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994012500)

作品数:23 被引量:220H指数:10
相关作者:王岁楼卫军陈春涛张鑫张鸿辉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轻工业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6篇化学工程
  • 5篇生物学

主题

  • 21篇酵母
  • 18篇胡萝卜素
  • 18篇红酵母
  • 15篇萝卜
  • 15篇胡萝卜
  • 11篇类胡萝卜素
  • 11篇发酵
  • 4篇皂化
  • 4篇溶解性
  • 3篇原生质
  • 3篇原生质体
  • 3篇质体
  • 3篇生产菌
  • 3篇水溶
  • 3篇水溶性
  • 3篇Β-胡萝卜素
  • 2篇选育
  • 2篇诱变
  • 2篇生产菌株
  • 2篇生理条件

机构

  • 22篇郑州轻工业学...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桂林电子工业...
  • 1篇郑州工程学院

作者

  • 21篇王岁楼
  • 8篇卫军
  • 7篇陈春涛
  • 5篇张鑫
  • 3篇张鸿辉
  • 2篇王平诸
  • 2篇马歌丽
  • 2篇章银良
  • 2篇刘凤珠
  • 2篇林凯
  • 2篇侯美珍
  • 2篇宋德贵
  • 1篇韦平英
  • 1篇张文叶
  • 1篇王军
  • 1篇肖彩霞
  • 1篇朱冬梅
  • 1篇申亚琴
  • 1篇高建奇
  • 1篇熊卫东

传媒

  • 3篇生物技术
  • 3篇食品科技
  • 2篇工业微生物
  • 2篇食品科学
  • 2篇无锡轻工大学...
  • 2篇食品与机械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郑州轻工业学...
  • 1篇精细化工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山西食品工业
  • 1篇郑州轻工业学...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年份

