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24219110004)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张杰刘静彭先华胡骞黄峰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氢渗透
  • 2篇氢致开裂
  • 2篇管线钢
  • 1篇轧板
  • 1篇氢致裂纹
  • 1篇微观结构
  • 1篇X120管线...
  • 1篇

机构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武汉钢铁(集...

作者

  • 2篇黄峰
  • 2篇胡骞
  • 2篇彭先华
  • 2篇刘静
  • 2篇张杰
  • 1篇鲁修宇
  • 1篇段小林

传媒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微观组织对管线钢氢致裂纹扩展方式及氢捕获效率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依据NACE TM 0284-2003标准比较了X80和X120管线钢的氢致开裂(HC)敏感性,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了裂纹扩展形貌,分析了裂纹扩展与管线钢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依据氢渗透试验结果讨论了管线钢微观组织对氢原子捕捉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针状铁素体组织的X80钢的抗HIC敏感性高于含超低碳贝氏体组织的X120钢;X80钢中HIC裂纹主要沿着多边形铁素体(PF)扩展,X120钢中的HIC裂纹主要沿着原奥氏体晶界扩展;以板条贝氏体为主的X120管线钢对氢原子的捕获能力大于以针状铁素体为主的X80管线钢。
彭先华刘静黄峰胡骞张杰
关键词:管线钢氢致开裂微观结构氢渗透
X120管线钢轧板不同厚度处的氢致开裂敏感性研究
2015年
为研究X120管线钢氢致开裂原因,根据NACE标准TM 2048—2003测试了X120试验管线钢的HIC敏感性,并采用Davanathan-Stachursky氢渗透装置分别测量了其不同轧板厚度处的氢渗透曲线,采用扫描电镜和EBSD技术观察了不同轧板厚度处的微观组织及晶粒取向差分布。结果表明:X120管线钢的HIC裂纹多出现在轧板的次表层;由于轧板次表层的微观组织与晶粒取向差的共同作用,最终导致该处对氢原子的捕获效率最高,HIC敏感性也最强。
段小林刘静黄峰胡骞张杰彭先华鲁修宇
关键词:X120管线钢氢致开裂氢渗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