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512302)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翟海峰黄新洁吴萍史艳芳陈楚侨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药物
  • 2篇条件性位置偏...
  • 2篇位置偏爱
  • 2篇吗啡条件性位...
  • 1篇动物大脑
  • 1篇药物滥用
  • 1篇药物相互作用
  • 1篇遗传学
  • 1篇有丝分裂
  • 1篇运动性能
  • 1篇镇痛作用
  • 1篇神经细胞
  • 1篇脱毒治疗
  • 1篇细胞
  • 1篇吗啡依赖
  • 1篇吗啡依赖大鼠
  • 1篇耐受
  • 1篇脑功能
  • 1篇脑功能障碍
  • 1篇奖赏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3篇翟海峰
  • 2篇吴萍
  • 2篇黄新洁
  • 1篇崔艳英
  • 1篇陈楚侨
  • 1篇朱蓉
  • 1篇邱毅
  • 1篇史艳芳
  • 1篇陆林

传媒

  • 3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Which neurological abnormalities and neuropsychological impairments share the same substrate in psychosis?被引量:1
2011年
Approximately 60% of subjects with schizophrenia present minor neurological signs (neurological soft signs, NSS), which include abnormalities in sensory and motor performance indicative of a non-specific cerebral dysfunction. These are also present in healthy individuals and relatives of patients with psychosis, at significantly lower rates. The excess of NSS in psychosis may be a potential endophenotype for this disorder, and reflect the same neurodevelopmental brain dysfunction that also underlies the cognitive deficits consistently reported in psychosis. To establish whether neurological 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 meet the essential criterion required for a refined endophenotype for psychosis, the association with the illness, we explored evidence that certain neurological and cognitive deficits co-occur in affected individuals. This evidence suggests that signs of motor dysfunctions may be specific to patients with psychosis, in whom they are associated with dysfunction in cognitive tasks requiring motor skills. Thus, they may form a promising candidate endophenotype for psychosis.
DAZZAN PaolaCHAN Raymond C K
关键词:脑功能障碍运动性能
咖啡因对大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获得和重现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本文以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为模型,探讨咖啡因对阿片类物质奖赏效应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分为四组:吗啡组、吗啡+咖啡因组、咖啡因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前三组大鼠隔日分别皮下注射(sc)吗啡(5mg·kg-1)、吗啡+咖啡因(5mg·kg-1+5mg·kg-1)、咖啡因(5mg·kg-1)和生理盐水进行CPP训练。生理盐水组大鼠一直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CPP建立后,比较CPP效应强度。待各组大鼠CPP消退后,均sc咖啡因(5mg.kg-1)观察CPP重现情况。结果:吗啡组、吗啡+咖啡因组、咖啡因组大鼠均形成了CPP。吗啡+咖啡因组大鼠CPP强度最高,但与吗啡组、咖啡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单次sc咖啡因可使咖啡因+吗啡组CPP重现,但没有使吗啡组和咖啡因组大鼠CPP重现。结论:咖啡因与吗啡的奖赏作用可能具有相加或协同作用;单剂量咖啡因给药可使吗啡和咖啡因的混合物形成的CPP重现;实验结果提示阿片类物质中掺杂咖啡因不但是成瘾形成的危险因素,也可能是诱导复吸的危险因素。
邱毅黄新洁翟海峰
关键词:奖赏条件性位置偏爱药物相互作用阿片复吸
可乐定脱毒治疗对吗啡依赖大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和镇痛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给予吗啡依赖大鼠可乐定治疗对吗啡奖赏效应和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剂量递增法(5-40mg·kg-1,每天3次,30d)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在自然戒断后7d内给予可乐定(0.1mg·kg-1,每天3次)进行治疗;停用可乐定后训练大鼠吗啡(1mg·kg-1)条件性位置偏爱(CPP),观察CPP的形成速度和维持情况;期间利用热痛甩尾法,观察吗啡(5mg·kg-1)的镇痛作用。结果:CPP训练4d后,经可乐定治疗的大鼠形成了吗啡CPP,而未经可乐定治疗的大鼠没有形成CPP;经过8d训练后,经可乐定治疗及未治疗的大鼠均形成了明显的吗啡CPP;在训练停止后14d,经可乐定治疗大鼠的CPP已消退,而未经可乐定治疗的大鼠CPP没有消退。在镇痛实验中,可乐定治疗及未治疗大鼠应用吗啡前后的甩尾时间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可乐定治疗能改变吗啡依赖大鼠的吗啡奖赏效应,但不影响大鼠对吗啡镇痛作用的耐受。
黄新洁崔艳英吴萍朱蓉翟海峰
关键词:条件性位置偏爱耐受
精神分裂症谱系中的快感缺乏被引量:10
2010年
快感缺乏,指体验愉快能力的降低,它在精神分裂症病因学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其存在增加了罹患精神分裂症谱系疾病的风险。然而,精神分裂症中做情绪体验的快感缺乏研究由于方法学的问题常不能得到一致的结果。从奖励系统入手,最新的研究证据支持精神分裂症期待性愉快损伤,而消费性愉快相对完好。在分裂型人格中似乎也存在类似的损伤模式。该文从精神分裂症谱系的角度,探讨了从奖励系统考察快感缺乏的可能。
史艳芳陈楚侨
药物滥用的表观遗传学研究
2008年
翟海峰吴萍陆林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药物滥用神经细胞有丝分裂动物大脑DNA序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