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LT2010086)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郭瓦力程怡裴世红符丽王晓冰更多>>
- 相关机构:沈阳化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 静态混合管式变温反应连续合成乙二胺被引量:1
- 2014年
- 以静态混合方式,在变温条件下采用二氯乙烷法完全连续合成乙二胺,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二氯乙烷法合成乙二胺的影响因素,利用响应面法研究氨水浓度、反应压力、氨烷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获得了乙二胺收率与影响因素的二次拟合方程,优化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氨水浓度、反应压力、氨烷摩尔比对反应均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为:氨烷摩尔比>氨水浓度>反应压力.优化工艺条件为:高温段反应器一段与二段的长度比1:1,一段温度130℃、二段温度110℃,停留时间7 min,反应压力4.61 MPa,氨水浓度48.04%(ω),氨烷摩尔比25.22,该条件下乙二胺收率达76.49%.
- 符丽郭瓦力刘喜兴韩俊涛桑国龙
- 关键词:变温乙二胺响应面法
- 二氯乙烷连续催化氨化合成乙二胺被引量:6
- 2013年
- 以二氯乙烷为原料、氯化亚铜和2,2-联吡啶为催化剂,连续制备乙二胺。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影响因素,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了工艺条件,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20℃,反应压力4 MPa,氨烷比24.4,催化剂加入量0.48g,氨水质量分数60%,双催化剂质量比1∶1,反应停留时间7min,在该工艺条件下乙二胺的收率为64.24%。与间歇工艺相比,连续催化氨化法制备乙二胺明显提高了收率,缩短了反应周期,降低了物耗,减少了氯化氢、氨气在空气中的逸散引起的环境污染,反应条件温和、安全性高。
- 邓信忠裴世红程怡王晓冰李磊朱虹戴玺郭瓦力
- 关键词:二氯乙烷催化氨化乙二胺
- 二氯乙烷连续催化氨化合成乙二胺的表观动力学研究
- 2013年
- 采用连续管式反应器,双催化剂1,3-二氮唑和CuCl研究了二氯乙烷催化氨化合成乙二胺的表观动力学;建立了幂指数形式的动力学方程;通过MATLAB软件进行动力学参数估值,并进行模型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表观动力学模型在383、423K的温度范围内是工程适用的。
- 程怡裴世红符丽李莹郭瓦力
- 关键词:二氯乙烷催化氨化乙二胺表观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