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J01414)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曾骥孟吕晓楠刘国彦张换敬李怡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分子
  • 1篇递质
  • 1篇血脑
  • 1篇血脑屏障
  • 1篇融合基因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神经递质
  • 1篇生长因子受体
  • 1篇受体
  • 1篇人表皮
  • 1篇人表皮生长因...
  • 1篇人表皮生长因...
  • 1篇人表皮生长因...
  • 1篇子机
  • 1篇组织学
  • 1篇组织学分类
  • 1篇萜类
  • 1篇萜类化合物
  • 1篇细胞

机构

  • 3篇厦门大学

作者

  • 3篇曾骥孟
  • 2篇吕晓楠
  • 1篇叶辉铭
  • 1篇顾龙
  • 1篇李怡
  • 1篇张换敬
  • 1篇刘国彦

传媒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检验医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萜类化合物缓解精神障碍的分子机制被引量:2
2014年
从芳香植物中提取出的以萜类化合物为首的挥发性小分子,药用价值历史悠久,尤其是对于精神疾病的缓解作用在现代多项临床及动物学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这些挥发性萜类小分子作用靶点类似于某些精神疾病药物,影响多种神经递质(5-羟色胺/谷氨酸盐等),且较于传统药物而言,作用温和,可以借吸入方式通过嗅觉系统绕过血脑屏障直接影响大脑,调节不同情绪和行为。在此,我们对这些挥发性小分子通过嗅觉作用于多种精神疾病的潜在机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总结,以期为挥发性小分子药物走向医疗、治疗的道路提供更多科学证据。
吕晓楠刘祝君曾骥孟
关键词:萜类化合物神经递质血脑屏障
多重RT-PCR联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联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以期应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辅助诊断。方法采用重叠延伸法构建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模板,设计并优化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多重RT-PCR联合毛细管电泳体系,对检测体系进行初步的性能评估。结果多重RT-PCR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e1a2、e13a2和e14a2)的最低检测限在102~103拷贝/μL;50例临床确诊CML的患者应用该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阳性率为86.0%,其中e13a2型(20.0%),e14a2型(66.0%);本方法与骨髓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相比,阳性符合率为97.6%,阴性符合率为75.0%,总符合率为94.0%,2种方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65,P>0.05)。结论成功建立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多重RT-PCR联合毛细管电泳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适合于临床上CML的辅助诊断和分子分型。
吕晓楠叶辉铭顾龙曾骥孟
关键词:BCR-ABL融合基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重RT-PCR毛细管电泳
新型靶向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过表达乳腺癌被引量:1
2013年
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一种多基因参与、多步骤发生的高度异质性肿瘤,其病理和组织学分类相同的患者对同一治疗的疗效反应存在很大的差别。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乳腺癌诊断从传统的病理学和组织学分类,走向了以分子标志物为基础的预测方案。乳腺癌的分子特征更精确预测疾病复发风险,指导治疗用药选择。
张换敬李怡刘国彦曾骥孟
关键词: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靶向治疗乳腺癌过表达组织学分类分子标志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