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开放实验室基金(LPM2007007)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4
相关作者:王卫国王颢樾孙绩华樊雯璇陈新梅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云南省气象局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开放实验室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5篇对流层
  • 5篇对流层顶
  • 5篇流层
  • 5篇层顶
  • 2篇年际
  • 2篇加热率
  • 2篇臭氧
  • 1篇亚洲季风
  • 1篇亚洲季风区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水汽
  • 1篇水汽输送
  • 1篇通量
  • 1篇年代际
  • 1篇年代际变化
  • 1篇年际变化
  • 1篇年际和年代际...
  • 1篇平流层
  • 1篇气压
  • 1篇气压场

机构

  • 6篇云南大学
  • 5篇云南省气象局
  • 3篇中国民用航空...

作者

  • 6篇王颢樾
  • 6篇王卫国
  • 5篇樊雯璇
  • 5篇孙绩华
  • 4篇陈新梅
  • 3篇袁敏
  • 3篇左群杰
  • 2篇梁俊平
  • 2篇谢应齐
  • 2篇刘晓璐
  • 1篇杨茜
  • 1篇吴涧

传媒

  • 3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高原气象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1997~1999年亚洲季风区夏季水汽输送的差异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ECMWF的水汽和风场资料,对东亚、东南亚和印度季风区1997—1999年各年夏季(6~8月)300~1000hPa气层问的水汽输送及其差异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①水汽输送的经向通量,在印度尼西亚-中国南部-日本南部为向北(正)的通量,从1997年到1999年夏季经向通量是由弱变强再变弱,而在澳大利亚北部-印度尼西亚则是由强变弱再变强;②水汽输送的纬向通量,1997年夏季正输送的东西范围比1998年和1999年夏季要广,但南北范围较窄;③中国东南部、南海到日本东部海域的负水汽平流在1998年夏季最大;④风场散度引起的水汽通量散度,在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1998年夏季最小,在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这3年变化很大.
王卫国左群杰王颢樾梁俊平
关键词:水汽输送通量
大气对流层顶热量收支变化的时空结构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1948-2006年NCEP/NCAR的温度场、风场和对流层顶气压场的逐日资料,对全球对流层顶热量收支及其方差进行了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发现:①南北两半球对流层顶断裂区附近以及青藏高原是对流层顶热量收支变化的显著区域,南半球纬向平均加热率随纬度的波动比北半球剧烈;②赤道附近对流层顶的热量收支处于相对的准平衡态,而加热率突变性最强的区域位于海陆交界的洋面上空;③全球对流层顶的平均热量收支是处于大气冷却为主的热力学状态结构中,而且平均加热强度的主要年代际演变呈现出整体降低的趋势,年际变化则具有显著的QBO现象;④南北半球对流层顶正负加热率存在着随季节变化的空间波列结构,夏季加热率的经向梯度较弱,而冬季经向梯度增强并具有多样性;⑤对流层顶断裂带所在区域为加热率方差常年显著的带状区域,方差的高值带随着季节的转换存在着南北向的移动和东西向的伸缩现象,冬季是对流层顶空间热量收支变化最活跃的季节.
王卫国刘晓璐王颢樾孙绩华陈新梅樊雯璇杨利群左群杰
关键词:对流层顶加热率年际和年代际变化QBO
对流层-平流层之间过渡层中臭氧含量及其加热率的变化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利用1958~2001年共44年的ECMWF资料及参数化方法,计算了对流层顶上、下3km气层间的臭氧含量及其吸收太阳辐射加热率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1)臭氧分布的空间梯度从赤道指向两极,而加热率则是分别由高纬和低纬指向副热带,这样的经向梯度可能是驱动对流层顶结构变化的一种重要因素;两者空间分布的季节变化显著,但其对应关系并不完全一致,1月和4月的空间结构与7月和10月的相反,随季节调整具有突变现象;东亚及青藏高原是季节变化相对稳定的区域.