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1485)

作品数:14 被引量:72H指数:5
相关作者:文建国王庆伟夏明亮苏志强任川川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郑州市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支持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尿动力
  • 9篇尿动力学
  • 6篇神经源
  • 5篇膀胱
  • 4篇影像尿动力学
  • 4篇源性
  • 4篇神经源性
  • 3篇上尿路
  • 3篇排尿
  • 3篇小儿
  • 2篇直肠
  • 2篇神经源性膀胱
  • 2篇输尿管
  • 2篇尿道
  • 2篇尿管
  • 2篇女性
  • 2篇排尿功能
  • 2篇前列腺
  • 2篇钾通道
  • 2篇儿童

机构

  • 14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13篇王庆伟
  • 13篇文建国
  • 4篇郭战
  • 4篇任川川
  • 4篇苏志强
  • 4篇夏明亮
  • 3篇李真珍
  • 3篇易强
  • 3篇杨超
  • 3篇魏金星
  • 3篇吕宇涛
  • 3篇张艳
  • 2篇苌静
  • 2篇宋东奎
  • 2篇张卫星
  • 2篇张瑞莉
  • 2篇杨黎
  • 2篇王焱
  • 2篇张雪培
  • 2篇王晓飞

传媒

  • 4篇中华小儿外科...
  • 3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波谱成像联合直肠指检及血清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联合直肠指检(DRE)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血清PSA异常84例男性患者行前列腺MRS和DRE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再分析MRS联合DRE及不同水平PSA(低危组4 ng/ml20 ng/ml)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Se)、特异度(Sp)和准确度(AR)。结果病理证实前列腺癌41例、非前列腺癌43例(良性增生41例,炎症1例,结核1例)。单纯MRS诊断前列腺癌的Se、Sp和AR分别为85.4%、83.7%和84.5%,与病理诊断有统计学一致性(K=0.69,P<0.05);MRS联合PSA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诊断的Se、Sp和AR分别为75.0%、90.0%和84.4%,66.7%、73.3%和71.4%,95.7%、87.5%和93.5%;MRS联合DRE诊断Se、Sp和AR分别为88.9%、87.5%和88.6%;MRS同时联合PSA高危组及DRE诊断Se、Sp和AR分别增加至95.7%、100%和9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S诊断前列腺癌具有无创和简便优点,其联合直肠指检及PSA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易强王庆伟车英玉张玉瑞袁璞杨小明李琦杨阳师磊宋东奎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成像前列腺肿瘤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直肠指检
神经源性尿路功能障碍大鼠输尿管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和SKca表达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大鼠神经源性尿路功能障碍(neurogenic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NUTD)输尿管平滑肌细胞(ureteral smooth muscle cells,USMC)超微结构改变及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small-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K^+channels,SKca)表达变化。方法选取45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NUTD组、实验对照组(EC组)和空白对照组(BC组)。其中NUTD组给予破坏S,~。脊髓节段,术后1周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证实存在逼尿肌无收缩但无膀胱输尿管发生反流;EC组仅咬除棘突,未破坏脊髓;术后1周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证实无明显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模型建立后6周三组大鼠均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输尿管功能和形态学及USMC超微结构观察,并应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USMC SKca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建立后6周NUTD组大鼠膀胱均表现为无逼尿肌过度活动、膀胱逼尿肌无收缩。30min内NUTD组产生尿量为(0.90±0.17)ml,EC组为(0.86±0.18)ml,BC组为(0.94±0.15)ml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NUTD组输尿管蠕动频率(16.23±2.35)次/5min显著低于EC组(21.80±1.97)次/5min和BC组(20.47±2.48)次/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NUTD组USMC中SKca2和SKca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mRNA表达相对于BC组平均分别上调4.15和4.5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镜下可见NUTD组USMC排列散乱,线粒体体积增大水肿、数量增多,线粒体嵴增粗、髓样变,部分细胞可见线粒体内膜和嵴膜的大量破坏。结论USMC超微结构改变和SKca表达水平上调可能是输尿管原发性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之一。
王庆伟王晓飞夏明亮任川川郭战李真珍谢佳丰文建国
关键词:钾通道尿动力学输尿管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总结临床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于我院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的15例患者的影像尿动力学特点。结果尿动力学诊断符合压力性尿失禁13例,均于充盈期Valsalva动作时见膀胱颈口开放。排除压力性尿失禁患者2例。结论影像尿动力检查将普通尿动力学与尿路影像结合分析,能更好地对压力性尿失禁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易强文建国王庆伟张艳吕宇涛杨超晋朝娜张瑞莉
