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7-0629141051)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邸多隆王晓飞郑媛媛李辰黄新异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五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非酶糖...
  • 1篇淀粉
  • 1篇四氧嘧啶
  • 1篇糖基化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模型
  • 1篇紫外
  • 1篇紫外-可见吸...
  • 1篇橄榄
  • 1篇橄榄苦苷
  • 1篇吸收光谱
  • 1篇抗糖尿病
  • 1篇可见吸收光谱
  • 1篇活性
  • 1篇活性部位
  • 1篇活性部位筛选
  • 1篇光谱
  • 1篇非酶糖基化

机构

  • 2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五邑大学

作者

  • 2篇邸多隆
  • 1篇任远
  • 1篇张佳
  • 1篇黄新异
  • 1篇李辰
  • 1篇郑媛媛
  • 1篇王晓飞
  • 1篇裴栋
  • 1篇刘晔玮
  • 1篇卜令娜

传媒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中草药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油橄榄叶抗糖尿病活性部位筛选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筛选油橄榄叶抗糖尿病活性部位。方法应用回流提取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技术,从油橄榄叶中提取6个部位(A~F)。对6个部位进行α-淀粉酶抑制实验、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抑制实验和四氧嘧啶致小鼠糖尿病模型实验,综合评价和筛选抗糖尿病活性部位。结果 C~F部位对α-淀粉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均显示明显的抑制活性,其中以D部位活性最强,且呈量效关系。C、D部位降血糖作用较明显,且以D部位活性最显著。结论油橄榄叶具有潜在抗糖尿病活性,其中D部位的活性尤为显著。
张佳卜令娜裴栋刘晔玮任远邸多隆
关键词:Α-淀粉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
UV-Vis光谱差减法测定油橄榄叶中橄榄苦苷含量初探被引量:14
2011年
建立了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谱测定油橄榄叶中橄榄苦苷含量的方法。以芦丁和橄榄苦苷为对照品,分别采用NaNO2-Al(NO3)3-NaOH络合体系和AlCl3络合体系进行显色。以NaNO2-Al(NO3)3-NaOH体系显色后于510 nm处可测得油橄榄叶中总黄酮和橄榄苦苷的吸光度之和;而以AlCl3体系显色后于415 nm处仅测得总黄酮的吸光度,橄榄苦苷无吸收。利用橄榄苦苷在两种显色体系中的吸收特性差别,通过差减法换算后可间接测定样品中橄榄苦苷的含量。以UV-Vis差减法测得油橄榄叶及其纯化浸膏中橄榄苦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6%和63.4%,3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5%和1.2%,其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4.0%。该方法可替代HPLC用于油橄榄叶中橄榄苦苷的含量测定,为油橄榄叶及其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成本低廉的分析方法。
李辰郑媛媛黄新异王晓飞邸多隆
关键词:橄榄苦苷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