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9-005)

作品数:196 被引量:1,283H指数:18
相关作者:高德利吴晓东邓金根李根生蔚宝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5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天文地球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7篇钻井
  • 34篇水平井
  • 34篇平井
  • 17篇油藏
  • 14篇数值模拟
  • 14篇井眼
  • 14篇值模拟
  • 11篇压裂
  • 11篇井壁
  • 10篇井壁稳定
  • 9篇页岩
  • 9篇气井
  • 9篇完井
  • 8篇低渗
  • 8篇岩屑
  • 8篇页岩气
  • 8篇井下
  • 7篇渗流
  • 7篇小井眼
  • 6篇低渗透

机构

  • 107篇中国石油大学...
  • 4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5篇中国石油
  • 18篇中国石油天然...
  • 16篇东北石油大学
  • 15篇中国石化
  • 13篇长江大学
  • 11篇教育部
  • 9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化工...
  • 8篇北京加华维尔...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中海石油(中...
  • 4篇中海油田服务...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2篇大庆钻探工程...
  • 2篇中国石油塔里...
  • 2篇中海油能源发...

作者

  • 36篇高德利
  • 23篇吴晓东
  • 20篇邓金根
  • 16篇蔚宝华
  • 16篇李根生
  • 13篇易先中
  • 12篇汪志明
  • 12篇岑学齐
  • 11篇韩国庆
  • 9篇袁俊亮
  • 8篇黄中伟
  • 8篇周朝
  • 8篇孙晓峰
  • 8篇程时清
  • 7篇安永生
  • 7篇魏建光
  • 7篇谭春飞
  • 7篇梁奇敏
  • 6篇史怀忠
  • 6篇牛继磊

