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570888)
- 作品数:3 被引量:98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洪王庆莉高巍黄裕新孙大勇更多>>
-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脑肠肽含量的影响及神经免疫调控作用(英文)被引量:8
- 2004年
- 背景:针刺对红细胞免疫和T细胞亚群均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的:探讨免疫系统在针刺治疗相关疾病中的调控作用及可能的机制。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内科实验室。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非经非穴组、免疫抑制组、足三里组、足三里+免疫抑制组(n=8)。干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垂体和外周血P物质放免活性(ir-SP)和血管活性肠肽放免活性(ir-VIP)含量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通过微量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反映细胞免疫功能;应用红细胞C3b受体-酵母菌花环试验和红细胞-IC花环试验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的ir-SP和ir-VIP含量;T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足三里组大鼠外周血和脑垂体中P物质(substance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VIP)含量犤外周血SP:(591.83±142.59)pg/L,VIP(92.05±22.11)pg/L;脑垂体SP:(47.00±9.12)pg/L,VIP(308.36±34.16)pg/L、T4(CD4+)细胞百分率犤(65.55±8.42)%犦、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犤(15.88±2.99)%犦、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犤(12.14±1.22)%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犤(569.36±8.04)pg/L,(20.45?
- 高巍黄裕新陈洪王庆莉
- 关键词:足三里脑垂体百分率RBC-C3BRR
- 幽门螺杆菌、炎症、白介素—8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寒热辨证被引量:24
- 1998年
- 选用4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寒热辨证,根据辨证分寒证组、无明显寒热证组及热证组,并研究其与幽门螺杆菌(HP)、急慢性炎症程度、白细胞介素—8(IL—8)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热证组HP感染及感染密度明显高于寒证组(P<0.001);急、慢性炎症程度在热证组较寒证组重;IL—8在热证组胃粘膜中明显高于寒证组及无明显寒热证组(P<0.05)。提示溃疡病寒热证型与HP感染、急慢性炎症程度明显相关。IL—8可能是寒热证形成的机制之一。
- 张学智纪保安陈宝雯贾博琦谢竹藩
-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中医幽门螺杆菌炎症
- 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脑肠肽含量的影响及其对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被引量:67
- 2002年
- 目的 :观察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脑肠肽含量的影响及其对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非经非穴组、免疫抑制组、“足三里”组、“足三里” +免疫抑制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垂体和外周血P物质放免活性 (ir SP)和血管活性肠肽放免活性 (ir VIP)含量的变化 ;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 ,通过微量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反映细胞免疫功能 ;应用红细胞C3b受体 酵母菌花环试验和红细胞 IC花环试验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 :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可提高正常大鼠和免疫抑制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同时 ,脑垂体和外周血中ir SP、ir VIP的含量也明显升高。结论 :针刺治疗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其机理可能与相应脑肠肽的合成和释放增多有关 ,并通过这些免疫递质对神经 内分泌 免疫调节网络发挥作用。
- 高巍黄裕新陈洪张洪新孙大勇王庆莉
- 关键词:电针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红细胞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