关键词:尿动力学影像尿动力学压力性尿失禁
神经源性膀胱活动低下儿童生命质量评估和尿动力学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活动低下(NUB)学龄儿童肠道膀胱扩大术(ECP术)联合自我清洁间歇导尿(CISC)或单一CISC治疗后生命质量和尿动力学参数改善情况。方法采用Qual—iveen量表对94例NUB学龄儿童进行生命质量评分,并依据尿动力学膀胱功能障碍类型进行ECP术联合CISC或单一CISC治疗,最终对62例(66%)完成1年随访。选取20例无明显排尿异常正常志愿儿童为对照组。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儿随访时生命质量缺陷和强制评分均显著降低,膀胱顺应性和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均显著增加,但是生命质量焦虑和情感评分无显著改善。随访时生命质量四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未合并反流性上尿路损害(RUUTD)患儿随访时无一例发生RUUTD。合并RUUTD患儿随访时无一例加重,血肌酐均正常,其中80%男性患儿出现不同程度改善,与女性患儿(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CP术和CISC可显著改善NUB学龄患儿尿动力学参数,但Qualiveen生命质量仍较低,需要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王庆伟王智勇张雪培魏金星文建国苌静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生命质量尿动力学
幼兔逼尿肌无收缩模型的建立及影像尿动力学评估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建立幼兔脊髓横断(spinal cord transection,SCT)模型并对其进行尿动力学评估,为逼尿肌无收缩(Acontractile detrusor,ACD)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18只日本大耳白兔[体质量1.2~1.6kg,平均(1.36±0.11)kg,7~9周龄]随机分为SCT组(n=12)和假手术(sham)组(n=6)。SCT组采用改进的方法在第六腰椎水平横断脊髓并破坏骶髓,sham组于第六腰椎水平仅咬除棘突暴露脊髓。观察两组术后神经损害表现并进行影像尿动力学评估。结果SCT组术后出现后肢瘫痪等脊髓损伤表现,sham组(n=6)未见明显神经损伤表现。影像尿动力显示SCT组家兔膀胱容量显著增加,最大测压膀胱容量SCT组和sham组分别为(95.7±7.19)ml、(51.6±4.07)ml(P〈0.001);膀胱顺应性、逼尿肌漏尿点压、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此种脊髓横断方法能建立幼兔ACD模型,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文建国苏志强王庆伟夏明亮任川川郭战杨超吕宇涛张燕莎张艳
关键词:神经源性影像尿动力学
伴有难治性储尿期LUTS女性膀胱黏膜白斑患者的影像尿动力学变化及手术疗效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伴有难治性储尿期下尿路症状(LUTS)女性膀胱黏膜白斑患者影像尿动力学变化及手术疗效。方法:选取49例伴有非神经源性难治性储尿期LUTS并确诊为膀胱黏膜白斑的女性患者为病例组,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病变电切术,术前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记录排尿日记、生活质量评分(QOL);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排尿日记、QOL等并评估手术疗效。同时选取15例仅存在上尿路疾患而下尿路功能正常的女性患者为对照组,记录排尿日记,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病例组术前充盈期膀胱呈卵圆形或圆形,壁光滑,未见膀胱颈口开放和明显漏尿;排尿期膀胱颈口开放良好、尿道显影正常,未见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和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病例组术前正常尿意容量(VND)、功能性膀胱容量(FBC)、最大膀胱测压容量(MC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42±46)ml vs.(344±55)ml、(298±53)ml vs.(450±51)ml、(456±59)ml vs.(524±54)ml,P<0.01]。病例组术后的24小时排尿次数和QOL均显著低于术前[分别为(10±1)次/d vs.(14±2)次/d,(3±1)分vs.(5±1)分,P<0.01)];术后FBC显著高于术前[(447±56)ml vs.(298±53)ml,P<0.01)],与对照组FB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7±56)ml vs.(450±51)ml,P>0.05)]。病例组术后的总体手术有效率为85.7%。结论:伴有难治性储尿期LUTS女性膀胱黏膜白斑患者多伴有膀胱感觉敏感,尿动力学检查可为其诊疗提供客观依据。部分患者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病变电切术可获得满意疗效。
王庆伟杨琨琨王焱王晓飞陶德赏张建伟文建国
关键词:影像尿动力学
兔神经源性尿路障碍输尿管功能变化及BKca表达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兔神经源性尿路障碍(neurogenic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NUTD)输尿管功能改变及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large-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K^+ channels,BKca)的表达变化。