  • 3篇2004
  • 2篇2003
  • 9篇2002
  • 6篇2001
  • 3篇200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酵母类胡萝卜素形成的生理学研究被引量:9
2002年
从数株红酵母中选出 1株产类胡萝卜素能力较强的红酵母RY 98(生物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产量分别为19.9g/L ,334 .8μg/ g和 6 .7mg/L) ;研究了该菌株产类胡萝卜素的最适营养与环境条件 ,获得了最佳的发酵生理学条件 :葡萄糖 40 g/L ,(NH4 ) 2 SO4 10 g/L ,酵母膏 3g/L ,蕃茄汁 2mL/L ,花生油 0 .5mL/L ,接种量 30mL/L ,初始pH 6 .0和通气量 (培养基装量 ) 4 0mL/ 2 5 0mL。在此初步优化的培养条件下 ,红酵母RY 98经 72h摇瓶发酵其生物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产量分别可达 2 6 .8g/L ,386 .9μg/ g和 10 .4mg/L ,依次比初筛中提高了 34 .7% ,15 .6 %和 5 5 .2 %。
王岁楼陈春涛
关键词:类胡萝卜素红酵母发酵生理条件
红酵母类胡萝卜素提取方法研究被引量:19
2001年
对红酵母RY-98细胞壁破碎及其类胡萝卜素浸提的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筛选和条件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酸热法是红酵母破壁较理想的方法,其最优条件组合为盐酸浓度2 mol/L、盐酸用量12mL/g菌体、盐酸浸泡时间40 min和沸水浴处理4 min;丙酮是从红酵母细胞碎片浸提类胡萝卜素较好的有机溶刺,其参考用量为20 ml/g菌体。在此破壁和浸提条件下,红酵母RY-98类胡萝卜素提取率可达450.2μg/g菌体,比优化前提高37.1%。
王岁楼
关键词:红酵母类胡萝卜素食品添加剂
红酵母类胡萝卜素发酵研究被引量:20
2000年
对红酵母 RY-98菌株产生类胡萝卜素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 ,并对发酵过程作了动态分析 .结果表明 :培养基组成、糖浓度和添加剂以及培养基初始 p H值、摇瓶装量与培养时间等 ,均对该菌细胞生物量和类胡萝卜素产量有影响 ,其中 ZS添加剂的加入可以明显促进菌体类胡萝卜素的形成 .在初步优化的培养基组成 (葡萄糖 4 0 g/L,玉米浆 1 5g/L,( NH4) 2 SO42 g/L,ZS添加剂 1 g/L)和培养条件 (培养基初始 p H6.0 ,装量 60 m L/2 50m L摇瓶 ,2 8℃培养 60 h)下 ,菌体生物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 2 7mg/m L和 4 98.2 μg/g.通过观测发酵过程生理现象的变化 ,确认该菌类胡萝卜素是菌体的次生代谢产物 ,主要形成于对数生长期的末期和稳定期 .
王岁楼卫军陈春涛章银良张文叶
关键词:发酵类胡萝卜素红酵母
红酵母RY-981类胡萝卜素发酵助剂的研究被引量:13
2001年
通过探索几种促进剂和前体对红酵母RY-981类胡萝卜素发酵的影响,从中选出了番茄汁和花生油2种对红酵母生长及其类胡萝卜素合成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的发酵助剂,并确定了适宜的用量。应用试验和发酵过程动态分析表明,这2种发酵助剂增产效果明显(当同时添加番茄汁2.6mL/L和花生油1ml/L时,菌体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产量可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3.13%、20.29%和84.07%),且对发酵过程菌体生长及生理代谢规律无不良影响。
王岁楼张鑫张鸿辉林凯
关键词:红酵母类胡萝卜素发酵
皂化和乳化对红酵母胡萝卜素制品水溶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2年
研究了皂化和乳化条件对生产红酵母胡萝卜素制品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当红酵母细胞碎片的丙酮浸提液按每mg胡萝卜素加w(NaOH) =30 %的水溶液约 40mL ,在沸水浴中皂化 3h ,添加乳化剂〔m(蔗糖酯 )∶m(单甘酯 ) =2∶1〕为浸提液的 0 4 %时 ,可明显提高制品的水溶性和稳定性。在上述初步优化的条件下 ,自每 g细胞 (含 β 胡萝卜素约 5 0 0 μg)可获得w(β 胡萝卜素 )≈ 0 6 4%的水溶性胡萝卜素制品约 6 2 5mg。
王岁楼朱冬梅
关键词:水溶性胡萝卜素皂化乳化溶解性红酵母
红酵母RY-98产类胡萝卜素培养基的优选及其发酵生理学研究被引量:8
2000年
对红酵母RY - 98菌株产生类胡萝卜素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 ,并对发酵过程作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 ,培养基组成、糖浓度和添加剂以及培养基初始pH值、摇瓶装量与培养时间等均对该菌细胞生物量和类胡萝卜素产量有影响 ,其中ZS添加剂的加入可以明显促进菌体类胡萝卜素的形成 ,这是研究新发现。在初步优化的培养基组成 (葡萄糖 4 0g/L、玉米浆 15g/L、(NH4 ) 2 SO4 2g/L、ZS添加剂 1g/L)和培养条件下 ,菌体生物量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 2 7mg/mL、4 98 2 μg/g ,发酵液产色素能力为 13 3mg/L。通过观测发酵过程生理现象的变化 ,认为该菌类胡萝卜素是菌体的次生代谢产物 ,主要形成于对数生长期的末期和稳定期。
王岁楼章银良王平诸
关键词:红酵母类胡萝卜素
时间及温度对腐乳毛霉生长及产蛋白酶的影响被引量:16
2004年
研究了曲种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及培养基成分对腐乳毛霉菌丝生长及产蛋白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C左右恒温培养36~48h,菌丝生长良好,孢子产生少,蛋白酶产量尤其是酸性蛋白酶产量较高;麦麸豆粉培养基比单纯麦麸培养基利于毛霉菌丝生长及产酶.合理选择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及培养基成分,对腐乳毛霉的生长及蛋白酶的适度产生有较好的效果.
侯美珍宋德贵韦平英
关键词:微生物学蛋白酶酶活力毛霉
提高红酵母胡萝卜素发酵产率的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以红酵母RY—998为实验菌株,采用液体摇瓶发酵方式,在培养基中加入氟化铵等6种添加物,研究它们对红酵母生长及胡萝卜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植酸和二甲基亚砜外,氟化铵、醋酸铵、L-亮氨酸和L-缬氨酸对红酵母胡萝卜素产率均有明显的提高作用;当同时添加氟化铵15mg/L、醋酸铵20mg/L、L-亮氨酸40mg/L和L-缬氨酸30mg/L时,细胞生物量、胡萝卜素含量和产率可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2.2%、55.4%和121.2%。
王平诸王岁楼
关键词:产率红酵母
提高红酵母胡萝卜素制品水溶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主要考察了皂化时NaOH浓度、用量、皂化时间及乳化剂的配比和用量等因素对红酵母胡萝卜素水溶性和收率的影响,获得了水溶性胡萝卜素粉制剂。该制品纯度高、稳定性和水溶性良好,β-胡萝卜素含量为300~800μg/g。
王岁楼
关键词:红酵母胡萝卜素皂化溶解性微生物技术
产类胡萝卜素酵母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与诱变被引量:20
2002年
研究了1株产类胡萝卜素红酵母Y-35的原生质体最佳制备条件和再生条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诱变育种。通过实验,初步确定Y-35菌株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适宜条件为:菌龄16h、蜗牛酶浓度1%、30℃处理60min。红酵母Y-35原生质体经紫外线诱变后得到18株诱变菌株,分别测定其生物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及产量,获得2株类胡萝卜素产量明显提高的变异菌株RY-10和RY-19,其产量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49%和54%。
陈春涛王岁楼卫军
关键词:类胡萝卜素酵母菌原生质诱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