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542)

作品数:17 被引量:52H指数:6
相关作者:李伟卞慧敏文红梅李伟单晨啸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1篇LIGUZI...
  • 3篇血流
  • 3篇血流动力学
  • 3篇川芎
  • 3篇川芎嗪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血药
  • 2篇血药浓度
  • 2篇衍生物
  • 2篇药代
  • 2篇药代动力学
  • 2篇药浓度
  • 2篇正性肌力
  • 2篇衰竭
  • 2篇左室
  • 2篇肌力
  • 2篇肥厚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动脉

机构

  • 14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李伟
  • 6篇卞慧敏
  • 5篇李伟
  • 4篇陈磊
  • 4篇文红梅
  • 3篇单晨啸
  • 3篇郭瑶
  • 2篇陈龙
  • 2篇王欣之
  • 2篇刘峥
  • 2篇白永涛
  • 2篇周莹
  • 2篇章嫡妮
  • 2篇周静
  • 2篇朱晓雯
  • 1篇方泰惠
  • 1篇朱青
  • 1篇李卓琼
  • 1篇李育
  • 1篇许惠琴

传媒

  • 5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iguzinediol注射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2014年
目的:制备liguzinediol注射液,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活性炭法去除细菌内毒素,热压灭菌法进行灭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及有关物质。结果:用0.05%的活性炭除细菌内毒素,115℃热压灭菌30min;各项检查符合药典规定;liguzinediol浓度在80~160μg·mL^-1浓度范同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5%(n=6),RSD=0.99%;检测限为1.2ng、定量限为12ng。结论:Liguzinediol注射液制备工艺简便,质量可控;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为后期中试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康璧李伟陈军陈志鹏李存玉陈农陈磊周莹
高血压左室肥厚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2年
高血压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血压相关性疾病每年引起大约8百万人死亡。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是高血压的主要直接并发症,被公认为心力衰竭的前期病变。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高血压LVH是诱发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逆转左室肥厚对心血管疾病的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就近年来神经内分泌因素对LVH的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了一简要综述。
郭瑶卞慧敏
关键词:高血压左室肥厚影响因素
川芎嗪衍生物liguzinediol对戊巴比妥钠致急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观察liguzinediol(2,5-二羟甲基-3,6-二甲基吡嗪)对戊巴比妥钠致急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右侧股静脉恒速注射戊巴比妥钠制备急性心衰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给予NS),阳性对照组(地高辛,22.5μg.kg-1),liguzinediol(5,10,20 mg.kg-1)3个剂量组,每组8只,稳定后经恒速注射泵右侧股静脉单次给药,多道生理记录仪记录全过程中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静脉给药后,liguzinediol 3个剂量组均使大鼠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内压力最大上升速度(+dp/dtmax)、左心室内压力最大下降速度(-dp/dtmax)、收缩压(SAP)、舒张压(DAP)在1min内开始显著增加,并且对心率影响不大,心肌收缩力增强。结论:liguzinediol对急性心衰大鼠心脏具有正性肌力作用。
郭瑶周静卞慧敏朱青李伟吴艳
关键词:LIGUZINEDIOL急性心力衰竭戊巴比妥钠血流动力学
Liguzinediol甲基替代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正性肌力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设计合成liguzinediol甲基替代衍生物,并分析其对正常大鼠离体心脏的正性肌力作用。方法分别以2,5-二甲基吡嗪和吡嗪为原料,通过与醛进行自由基取代得烷基酰化产物,经还原、氧化、BOEKELHEIDE重排等反应,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1H-NMR、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装置观察化合物对大鼠离体心脏心功能的影响。结果合成了五个liguzinediol甲基替代衍生物,正性肌力活性实验结果显示,2,5-二羟甲基-3,6-二乙基吡嗪、2,5-二羟甲基-3,6-二丙基吡嗪、2,5-二羟甲基-3,6-二丁基吡嗪对正常大鼠离体心脏产生正性肌力作用;2,5-二羟甲基吡嗪、2,5-二羟甲基-3,6-二异丁基吡嗪对正常大鼠离体心脏无正性肌力作用。结论当liguzinediol的二个甲基被H和异丁基取代时,无正性肌力活性,而被乙基、丙基及丁基取代时表现出一定的正性肌力活性,且随着碳链的延长,正性肌力活性显著下降。
刘贞兴李伟陈龙陈磊文红梅朱晓雯
关键词:LIGUZINEDIOL强心药心肌收缩
Liguzinediol的合成被引量:1
2014年
Liguzinediol(1),化学名为2,5-二羟甲基-3,6-二甲基吡嗪,对正常以及急、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脏具有较强的正性肌力作用,且无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1-4]。1可通过作用于心肌细胞内的SERCA2a靶点发挥正性肌力作用[5]。研究表明[6-8],
周莹李伟陈磊陈施伟王天麟
关键词:LIGUZINEDIOLHYDROXYMETHYLATIONSYNTHESIS
Liguzinediol的急性毒性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考察liguzinediol(2,5-二羟甲基-3,6-二甲基吡嗪)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给药方式测定liguzinediol的小鼠半数致死量(LD_(50)),用LD_(50)数据处理向导计算LD_(50)及95%可信区间。结果雌性小鼠尾静脉给药的LD_(50)为1.592 1g·kg^(-1),雄性小鼠为1.692 2g·kg^(-1)。结论 liguzindiol毒性小,应用安全。