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体重2.0~2.5kg,编号后查随机数字表随机均分为NUTD组、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其中NUTD组给予破坏L6以下脊髓,2周后行脊柱MRI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证实存在明确神经损害,膀胱表现为逼尿肌无收缩但无膀胱输尿管反流;实验对照组仅咬除棘突,未破坏脊髓,2周后行脊柱MRI和尿动力学检查证实不存在明确神经损害,无明显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模型建立后2个月,3组家兔均进行影像尿动力学测定、输尿管功能和形态学观察,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其输尿管平滑肌细胞(USMC)BKca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动物模型建立后2个月NUTD组表现为逼尿肌无收缩,无膀胱输尿管反流发生;在1ml·kg^-1·min^-1恒定速度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条件下,NUTD组30min内产生尿量为(18.5±3.7)ml,实验对照组为(19.5±2.4)ml,空白对照组为(17.8±3.2)ml,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输尿管蠕动次数NUTD组为(39.0±3.0)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44.0±5.0)和空白对照组(46.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NUTD组输尿管各层无明显变化;NUTD组USMC中BKcaαmRNA(2.89±0.67)和BKcaβ mRNA(4.59±1.22)表达相对于空白对照组mRNA(BKcaα:1.02±0.21;BKcaβ:1.03±0.28)平均分别上调2.89和4.5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UTD组BKcaα(1.35±0.32)和BKcaβ(1.47±0.10)蛋白表达相对于空白对照组(BKcaα:0.89±0.10;BKcaβ:1.03±0.13)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NUTD早期在未发生膀胱输�
王庆伟夏明亮苏志强任川川杨黎李真珍郭战文建国
关键词: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尿动力学输尿管动物实验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小儿尿道直肠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断小儿尿道直肠瘘中的应用。方法分析应用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诊断1例11岁男童尿道直肠瘘的临床资料。患儿主诉肛门闭锁术后、肛门漏尿11年。复习文献总结影像尿动力在指导小儿尿道直肠瘘诊治中的应用。结果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提示该患儿尿道直肠瘘的瘘管位于尿道球部,括约肌下方,且膀胱及括约肌功能良好。根据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采取经会阴部"T"形切口入路行"尿道直肠瘘修补术"。术后患者排尿正常,无并发症。结论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能明确诊断小儿尿道直肠瘘,并为其治疗提供指导。
文建国易强张艳吕宇涛王庆伟杨超晋朝娜张瑞莉张卫星魏金星
关键词:尿动力学影像尿动力学尿道直肠瘘小儿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预后多因素分析及术后再发膀胱癌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7
2018年
目的:探讨影响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患者的预后因素及术后再发膀胱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4例UTUC资料。随访并分析吸烟、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既往患有膀胱癌、年龄、性别、肿瘤数目、肿瘤位置、肿瘤分期、肿瘤分级、手术方式等对UTUC预后的影响,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各因素与术后生存率的关系,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与术后再发膀胱癌的关系。结果:T_1患者5年生存率为80.0%(60/75),T_2为64.6%(62/96),T_3为43.8%(35/80),T_4为18.9%(10/53),T_1~T_2与T_3~T_4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影响UTUC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因素为吸烟、既往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既往患有膀胱癌、年龄、肿瘤分期、肿瘤分级。与术后再发膀胱癌显著相关的因素是肿瘤分期、分级、肿瘤数目、输尿管镜检、是否术后膀胱灌注药物、低位肿瘤。结论:吸烟、既往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既往患有膀胱癌、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肿瘤分级是影响UTUC患者长期存活的危险因素。肿瘤分期、肿瘤分级、肿瘤数目、输尿管镜检、低位肿瘤是术后再发膀胱癌的高风险因素,术后定期膀胱灌注为保护性因素。
王庆伟张涛文建国陶德赏万听想朱文
关键词:上尿路尿路上皮癌预后
小儿神经源性膀胱不同充盈期顺应性与上尿路扩张的关系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小儿神经源性膀胱不同充盈期顺应性(BC)与上尿路扩张的关系,了解分别测定膀胱充盈早期、中期BC是否能比常规尿动力学检查测定的充盈期BC更好地预测神经源性膀胱患儿上尿路扩张(UUTD)。方法:随机选取138例神经源性膀胱患儿,根据泌尿系造影和B超检查结果,将有UUTD的32例患儿作为UUTD组,3~16岁,(8.9±3.1)岁,其余为无UUTD组,3~16岁,(8.0±5.4)岁;分别将膀胱充盈早期、中期和末期的BC进行比较。结果:BC以膀胱充盈中期小于8ml/cmH2O、充盈末期小于8ml/cmH2O为标准预测UUTD的特异度略高于以充盈末期以BC小于9ml/cmH2O为标准预测UUTD的特异度(73%、71%vs.62%);△Pdet以膀胱充盈早期大于8cmH2O、中期大于20cmH2O和末期大于25cmH2O为标准预测UUTD的灵敏度明显高于膀胱充盈末期△Pdet>40cmH2O为标准预测UUTD的灵敏度(81%、84%、84%vs.50%)。结论:充盈中、末期BC降低和充盈早、中、末期△Pdet升高是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儿并发UUTD的相关因素,与现在常规预测方法相比以充盈中、末期△Pdet能更准确地预测NBD患儿并发UUTD。
文建国姚亚雄张国贤王庆伟娄安峰王焱邢璐王亚伦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上尿路扩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