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2218)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柳丽敏杨贤燕苟中入何冬霜张立岩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丽水市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篇多孔
  • 1篇多孔微球
  • 1篇缺损
  • 1篇微球
  • 1篇微球制备
  • 1篇磷酸钙
  • 1篇磷酸三钙
  • 1篇壳结构
  • 1篇共掺
  • 1篇共掺杂
  • 1篇骨缺损
  • 1篇骨修复
  • 1篇硅灰
  • 1篇硅灰石
  • 1篇硅酸
  • 1篇硅酸钙
  • 1篇核-壳结构
  • 1篇复相
  • 1篇Β-磷酸三钙
  • 1篇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
  • 1篇丽水市人民医...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苟中入
  • 2篇杨贤燕
  • 2篇柳丽敏
  • 1篇甘维
  • 1篇金掌
  • 1篇杨国敬
  • 1篇张立岩
  • 1篇何冬霜
  • 1篇张雷

传媒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锶锌共掺杂磷酸八钙微球制备及其骨修复性能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研究了锶、锌共掺杂磷酸八钙多孔微球(Sr/Zn-OCP)的制备及其体内成骨生物学效应。实验运用湿化学合成工艺制备了粒径为105μm、280μm和500μm三种单分散微球颗粒材料,然后再考察微球材料对大白兔股骨缺血性坏死骨缺损的再生修复效应以及微球颗粒度对缺损修复效率的影响规律,运用理化表征与组织学分析考察了微球的微结构和骨组织修复特性。结果显示,利用低浓度聚丙烯酸可以诱导多层化尺度均一的Sr/Zn-OCP多孔微球颗粒形成,并且通过改变反应溶液的搅拌速率可以改变微球的尺度大小;同时,三种粒度微球堆积体均可见骨缺损内新骨再生,但是粒度最大的500μm微球修复骨缺损效率最高,在微球植入术后10、16周时新骨再生率达到37%和62%。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多孔性Sr/Zn-OCP微球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效应,在解决病理性骨缺损再生修复方面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张立岩金掌甘维杨贤燕柳丽敏何冬霜苟中入
关键词:多孔微球
核-壳结构硅灰石/磷酸钙多孔陶瓷微球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研究了双壳层型核-壳结构β-硅灰石/β-磷酸三钙(β-CaSiO3/β-TCP)生物活性复相陶瓷微球的制备及表征;利用添加有机微球造孔剂工艺,在内、外壳层分别构建出孔径10μm左右的多孔结构,并对其体外降解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运用自制同轴喷头微流控系统制备的生物活性复相陶瓷微球的工艺简单,微球尺寸均一,球形形态良好,经干燥、煅烧处理后陶瓷微球发生明显收缩,颗粒度维持在2.2±0.1mm。通过改变组分分布、烧结温度制度以及双壳层内部结构等实现复相陶瓷体外降解的可调节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多孔双壳层型核-壳结构复相陶瓷微球解决了组分降解速率调控问题,以及由此堆砌颗粒形成三维网络孔道演化可调可控性能,势必将在研究骨缺损修复和微球载药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柳丽敏张雷杨贤燕壮琛柯秀荣杨国敬苟中入
关键词:Β-磷酸三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