闻侃刘峥卞慧敏李伟
关键词:LIGUZINEDIOL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半数致死量
Liguzinediol对普萘洛尔诱导的急性心衰豚鼠心功能的影响
2015年
目的研究Liguzinediol对普萘洛尔所致豚鼠急性心衰模型的治疗作用并评价其效能、效价和治疗指数。方法静脉注射普萘洛尔建立豚鼠急性心力衰竭(AHF)模型后,分组静脉恒速注射给予Liguzinediol(2.85、5.70、11.40、22.80、45.60、91.20 mg·kg-1)及阳性药盐酸肾上腺素(0.31 mg·kg-1),用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给药0、5、10、20、40、60、90和120 min时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LVSP)、动脉收缩压(MSP)、动脉舒张压(MDP)和心率(HR)的变化;计算该药的效能、效价和治疗指数。结果 Liguzinediol(11.40、22.80和45.60 mg·kg-1)能有效升高模型豚鼠+dp/dtmax、LVSP、MSP、MDP和HR,降低-dp/dtmax,Liguzinediol(2.85、5.70mg·kg-1)作用较弱,ED50约为12.93 mg·kg-1,治疗指数(LD50/ED50)为131,45.60 mg·kg-1已达最大效能,再加大剂量至91.20 mg·kg-1其效应并不能相应增强。结论 Liguzinediol对急性心衰豚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安全性比同类药物高。
徐斌李育章嫡妮林超钱星李伟卞慧敏
关键词:LIGUZINEDIOL血流动力学效价
心梗所致心衰大鼠模型复制的改良初探及评价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对心梗所致心衰大鼠模型的复制提供改良方法,并提供相应的指标评价体系。方法在常规大鼠心梗诱导心衰模型的基础上,对大鼠体重、麻醉药剂量、气管插管方式、心脏暴露方法、缝合处理、心肺按压处理等进行优选和改良。造模后进行死亡率、体征、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左心室微循环、左室质量指数、心肌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检查。结果与常规方法相比,本实验心衰组大鼠术后死亡率可见减少。同时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明显减少,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质量(LVW)、心脏质量(HM)、左室质量指数(LVMI)、心脏质量指数(HMI)明显增加,左心室微循环灌注不足。而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心衰组心肌细胞肥大,肌纤维排列紊乱,大量纤维组织增生,炎细胞浸润。超微结构中也发现线粒体、核膜以及肌纤维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本实验中的模型复制方法能明显提高心衰大鼠存活率和模型复制成功率,并为心衰模型提供较为全面的评价体系。
喻斌周静吕高红许惠琴李伟方泰惠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超微结构
Liguzinediol protects against apoptosis induced by doxorubicin in H9C2 cells
2015年
OBJECTIVE Liguzinediol is a derivative of the natural active ingredient ligustrazine,and we found that liguzinediol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inotropic effects,which are stronger than that of TMP.Besides,it does not lead to arrhythmia,hypotension and other side effects.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anti-apoptotic effects of liguzinediolon H9C2 cells.METHODS Apoptotic H9C2 cells induced by DOX were observed by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FCM analysis.The protein expressions of Bax,Bcl-2,caspases 3 and NF-κB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RESULTS Apoptotic H9C2 cells induced by DOX were observed,but without apoptotic bodies in liguzinediol group.Declined peak of H9C2 cell apoptosis was seen in liguzinediol group by FCM analysis.And downregulation of Bax,caspases 3,NF-κB and upregulation of Bcl-2 were found by Western blotting.CONCLUSION Liguzinediol protected cardiomyocytes against apoptosis through downregulation of Bax and caspases 3 and upregulation of Bcl-2.Liguzinediol can inhibited cardiomyocyte apoptosis through the NF-κB signal pathway.
YuLIChaoLINYa-yunZHANGYuanYAOXiangWUWeiLIHui-minBIAN
关键词:LIGUZINEDIOLAPOPTOSISDOXORUBICINH9C2
Liguzinediol大鼠灌胃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liguzinediol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其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36只SD大鼠,♀♂各半,灌胃或尾静脉给予不同剂量liguzinediol,于不同时间点分取血浆,采用UPLC方法对血浆中liguzinediol的浓度进行测定,运用DAS 2.0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及绝对生物利用度。结果灌胃给予liguzinediol高、中、低剂量(50、20、10 mg·kg^(-1))与静脉给予liguzinediol高、中、低剂量(20、10、5 mg·kg^(-1))的AUC_(0-∞)和给药剂量呈线性关系,在大鼠体内的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大于90%。结论 Liguzinediol符合线性药动学,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较短。
单晨啸李伟文红梅王欣之白永涛卞慧敏
关键词:LIGUZINEDIOL药动学生物利用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