(2)在热带对流层顶控制区加热率与臭氧含量呈正相关,而极地对流层顶控制区各季节有所不同,还与太阳赤纬变化相关联;各纬度间加热率季节变化的位相和变率都存在差异,但南半球相对较为一致,最大距平为±2×10-4K.d-1,北半球则较复杂,最大正距平为4×10-4K.d-1;两半球的季节周期位相趋于相反.(3)除赤道外,臭氧距平的季节变化位相超前于加热率距平2~3月,并且发生在季节变化的调整期;最大距平出现在南极的8月大于0.4DU,3~4月则小于-0.2DU,而北极为±0.2DU.(4)臭氧含量和加热率的年际与年代际演变关系对应一致,并具有多尺度的结构特征;但两半球及赤道的时空演变差异明显,30°S~30°N间副热带控制区的加热率变幅剧烈,最大距平为±2.5×10-4K.d-1,高纬和两极的变幅在不同演变期各不相同;臭氧的变幅结构与之相反,北极的最大距平分别大于0.25DU和小于-0.35DU.(5)20世纪70年代以前及70年代中期,两半球的正负距平具有相反的演变结构,而90年代是负距平演变最剧烈的时期.
王卫国袁敏王颢樾孙绩华谢应齐樊雯璇陈新梅
关键词:对流层顶臭氧加热率
对流层顶大气臭氧的季节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季节划分和季节突变的概念、理论及方法,对44a(1958~2001年)的大气臭氧资料及对流层顶气压场资料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对流层顶大气臭氧的季节变化.结果发现对流层顶大气臭氧的季节变化在全球大部分区域中的突变性都比较明显,表明对流层顶大气臭氧的季节变化受到上对流层和下平流层中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还发现,利用曾庆存所定义的参数Rw(t)及有关的一些概念和方法确能很好地反映对流层顶大气臭氧的季节变化.
王卫国梁俊平孙绩华陈新梅袁敏樊雯璇王颢樾杨利群
关键词:对流层顶大气臭氧
全球穿越对流层顶质量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7
2007年
利用1958—2001年44年的ECMWF再分析值资料,采用Euler算法的Wei诊断模型,计算估计了全球平流层与对流层之间穿越对流层顶的质量通量(cross-tropopause flux,即CTF),并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全球CTF的空间分布呈纬向型,且基本与全球经向环流相配合,其中对流层顶断裂带中向下的通量形势较复杂,南半球通量交换的空间变化较均匀,北半球有多峰结构的空间变化,东亚在全球的CTF中有重要作用。(2)南北半球热带对流层顶纬向平均向上的净通量极值分别在5°S为0.873×10-4kg.m-2.s-1和10°N为0.155×10-3kg.m-2.s-1;极地对流层顶向上和向下的通量极值对应在62.5°S为0.510×10-3kg.m-2.s-1,75°S是-0.365×10-3kg.m-2.s-1,55°N为0.257×10-3kg.m-2.s-1,75°N是-0.234×10-3kg.m-2.s-1,两极向上的通量极值在87.5°S为0.355×10-3kg.m-2.s-1,90°N为0.300×10-3kg.m-2.s-1;对流层顶断裂带中向下的净通量极值在35°S是-0.416×10-3kg.m-2.s-1,35°N为-0.333×10-3kg.m-2.s-1。(3)全球的净通量变化出现非对称性的季节波动,南半球和北半球净通量的季节与年际变化趋势完全相反,全球极地对流层顶控制区域的半球年平均质量交换量为-3.55×108Tg.a-1。(4)全球平均的CTF有显著的QBO特征,南北半球的年代际变化明显,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出现了质量通量振幅的异常突变现象。
王卫国樊雯璇金建德孙绩华谢应齐袁敏王颢樾刘晓璐
关键词:对流层顶年际变化
青藏高原及东亚邻近区域对流层顶气压场的时空演变结构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方法,对1948~2004年青藏高原及东亚邻近区域对流层顶气压场的时空演变结构进行了分析。由EOF分解得到的第1模态所占的方差贡献率较大,对应的空间分布场及其时间系数变化均能有效地反映气压场的主要演变特征。各季节不同模态呈现的高纬度、副热带和热带地区的空间场结构形态具有共性与季节性特征,且对流层顶断裂带位置变化也较为清晰。零等值线的季节性摆动,在冬季处于最北端。热带气压场随时间的变化与时间系数的变化相似性最大,不同模态的时间系数变化具有明显周期振荡现象。同时,对各季节第1模态的时间系数变化进行Morlet小波分析,进一步得到了不同季节气压场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结构特征。对流层顶冬半年的时域演变尺度大于夏半年,并具有复杂的多时间尺度结构。
王卫国孙绩华吴涧杨利群金建德杨茜王颢樾陈新梅左群杰樊雯璇
关键词:对流层顶青藏高原气压场EOF分析小波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