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03020203)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王非师文贝吴林张炜斌朱日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年代学
  • 3篇热年代学
  • 3篇过剩氩
  • 3篇封闭温度
  • 3篇U-PB法
  • 3篇AR
  • 2篇TH
  • 2篇^40AR/...
  • 2篇AR年代学
  • 2篇HE
  • 2篇U
  • 1篇定年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年龄
  • 1篇年龄测定
  • 1篇磷灰石
  • 1篇激光
  • 1篇高压变质
  • 1篇高压变质岩
  • 1篇40AR/3...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7篇王非
  • 4篇师文贝
  • 3篇朱日祥
  • 3篇吴林
  • 2篇张炜斌
  • 1篇杨列坤
  • 1篇单竞男

传媒

  • 2篇地质科学
  • 2篇岩石学报
  • 1篇地震地质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40)Ar/~(39)Ar年代学中几个重要问题的讨论
~(40)Ar/~(39)Ar年代学是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中重要的两个'金钉子'手段之一(另一个为U-Pb法),广泛应用于重大地质事件、地质界线的精确定年,是确定地质年表的主要手段。~(40)Ar/~(39)Ar年代学测定的...
王非师文贝朱日祥
文献传递
40Ar/39Ar年代学中几个重要问题的讨论
Ar/Ar年代学是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中重要的两个"金钉子"手段之一(另一个为U-Pb法),广泛应用于重大地质事件、地质界线的精确定年,是确定地质年表的主要手段。Ar/Ar年代学测定的母体元素钾为常量元素,且实现分析时由于只...
王非师文贝朱日祥
磷灰石(U-Th)/He年龄准确度的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6年
磷灰石(U-Th)/He体系因具有已知最低的放射性同位素体系封闭温度(70℃,约3km深度),而被广泛应用于浅地表构造变形及地貌演化研究,是近20a来发展较为迅速的1种热年代学方法。但由于定年原理、测试方法和~4He扩散特点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该同位素年龄体系的准确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文中归纳了现有文献中常见的10类磷灰石(U-Th)/He定年准确度的影响因素,即粒径、包裹体、α粒子射出效应、α粒子植入效应、U-Th成分环带、辐射损伤、磷灰石化学成分、钐含量、多期热事件和铀系不平衡等,并初步探讨了造成偏差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用以抛砖引玉,引起相关研究者的考虑和重视。
张炜斌吴林王非
关键词:磷灰石影响因素
国际标样Durango磷灰石(U-Th)/He年龄测定被引量:4
2016年
人们认识到可以用放射性成因4He对矿物进行定年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但是利用富含U、Th的矿物进行(U-Th)/He定年是近三十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由于U-Th-He同位素体系的封闭温度低(磷灰石4He的封闭温度为-75℃),该方法极大的拓展了中低温热年代学研究(如40Ar/39Ar,裂变径迹等)的温度范围下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浅表地质过程的研究中。Durango磷灰石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磷灰石(U-Th)/He定年的标准样品,准确测定其年龄可以对实验方法及流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U-Th)/He定年实验室建立于2013年,经过一年多的实验与摸索,我们建立了完整、可行的化学分析流程和仪器测试流程,并采用Durango国际标样进行了流程验证。重复测定了4批共40个Durango磷灰石颗粒,40个年龄结果分布在28.95-34.11Ma之间,全部年龄的概率分布峰值为31.61±2.7Ma,与国际标定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Th/U比范围为16.43-23.72,与国际报道值一致,表明我们所建立的实验流程准确可行,实验室已经可以稳定运行。
吴林王非单竞男张炜斌师文贝冯慧乐
^(40)Ar/^(39)Ar年代学中几个重要问题的讨论被引量:17
2014年
40Ar/39Ar年代学是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中重要的两个"金钉子"手段之一(另一个为U-Pb法),广泛应用于重大地质事件、地质界线的精确定年,是确定地质年表的主要手段。40Ar/39Ar年代学测定的母体元素钾为常量元素,且实现分析时由于只需测定Ar同位素的比值,因而具有很高的分析精度,因此可以测定非常年轻(数千年)地质体的年龄。此外,由于在自然界中不易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的特性,Ar在矿物中的扩散可被准确地定量描述,因此40Ar/39Ar年代学也是热年代学的重要支柱,被广泛应用于地球深部物质上涌、折返、剥露、变质的冷却历史,率先提供了解析造山带、地壳作用过程等热历史的定量模型。这些特点使得40Ar/39Ar年代学成为地质年代学的三大支柱之一。那么,近年来该方法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其精确度和准确度达到了怎样的高度?为何年轻火山样品中极少发现过剩Ar?高压环境中的样品过剩Ar为何难以辨认?压力影响矿物的封闭温度吗?缓慢冷却K-长石的年龄谱是否可以真实地反映岩体所经历的热历史?多重扩散域模型(MDD)遇到了哪些挑战、该如何应用?40Ar/39Ar法和U-Pb法在构造热过程研究中有何不同的应用?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和讨论,以期推动大家对40Ar/39Ar年代学的深入探索,推动其在我国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王非师文贝朱日祥
激光^(40)Ar/^(39)Ar微区定年的应用及展望被引量:2
2014年
^(40)Ar/^(39)Ar定年中,存在一些使用传统的大样逐步升温技术难以处理的难题,如变质及沉积岩样品常含有多期次矿物而难以获得理想结果,过剩Ar在样品中的分布以及来源问题一直难以有效解决,根据缓慢冷却钾长石的^(40)Ar/^(39)Ar年龄谱提出的热演化模型也因为Ar在矿物中扩散机制的不明确性而不断受到质疑。20世纪90年代将紫外激光(UV-laser)成功引入^(40)Ar/^(39)Ar年代学分析后,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一种思路。借助激光微区^(40)Ar/^(39)Ar定年技术,我们可以直接测定不同期次矿物的年龄,从而将年代与样品组分、结构构造等信息结合起来研究造山、断裂带、变质或者岩浆活动等地质演化过程,为人们更准确地认识地质历史打开了一扇窗;同时还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矿物内部微米级别上Ar同位素分布的差异,为研究Ar扩散机制、过剩Ar在样品中的分布提供更直观的证据,在极大地推动了^(40)Ar/^(39)Ar方法学应用的同时,也为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以及更合理地构建地质模型做出了很大贡献。
师文贝吴林冯慧乐杨列坤王非
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外来^40Ar成因探讨
2016年
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是地球上重要的地质单元,特殊的形成环境使该类变质岩的矿物中常因含有外来^40Ar而^40Ar/^39Ar年龄偏老,制约了^40Ar/^39Ar年代学在此类岩石中的应用。本文探讨了氩在不同相中的溶解度与分配系数的差异,并着重论述了扩散参数与压力的关系及压力对岩体封闭性的影响,系统总结了高压—超高压变质矿物中外来^40Ar的形成机制。此外,随Fe/Mg、Si/Al、K等组分不同,氩在矿物中保存能力的某种规律性变化、离子孔隙度研究等也从理论上为研究氩的扩散和封闭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在高压—超高压变质过程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氩在这类矿物中的扩散更为复杂。对外来^40Ar形成机制的探讨对揭示高压—超高压变质结晶环境、岩体开放与否、不同矿物对氩保存能力等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冯慧乐王非师文贝
关键词:^40AR/^39A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