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1-3)

作品数:26 被引量:169H指数:9
相关作者:张受刚许旭明梁康迳韦新宇陈志伟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水稻
  • 12篇杂交
  • 9篇选育
  • 7篇杂交水稻
  • 7篇籼粳
  • 6篇不育
  • 5篇基因
  • 5篇不育系
  • 4篇三系不育系
  • 4篇籼粳杂交
  • 4篇粳杂
  • 4篇高产
  • 3篇稻瘟
  • 3篇稻瘟病
  • 3篇性状
  • 3篇杂交中籼
  • 3篇杂交中籼稻
  • 3篇中籼
  • 3篇中籼稻
  • 3篇籼稻

机构

  • 13篇福建农林大学
  • 8篇安徽省农业科...
  • 7篇三明市农业科...
  • 4篇三明市农业科...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安徽华安种业...

作者

  • 6篇梁康迳
  • 6篇许旭明
  • 6篇张受刚
  • 5篇韦新宇
  • 5篇周元昌
  • 5篇官华忠
  • 5篇陈志伟
  • 4篇马彬林
  • 4篇杨联松
  • 4篇林荔辉
  • 4篇潘润森
  • 4篇卓伟
  • 4篇毛大梅
  • 3篇杨腾帮
  • 3篇张效忠
  • 3篇赵季志
  • 3篇台德卫
  • 3篇白一松
  • 3篇王宗华
  • 2篇夏法刚

传媒

  • 7篇杂交水稻
  • 4篇福建农业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核农学报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亚热带农业研...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优质抗病高产新品种早籼2430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作双季早籼稻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
罗彦长吴爽杜士云王守海王德正李成荃
关键词:早籼抗病选育
籼粳杂交不同衍生世代产量相关性状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分析了水稻籼粳杂交不同选育阶段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表现规律。结果表明,所测定各产量相关性状中普遍存在着遗传主效应,且也普遍存在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其中,衍生一代的播抽天数和千粒重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其余7个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衍生二代的单株谷重、结实率和千粒重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其余6个性状则以加性效应为主;衍生四代的单株谷重、结实率、株高和穗长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其余5个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基因型×环境互作分析表明,除衍生一代的单株谷重、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性状和衍生二代的播抽天数、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性状以及衍生四代的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性状没有检测到加性×环境互作效应外,其余性状均存在加性×环境互作效应。此外,不同衍生世代各产量相关性状均存在着显性×环境互作效应。
韦新宇柯蓓张受刚卓伟马彬林杨腾帮杨旺兴邹文广范祖军许旭明梁康迳
关键词:籼粳杂交产量相关性状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
优质籼型三系不育系明218A的选育被引量:2
2013年
明218A是三明市农科院以优质常规稻E优540为母本与保持系金23B进行杂交,再与粤丰A测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野败籼型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育性稳定、穗大粒多、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米质优、一般配合力强等特点,于2012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杨旺兴卓伟马彬林邹文广韦新宇张受刚许旭明
关键词:杂交水稻籼型不育系选育
安徽省超级稻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展望被引量:20
2007年
简要回顾了自1996年我国启动超级稻研究以来,安徽省在超级稻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和推广应用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对超级稻品种(组合)Ⅲ优98、新两优6号、丰两优4号、丰两优1号、协优9019、K优52、双优4183、70优9号的选育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了在超级稻高产理论和技术研究滞后、超级稻的增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超级稻育种与生产销售环节脱节3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安徽省应进一步加强超级稻育种攻关、与超级稻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超级稻的示范推广和科技推广队伍建设等建议。
苏泽胜李泽福
关键词:超级稻品种选育
优质杂交水稻花2优86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4
2010年
根据优质杂交水稻花2优86(花2A/明恢86)亲本的特征特性和在泰宁的制种实践,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夏法刚陈志伟潘润森官华忠林荔辉毛大梅赵季志周元昌
关键词: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优质抗稻瘟病三系不育系金抗1A的分子选育被引量:11
2009年
以水稻品系LAC23为抗性供体亲本,优质保持系金23B为受体亲本,以回交转育为基础,逐代用分子标记RM224或MRG4766检测导入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1,获得抗稻瘟病能力提高的新品系金抗1B,并以此与金23A连续多代回交,最终育成抗稻瘟病籼型三系不育系金抗1A.金抗1A抗性达到LAC23(Pi-1)的抗性水平,且保持了金23A米质优、育性稳定、配合力强等优良经济性状.
官华忠陈志伟王宗华毛大梅林荔辉潘润森吴为人周元昌
关键词:三系不育系标记辅助选择稻瘟病抗性
利用ILP标记分析水稻籼粳杂交亲本和衍生系的籼粳分化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揭示水稻籼粳杂交亲本和衍生系的籼粳分化度,为培育实用型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通过不断聚合和累加不同广亲和基因与恢复基因的方法,历时21年,4个育种阶段,涉及18个籼粳杂交亲本和39个衍生系为研究材料,采用籼粳特异ILP分子标记(水稻内含子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和程氏形态指数法进行籼粳分化度检测。【结果】57个供试材料基因组DNA在所检测位点上均存在籼粳分化。18个亲本共检测出4个粳稻、5个偏粳、8个偏籼和1个籼稻类型。在18个亲本中,明恢63和9308的粳稻成分分别为12.50%和33.33%;粳型恢复系C418的粳稻成分仅有31.25%。39个籼粳杂交衍生系共检测出1个粳稻、11个偏粳、20个偏籼和7个籼稻类型。其中,粳型衍生系明恢502的粳稻成分仅占10.42%。ILP标记法与形态指数法判定籼粳分类结果的吻合度较好,粳稻成分指数、籼稻成分指数与程氏指数综合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794**和r=-0.7662**。【结论】ILP标记具有准确检测籼(粳)成分比例的功能;研究籼粳分化可以合理解释籼粳型恢复系配组的杂交稻表现明显杂种优势的原因,对有效利用籼粳亚种间优良基因具有重要作用。
许旭明梁康迳张受刚尚伟张瑛英韦新宇柯蓓
关键词:水稻籼粳杂交籼粳分化ILP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徽两优6号被引量:6
2009年
徽两优6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光温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扬稻6号选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于2008年4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杨联松白一松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徽两优6号选育
水稻雄性不育新材料SC316的育性遗传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连续回交方法,将SC316不育基因转育到中籼898品种中,研究不同世代回交群体、姊妹交群体及可育单株后代群体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SC316不育基因在这些群体中的表现符合1对显性核不育基因遗传规律,该不育材料携带有显性核不育基因。
台德卫易成新黄显波杨剑波李莉
关键词:水稻雄性不育显性核不育基因
水稻籼粳交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对不同环境下水稻籼粳交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播抽天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性状以基因的加性主效应为主;结实率和株高性状以基因的显性主效应为主;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明显影响产量相关性状表现,以显性×环境互作为主,其中播抽天数、单株谷重、千粒重和穗长的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尤为明显。杂种优势研究表明,由遗传主效应控制的杂种优势除单株有效穗数外,其余8个性状均表现正向群体平均优势;基因型×环境互作杂种优势分析表明,单株谷重、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株高和穗长6个性状杂种优势的稳定性较好。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明恢413、97gk1037、明恢118和明恢417在多个性状上表现以遗传主效应为主,环境互作效应较弱,具有较好的环境稳定性,表明该4个籼粳交衍生品系在籼粳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韦新宇许旭明张受刚卓伟马彬林梁康迳
关键词: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