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无)
- 作品数:6 被引量:227H指数:4
- 相关作者:殷醒民刘修岩贺小海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30年工业比较优势的动态演进被引量:2
- 2008年
- 文章通过对中国出口结构变迁的数据分析后得到三个发现:一是作为全球劳动力最丰富的国家,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出口比重快速下降。二是出口结构不断转向包含更多人力资本的技术类产品,表明劳动力要素禀赋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三是制造业中的资本密集型工业的出口竞争力还很弱,预示着提升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是未来出口结构的调整方向。
- 殷醒民
- 关键词:动态演进贸易模式
- 市场潜能与制造业空间集聚:基于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被引量:104
- 2007年
- 本文首先建立一个关于制造业空间集聚影响因素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然后使用中国1999-2004年210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地区市场潜能等因素与其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潜能对制造业空间集聚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同时,我们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 刘修岩殷醒民贺小海
- 关键词:区位商
- 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被引量:17
- 2008年
- 内容本文利用样本期为1987-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各省区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区银行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为负的影响,这与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预测相一致;中国各省区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表现出了明显的区域差异,即与东部区域相比,中西部区域银行集中度降低的益处更大,更能促进经济增长;在非国有化进程较快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省区,银行集中度的降低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更为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 贺小海刘修岩
- 关键词:银行业结构经济增长面板数据
- 30年中国工业生产力“数量革命”的经验解释
- 本文的经验研究表明,1978年以来的30年中国经济结构所发生巨大变化的基本原因是工业生产力革命,工业产品的数量增加超过了任何国家。制造业的市场规模每隔七年翻一番,其中劳动生产率的成倍增长是制造业产出成倍增长的最根本原因。...
- 殷醒民
- 关键词:制造业生产力
- 文献传递
- 论长江三角洲82个工业区的空间分布模式被引量:3
- 2007年
- 长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有三大新特点:一是工业部门创造了1680万个就业岗位,快速的工业化成为城市化的推进力量;二是目前形成的82个工业区所具有的制造业集聚能力仍然处在扩展和提升过程中,使区域的城市群范围呈现扩大趋势;三是县级区域工业生产集聚性的日趋增强和转变为工业城市使区域生产力空间布局处于动态调整状态,而城市化的扩展使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群。
- 殷醒民
-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工业区产业集聚城市群
- 中国制造业资本深化的部门效应——基于1998~2007年相关数据的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直接原因是技术进步,间接原因则是资本的不断积累才使得这一进步成为可能。当前,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已经跨入了"资本深化"的进程,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建立在人均资产数上升的基础上的。技术产业的资本积累创造了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并且使新技术产业获得了极其快速的发展,形成了整个制造业的高速和全面增长。这是过去10年中国经济能够持续增长的真正基础。
- 殷醒民
- 关键词:资本积累制造业结构经济增长
- 市场潜能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中国地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08
- 2007年
- 本文首先建立一个关于地区工资差距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然后使用1998-2004年中国地级面板数据,主要着眼于市场潜能与地区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对影响中国地区工资水平的新经济地理以及其他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的市场潜能对其工资水平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 刘修岩贺小海殷醒民
- 关键词:工资差距新经济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