而人工林地对氮以及人工草地对磷的削减效果较差。随长度增加,河岸植被缓冲带对地表径流污染物的削减效果基本呈增强趋势。以上研究结果说明不同河岸植被缓冲带对地表径流中氮、磷的削减各有优点。在对遭受污染的河流进行生态修复时,应考虑环境污染特点和地表特征,以充分发挥河岸植被缓冲带对污染物的削减优势。
阎丽凤石险峰于立忠苗永刚姚立平李莉
关键词:河岸缓冲带植被类型氮磷污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