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011140321)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3
相关作者:赵高峰孙建敏王渊旭白燕枝向兵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团簇
  • 2篇密度泛函
  • 2篇密度泛函理论
  • 2篇泛函
  • 2篇泛函理论
  • 1篇电子迁移率
  • 1篇电子性质
  • 1篇氧化锆
  • 1篇英文
  • 1篇迁移率
  • 1篇自然键轨道
  • 1篇自然键轨道分...
  • 1篇稳定性
  • 1篇小团簇
  • 1篇小信号
  • 1篇晶体管
  • 1篇二维电子
  • 1篇二维电子气
  • 1篇高电子迁移率
  • 1篇高电子迁移率...

机构

  • 4篇河南大学

作者

  • 4篇赵高峰
  • 3篇王渊旭
  • 3篇孙建敏
  • 2篇向兵
  • 2篇白燕枝
  • 1篇王银亮
  • 1篇沈学峰
  • 1篇沈学锋
  • 1篇武慧微

传媒

  • 3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半导体技术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Au_(12)M(M=Na,Mg,Al,Si,P,S,Cl)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英文)被引量:6
2012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地研究了Au12M(M=Na,Mg,Al,Si,P,S,Cl)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对团簇的平均结合能、镶嵌能、垂直离化势、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的能级差、电荷布居分析、自然键轨道(NBO)进行了计算和讨论.对于Au12M(M=Na,Mg,Al)团簇,它们形成了内含M原子的最稳定的笼状结构.然而对于Au12M(M=Si,P,S,Cl)团簇,它们却形成了以M元素为顶点的稳定锥形结构.在这些团簇中发现Au12S团簇相对是最稳定的,这是由于Au12S团簇形成了稳定的满壳层的电子结构.自然电荷布居分析表明:对于所有的Au12M(M=Na,Mg,Al,Si,P,S,Cl)团簇电荷总是从Au原子转向M原子.自然键轨道和HOMO分析表明Au12M团簇中发生了Au原子的s-d轨道和M原子的p轨道间的杂化现象.
赵高峰王银亮孙建敏王渊旭
关键词:团簇稳定性自然键轨道分析
HEMT器件小信号模型研究
2011年
提出一种AlGaAs/GaAs HEMT器件沟道电荷新模型,该模型用一个通用解析函数中系数的不同值来描述二维电子气(2DEG)和AlGaAs层中的电子浓度。在小信号特性上,除考虑了2DEG层外,又在考虑了AlGaAs层、速度饱和、饱和区沟道长度调制效应和源、漏串联电阻RS和RD等效应的基础上,推导出直流特性、跨导、输出电导和栅电容的解析表达式。仿真说明,在较大的栅、漏压范围内,该模型的理论值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
向兵武慧微赵高峰
关键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半导体器件二维电子气
TbSi_n(n=2-13)团簇的结构、电子及磁学性质(英文)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在广义梯度近似下研究TbSin(n=2-13)团簇的结构、稳定性、电子和磁学性质.对团簇的平均结合能、离解能、电荷转移、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的能级差、Mulliken电荷分析和磁学性质进行了计算和讨论.TbSin团簇并没有像实验推测的那样在n=10形成嵌入式的结构.我们推断电子亲和势的急剧变化不仅与嵌入式的结构有关,而且与电子的固有稳定性相关.Mulliken电荷分析表明电荷总是从Tb原子转向Si原子.团簇的磁矩主要局域在Tb原子的周围,并且主要由f电子贡献,f电子表现出局域性并且不参与化学成键.以TbSi10为例的分波态密度分析表明Tb与Si原子间存在很强的sp轨道杂化.
白燕枝赵高峰沈学锋孙建敏王渊旭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磁矩
氧化锆小团簇的结构和稳定性(英文)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在广义梯度近似(GGA)和Perdew-Wang交换关联泛函条件下研究了小团簇ZrmOn(1≤m≤5,1≤n≤2m)的几何结构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所有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可通过锆团簇的连续氧化获得,一般情况下O原子占据在Zr团簇的桥位.(ZrO2)3和(ZrO2)5团簇的基态结构符合配位数规则和成键规律.此外,讨论了氧化锆团簇的分解通道和分解能,值得指出的是在Zr原子数相同时ZrmO2m-1团簇(除了Zr4O7)存在最大的分解能.
赵高峰向兵沈学峰孙建敏白燕枝王渊旭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