传媒

  • 24篇石油机械
  • 24篇科学技术与工...
  • 15篇石油矿场机械
  • 1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1篇石油钻探技术
  • 9篇科技导报
  • 9篇钻采工艺
  • 8篇石油钻采工艺
  • 6篇石油学报
  • 6篇断块油气田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石油勘探与开...
  • 4篇特种油气藏
  • 4篇长江大学学报...
  • 3篇流体机械
  • 3篇天然气工业
  • 3篇机械工程师
  • 3篇油气田地面工...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油田化学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8
  • 5篇2017
  • 22篇2016
  • 36篇2015
  • 34篇2014
  • 68篇2013
  • 26篇2012
  • 1篇2011
1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力喷射侧钻径向水平井钻速方程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试验得到泵功率、围压和喷距等参数对钻速的影响,应用数学分析方法建立水力喷射侧钻径向水平井钻速方程,将试验和理论推导相结合给出钻速方程的求解方法。结果表明:钻速随着泵功率的增加以指数关系变化,指数一般小于1,钻井液黏度越大指数越小;钻速随着围压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钻速随着喷距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马东军李根生郭瑞昌黄中伟
关键词:水平井水力喷射钻速方程围压
全金属螺杆泵工作特性试验模拟与评价被引量:8
2018年
全金属螺杆泵的定转子采用间隙配合方式,其工作特性无法沿用传统螺杆泵的相关认识。为此,基于间隙配合方式全金属螺杆泵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提出了理论排量的修正计算方法;对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排量、负载和效率等工作特性开展了室内试验研究,绘制了相应的工作特性曲线;结合能量损失评价,提出了保证工作性能的相关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全金属螺杆泵的排量、轴功率及泵效等受工作压差、转速和泵级数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特定工况下存在性能最佳的工作区域;适当提高转速以及泵级数可实现较高的工作效率,同时可满足相对更高的举升扬程需求;全金属螺杆泵的容积损失与机械损失随工作压差和转速的变化呈相反变化趋势,但提高转速对容积效率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对机械效率的不利影响,实际生产中可将合理选择转速作为保证工作性能的有效途径。所得结论对全金属螺杆泵井的举升设计及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
郑磊吴晓东韩国庆韩国庆范喆王靖惠
关键词:轴功率泵效能量损失
定向钻井造斜工具面控制方法研究与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在定向钻井中常常会遇到表层直井段不能打直且直井段井底井斜方位偏离目标井斜方位较远,二开定向造斜时定向井工程师一般直接朝着目标井斜方位定向,由于井眼惯性的影响使实钻轨迹不能很快贴近轨道设计方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造斜点初始定向时不应按照设计方位定向,可提出科学的定向方法使实钻轨迹尽快贴近轨道设计方位,当接近目标井斜方位时再朝着目标井斜方位定向。根据"空间斜面圆弧"模型以及在直井段没有打直的情况下定向工具面的"全力扭方位"计算模型,并以BZ13-1A2井为实例,计算出定向工具面角并用landmark软件计算了各个定向工具面角对井眼轨迹控制的影响。实例计算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能够尽快使实钻轨迹贴近设计线,从而减小扭方位井段的长度,提高定向造斜效率和控制精度,同时减小丛式井防碰的潜在风险。
梁奇敏高德利汪顺文
关键词:定向钻井防碰
侧钻开窗PDC钻头的个性化设计被引量:1
2014年
钻头的设计包括剖面设计、布齿设计、流道设计等。由于开窗钻头具有独特的受力特性和切削要求,因此在参考常规地层PDC钻头的设计经验基础上,针对开窗钻头进行了个性化设计。采用三维辅助设计软件Solidworks进行三维建模和设计。通过三维实体的建模,可以形象、直观地实现设计意图。在钻头的设计、修改和优化过程中有效地利用三维建模软件来完成,使得设计过程更加快捷、直观和方便。将三维数字化模型直接用三维打印机打印,然后成型模具,经过烧结成型后焊接PDC齿,完成整个钻头的加工。
许朝辉高德利
关键词:PDC钻头个性化设计开窗
井眼尺寸对井壁稳定性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根据岩石强度的尺寸效应理论,讨论了岩石的尺寸效应对强度的影响;并以此建立了井眼尺寸对井壁坍塌压力、破裂压力的影响规律的预测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克拉玛依油田呼2井的井壁稳定性预测,发现:5 in、6 in小井眼的坍塌压力分别比常规井眼8(1/2)in坍塌压力降低了3.2%和1.1%;而破裂压力分别增加了0.22%和0.14%。井眼尺寸越小,其对应的坍塌压力值越小而破裂压力值越大;小井眼钻遇地层的安全泥浆密度窗口比常规井眼安全泥浆密度窗口宽,井眼尺寸越小,对维持井壁稳定的泥浆密度要求降低。
林海伍葳
关键词:小井眼尺寸效应井壁稳定
低渗透油藏DST变渗透率试井模型及压力响应被引量:1
2013年
段塞流具有不同于一般压降试井的特点。根据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渗流变渗透率理论,建立了DST段塞流及压力恢复试井数学模型,采用数值方法迭代求解井底压力,研制了DST流动期及关井期压力恢复典型曲线图版,表明非达西效应使压力曲线末端上翘,非达西效应越严重曲线末端上翘幅度越大。存在边界时,封闭边界表现为压力曲线末端进一步上翘,供给边界表现为曲线末端下掉。对比分析了井筒附近地层压力下降剖面,表明非达西效应使近井地带压力变大,泄流范围变小。本研究改进和完善了DST非自喷井试井解释模型。
赵永杰程时清聂向荣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DST非达西渗流
钻井液压力脉宽及脉位多进制相移键控信号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在构建出钻井液压力脉宽及脉位多进制相移键控(MPSK)调制信号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MPSK信号的频谱特性,从频域研究了将脉宽及脉位调制方式应用于钻井液压力MPSK信号传输的可行性。通过建立MPSK信号沿定向井钻柱分布的传递函数,研究了钻井液信道参数和调制方式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数值分析表明,钻井液压力脉宽MPSK调制信号的频谱主瓣带宽内信号的相对能量过低,从频谱角度看不适于频带传输;钻井液压力脉位MPSK调制可用于井下数据的频带方式传输,但信号的传输损失相对较大,因此对信号的检测、处理及旋转阀的转速控制要求较高。
李翠高德利沈跃
关键词:随钻测量载波调制多进制相移键控脉宽调制脉位调制
油气井套管侧向屈曲分析与井下加强工具探讨被引量:7
2014年
针对油气井套管挤毁的研究多局限于强度分析,忽视了套管侧向稳定性问题。除小直径或特厚壁的套管外,常用套管的失效形式应属于失稳损坏。基于外压作用下套管侧向屈曲机制,分别采用API标准和圆筒屈曲分析的方法,计算套管侧向屈曲的临界压力。另外,对减小套管计算长度的井下加强工具进行探讨和设计。结果表明:套管纵向长度对侧向屈曲的临界压力具有重要影响;若把套管的计算长度减小到某一范围,可有效地提高套管的抗失稳能力。结果为提高套管抗失稳能力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可作为完井后高挤毁风险套管的加强补救措施。
尹飞高德利
关键词:钻井套管挤毁屈曲分析井下工具
耐温抗盐降滤失剂P(AA-AMPS-AM)/nano-SiO_2的合成及性能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法,以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等单体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四元共聚物降滤失剂P(AA-AMPS-AM)/nano-SiO2;采用FTIR法表征了该降滤失剂的组成,并评价了它的降滤失性效果、抗盐、抗钙和抑制性等性能,同时考察了该降滤失剂与其他处理剂的配伍性。实验结果表明,该降滤失剂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降滤失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抑制性能;与常用处理剂配伍性好,可在水基钻井液体系中显著降低其高温高压滤失量,所形成的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在密度2.37 g/cm3下的高温高压滤失量仅为20.0 mL,满足高温下控制钻井液性能的需求。
姚如钢蒋官澄李威张洪霞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硅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耐温抗盐降滤失剂钻井液
边界条件对无重管柱螺旋屈曲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针对无重管柱(忽略管柱重力的影响)螺旋屈曲问题,从虚功原理出发,将管柱边界条件分成2大类。指出前人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第一类边界条件,而忽略了第二类边界条件。提出塞子模型模拟管柱的端部约束条件,并推导出管柱变形的广义势能泛函。利用最小势能原理,得到了第一类和第二类边界条件下的管柱完全螺旋屈曲段的变形方程,分析了边界条件对螺旋屈曲解的个数和稳定性、管柱与井壁接触力的影响规律。对于端部约束导致的过渡段,通过求解屈曲微分方程得出过渡段长度相对于长管柱整体而言是局部的。最后讨论了长管柱整体变形(完全螺旋屈曲段变形和过渡段变形)与边界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边界条件是导致屈曲问题复杂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边界条件的影响提供参考。
黄文君高德利魏绍蕾
关键词:螺旋屈曲能量法微分方程稳定性接触力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