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MMI0700219)
-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3
- 相关作者:阚黎黎施惠生宁平翟广飞瞿广飞更多>>
-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自愈合过程与产物被引量:10
- 2011年
- 借助环境扫描电镜(ESEM)对纤维表面以及15,30,50μm不同宽度裂缝自愈合产物的生长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结合EDS(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透射电镜)、XRD(X-raydiffraction)及FTIR(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等先进研究手段,对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裂缝自愈合产物的化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体系中水泥基材料的进一步水化及C-S-H凝胶和CaCO3晶体的生成是裂缝自愈合的主要原因.宽度15μm裂缝的自愈合产物主要为C-S-H凝胶;宽度30μm裂缝的自愈合产物主要为C-S-H凝胶和CaCO3;观察周期内,宽度50μm形成的自愈合产物量无法填满裂缝.从微观层次上看,宽度30μm以下的裂缝几乎都能完全自愈合.同时,ECC材料中的PVA(聚乙烯醇)纤维有亲水特性,为自愈合产物的形成提供了成核点,有助于ECC材料自愈合产物的形成和生长.
- 阚黎黎施惠生瞿广飞宁平
- 关键词:自愈合
- 工程水泥基材料裂缝分布及自愈合后力学性能被引量:16
- 2012年
- 在0.3%,0.5%,1.0%,2.0%预加拉伸应变破坏下,进行了2种配比、不同龄期的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的裂缝分布、干湿循环自愈合后力学性能的恢复及不同物相的纳米压痕测试.结果表明:ECC具有很多有利于裂缝自愈合行为的特性,其裂缝宽度大都在30μm以下,自愈合后,其最终强度及拉伸应变能力均能达到甚至超过对比试件,裂缝自愈合产物的弹性模量约为34.8GPa,硬度约为1.6GPa,刚度约为0.1mN/nm.
- 阚黎黎施惠生
- 关键词:水泥基复合材料自愈合纳米压痕
- 高延展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自愈合行为被引量:14
- 2011年
- 研究了在0.3%、0.5%、1.0%以及2.0%不同程度预加拉伸应变破坏下,两种不同配比、不同龄期的高延展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M45-ECC及HFA-ECC的残余应变、裂缝分布特性、干湿自愈合循环环境中共振频率的恢复情况以及自愈合产物的微观特性。结果表明:ECC试件的残余应变约等于预加应变的50%左右;90d龄期试件拥有更多及更小宽度的裂缝;干湿循环有利于ECC材料的自愈合,大部分共振频率值的恢复都发生在4~5个循环之前;HFA-ECC的共振频率恢复值略高于M45-ECC;自愈合产物包括"纤维状"的水化硅酸钙凝胶及"颗粒状"的CaCO_3。
- 阚黎黎施惠生翟广飞宁平
- 关键词:自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