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CEPF2010-123-1-4)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苏雷胡远满刘淼朱京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华环境保护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预案
  • 1篇生态适宜性
  • 1篇生态适宜性评...
  • 1篇景观格局变化
  • 1篇GIS
  • 1篇GIS支持
  • 1篇LOGIST...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辽宁省环境保...

作者

  • 3篇苏雷
  • 2篇刘淼
  • 2篇胡远满
  • 1篇朱京海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沈阳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GIS支持下的锦州葫芦岛沿海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被引量:8
2013年
基于GIS和遥感技术,应用数学概念中的多准则多目标评价原理,将地形、水域、交通等诸多影响因子进行多因子权重叠加,对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土地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Ⅰ类适宜区,面积约为161 439.3hm2,适宜城市发展建设用地;Ⅱ类适宜区,面积约为290 081.79hm2,适宜耕地;Ⅲ类适宜区,面积约为52 438.68hm2,适宜恢复牧草地建设;Ⅳ类适宜区,面积约为266 589.18hm2,适宜发展园地和林地;Ⅴ类适宜区,面积约为80 731.53hm2,主要适宜水域及其他用地。
苏雷朱京海傅立群胡远满刘淼
关键词:GIS生态适宜性
不同预案下锦葫沿海地区景观格局变化的模拟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历史预案和规划预案条件下,辽宁锦葫沿海地区景观格局的变化趋势,为该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遥感和GIS等技术,解译得到1990、2000和2010年的锦葫沿海景观类型图,作为预案模拟的基础;采用ARMA模型动态预测锦葫沿海地区的土地需求量,并使用Logistic-CA模型对锦葫沿海地区2011-2020年不同景观类型分布的历史预案和规划预案进行空间模拟和比较。【结果】1)2种预案条件下,除建设用地面积呈增长趋势外,其他用地面积都呈递减趋势,而规划预案比历史预案用地集约;2)2011-2020年,2种预案条件下锦葫沿海地区各景观格局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其中斑块数目和斑块密度均降低,说明锦葫地区景观破碎化程度将有所降低,斑块形状变化比较复杂,优势景观面积正逐渐减小,而斑块平均大小呈上升趋势,少数景观类型占有的比重不断增大;3)2种预案条件下,锦葫沿海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均呈下滑趋势,但规划预案的生态服务功能要优于历史预案。【结论】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进行预案模拟,可以为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参考。
苏雷朱京海傅立群胡远满刘淼
关键词:LOGISTIC
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空间扩展态势的模拟预测与分析
2013年
基于GIS和RS技术,采用Logistic-CA模型对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的城市空间扩展进行了模拟预测,分析了该区域城市空间的扩展态势.结果表明,锦葫地区的城市扩展仍将集中在海岸带地区,城市空间相向连接、连绵一体的格局十分明显,伴随着经济社会联系的日趋紧密,锦葫一体化发展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苏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