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5-3094)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张伯勋伍骥范恒华朱克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空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外科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移植
  • 1篇血管
  • 1篇粘接
  • 1篇直接粘接
  • 1篇外科技术
  • 1篇外科学
  • 1篇显微外科
  • 1篇显微外科技术

机构

  • 2篇空军总医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篇范恒华
  • 2篇伍骥
  • 2篇张伯勋
  • 1篇朱克顺

传媒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空军总医院学...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动脉移植修复材料的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范恒华伍骥朱克顺张伯勋
血管直接粘接吻合方法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血管粘接吻合的方法,并观察在体通畅情况。方法设计采用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血管内置速溶中空支架和密封剂,选择兔颈总动脉,进行血管端端直接粘接吻合,将所得的吻合口与传统缝合的进行比较,从手术操作、大体外观和力学特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重点观察了血管粘接吻合口通畅后中远期的变化(5个月),并对血管粘接吻合口进行病理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手术时间,直接粘接组显著短于缝合组(P<0.01);一维拉伸和二维爆破压的数值,所有粘接组所能承受的强度明显大于缝合对照组(P<0.01)。5个月的血管通畅率为3/5,粘接吻合口的病理和扫描电镜显示,吻合口内膜光滑,细胞和组织生长紧密,粘接剂已被吸收,或被包裹于吻合口两边。但粘接后吻合口弹性差、质脆、有毒性等尚需进一步改进。结论血管粘接吻合法的手术速度及强度均优于缝合法,是血管吻合可行的方法。
范恒华伍骥张伯勋
关键词:血管粘接显微外科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