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GJW004)
- 作品数:15 被引量:43H指数:4
- 相关作者:刘长敏李鞍钢李益斌张敏李贵州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当前中美关系焦点透视被引量:1
- 2016年
- 中美关系是一对非常特殊而重要的双边关系。回首2015年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过程,双方围绕构建亚太地区经济秩序相互竞争,并在亚太地区安全问题上摩擦不断。在跌宕起伏的角力过程中,两国始终保持着对话与合作,国家关系呈现出复杂交错的局面。一方面,两国元首外交和高层互访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两军连线交流的顺利开展则降低了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南海问题的错综复杂,朝鲜半岛危机频发以及中美两国围绕亚太地区经济秩序构建的激烈博弈,又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变数。总之,竞争与合作仍将是未来中美关系发展的主旋律,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任重而道远。
- 吴超刘长敏
- 中美双边对话合作机制的演进及启示被引量:2
- 2015年
- 尽管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曲折,但双边对话与合作机制的建设从未停止过。35年来共形成了90余个对话合作机制,在政治、军事、经济、环境、文化、教育、反恐、能源等各领域呈现出全方位、立体化的合作。两国合作与对话机制的建立,经历了中美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全面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今天,对中美对话合作机制进行阶段性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两国关系发展的轨迹及影响因素,对于深度调整双边关系,推进新型大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刘长敏张敏
- 现实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国际体系变迁被引量:1
- 2015年
- 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的理论通约性决定两者可以融合为现实建构主义,而"权力政治的社会建构"的理论定位也确立了其独立理论范式的地位,因此可用现实建构主义独立解释国际体系的变迁。现实建构主义的核心理论要素"权力"和"认同"经由"结构"而相互博弈,最终作用于国际体系。从现实建构主义的视角对国际体系进行分析会发现,国家集团兼具结构和施动者双重属性,而国际体系(包括国际金融体系)的变迁方向最终则取决于强权国家集团间的互动结果,即他们实力(权力)的竞合结果。
- 李鞍钢
- 关键词:权力现实建构主义
- 新时期大国双边合作机制建设——以中美关系为例被引量:2
- 2015年
- 进入新时期以来,大国双边关系机制化建设速度加快。中美建交后,两国关系经过数十年艰难曲折的调整与发展,终于迎来了迈向机制化的进程。目前共形成了涵盖诸多领域的90余个对话合作机制。这些合作与对话机制的建立,经历了中美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从覆盖范围上看,涵盖领域广泛、议题丰富;从层次上看,建立了从民间到高层的多维度对话合作机制,呈现立体化交往;从形式上看,由分散、重叠向统一、整合方向发展;同时,也存在各个领域合作机制发展水平不均衡等缺憾。在全面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今天,对中美对话合作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和整体评估,有利于两国关系的深度调整,建设性地推进新型大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 刘长敏
- 关键词:新型大国关系
- 论新格局下的中国多边国际能源合作被引量:1
- 2015年
- 进入21世纪以来,变动中的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对国际能源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多边合作以应对国际能源形势的新特点和新变化,进而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已成为新时期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着重分析中国在国际能源多边合作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就应对策略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 马方方刘长敏
- 关键词:能源安全能源外交
- 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与中美首脑外交被引量:2
- 2014年
- 进入21世纪以来,中美双方一直在探索新型大国关系的相处之道,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诉求意图明显。特别在首脑外交领域,双方的互动积极有效,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新特点:两国首脑间访问走向常规化;首脑会晤形式多样化并逐渐制度化;首脑间致电通话内容深入化;首脑间交流层次更加多元化。中美首脑外交全面展开,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两国关系正常发展,而且也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奠定了重要基础。其理论意义在于,中美首脑外交发展,可以为破解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相互防范和冲突的历史难题提供新的范式;现实意义在于,两国首脑的外交形式更加多样,逐渐形成交流机制,有助于中美增加战略互信,及时化解各种矛盾,推动地区性事务和全球问题的解决。
- 刘长敏张敏
- 关键词:首脑外交新型大国关系
- 美国“反建制主义”传统与“特朗普现象”被引量:2
- 2017年
- 美国自立国以来,在"自由、平等、个人主义和法治"等精神的鼓舞下,一直具有深厚的"反威权主义"传统。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四次"反建制主义"高涨期,通过改革或革命推动社会的变革与前进。如今,以"特朗普现象"为代表的新一轮"反建制主义"运动再现,此次高潮既继承了历史传统,也体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并对美国内外政策、中美关系产生深刻影响。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出现大幅度调整,对此,中国可保持战略耐心,理性应对,并积极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双边关系。
- 刘长敏李益斌
- 中俄东部边界近距离观察与思考
- 2016年
- 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周边安全研究中心组成调研组,前往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多个城市进行调研。调研的主题是"中俄边界及边境地区安全状况",主要了解中俄边境总体安全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中俄边贸情况、中俄边境地区的政治社会变化,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对中俄边境城市发展模式的影响等问题。代表团先后访问了黑龙江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黑龙江当代中俄区域经济研究院,并与沿途的边防大队、各地政府的政策研究室、口岸办。
- 刘长敏
- 关键词:中俄边境区域经济研究中俄经贸边境城市
- 中国国际经济政治化立场的转变分析——由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困境引发的思考被引量:1
- 2014年
- 经济崛起和"走出去"发展战略促使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热情持续高涨,但反对国际经济政治化的鲜明立场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的全球布局,更加影响到了中国的外交进程。从现实主义的理论视角看,外交理念服从于外交实践和国家利益是考虑调整中国对国际经济政治化立场的依据。国际经济政治化现象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在具备相应的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的前提下,中国在国际经济政治化问题上立场的转变不但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而且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 李鞍钢
- 关键词:海外并购经济政治化外交
- 奥巴马任期内《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比较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每届美国政府最重要的国家安全战略官方文本,在美国国家安全决策,乃至世界外交格局的演变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奥巴马任期内,分别于2010年和2015年发布了两份"报告",全面阐释了美国对整个国际时局和国家利益的认知,及其准备采取的战略措施。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两份"报告"进行比较和研究,发现其异同,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阐释两份"报告"所体现的"一体三翼"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新理念,即:"坚持美国领导";"强本固基、内外兼修","强化多边合作、奉行责任分担"以及"谨慎使用武力"。
- 刘长敏李贵州
- 关键词:外交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