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XF10C001) 作品数:4 被引量:18 H指数:2 相关作者: 颜学武 更多>> 相关机构: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江苏省林业三项工程项目 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人工繁殖白蛾黑基啮小蜂最适交配期和暴露期的选择 被引量:1 2012年 以蛹蜂比为1∶100和柞蚕(Antheraea pernyi Guerin-Meneville)蛹为替代寄主繁殖白蛾黑基啮小蜂(Tetrastichus nigricoxae Yang),测定室内人工繁蜂的最适交配期和接蜂暴露期。结果表明:当小蜂羽化出蜂后交配48~72 h时,寄生率(93.3%~94.2%)、羽化率(87.5%~90.8%)和平均子代出蜂量(1 010.4~1 213.3头)等寄生指标,均高于或显著高于24 h时的值(p<0.05),极显著高于0 h和96~144 h时(p<0.01)的值;当寄主蛹暴露给寄生蜂2~3 d时,寄生率(87.5%~95.8%)、羽化率(86.7%~95.8%)和平均子代出蜂量(1 274.5~1 365.6头)等繁蜂指标也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暴露期处理(p<0.05)。综合考虑蜂龄对寄生效果的影响,选择白蛾黑基啮小蜂人工繁殖的最适交配期和暴露期分别为羽化出蜂后2 d和2~3 d。 郭同斌 梁波 杨中林 宋明辉 杜伟 王虎诚关键词:杨小舟蛾 柞蚕 交配期 人工繁殖 低温贮藏对白蛾黑基啮小蜂羽化及出蜂的影响 被引量:8 2011年 白蛾黑基啮小蜂(Tetrastichus nigricoxae Yang)在柞蚕(Antheraea pernyi Guērin-Mēneville)蛹内分别发育至老熟幼虫期、预蛹期和蛹中期,再于5℃分别冷藏7,14,21 d后让其正常发育至羽化出蜂,测定低温贮藏对该寄生蜂羽化及出蜂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蛾黑基啮小蜂于5℃贮藏的适宜虫态、时间分别为蛹中期和14 d。羽化(出蜂)率随冷藏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其中冷藏21 d的羽化率已降至(46.7±23.1)%;冷藏7,14 d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2.3±3.2)d、(28.9±1.0)d,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长于对照,21 d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子代出蜂量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以蛹中期为冷藏虫态于7℃贮藏7 d,其羽化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冷藏14,21,28d的羽化率显著低于对照;冷藏7,14 d的发育历期极显著长于对照,而21,28 d的历期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杨小舟蛾蛹于5℃下贮藏15,30 d,已显著影响了白蛾黑基啮小蜂的寄生及其寄主蛹的羽化。 王虎诚 郭同斌 宋明辉 郭加忠 杜伟关键词:杨小舟蛾 低温贮藏 羽化率 发育历期 黑棒啮小蜂种团(膜翅目姬小蜂科)寄生蜂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11年 啮小蜂属黑棒啮小蜂种团(Tetrastichus howardi species group)属膜翅目,姬小蜂科,啮小蜂亚科(Hymenoptera,Eulophidae:Tetrastichinae)。笔者详细介绍了该种团的识别特征和8种寄生蜂的地理分布、寄主种类、食性及生物学特性,系统综述了黑棒啮小蜂(Tetrastichus howardi)和白蛾黑基啮小蜂(T.nigricoxae)2种重要寄生蜂的生物学、行为学、人工繁殖与释放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分析这些寄生蜂生物学共性与区别的基础上,还探讨了今后应用白蛾黑基啮小蜂防治杨树人工林食叶害虫的研究方向与利用对策。 郭同斌 颜学武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生物防治 杨小舟蛾成虫和蛹自然发育进度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灯诱成虫和地面化蛹进度调查的方法,系统监测了1998,1999年杨小舟蛾成虫和2010年成虫及蛹的自然发育进度。结果表明:春季气温变化可显著影响越冬代和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的出现及第1,2代害虫的生长发育速度;降雨量偏多可导致害虫发育历期延长,种群数量显著下降;夏季异常气候会引起害虫种群数量发生显著变化,干旱高温的异常气候可导致害虫种群数量显著上升,造成害虫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该文还探讨了杨小舟蛾林间自然发育历期和实验法求得的发育历期在害虫测报中的应用途径。 杨中林 熊大斌 郭同斌 王虎诚 杜伟关键词:杨小舟蛾 成虫 发育进度 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