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1163)

作品数:15 被引量:131H指数:8
相关作者:俞光荣杨云峰于涛周家钤朱辉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同济大学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7篇手术
  • 6篇手术治疗
  • 5篇骨折
  • 4篇生物力学
  • 3篇韧带
  • 3篇平足
  • 3篇内固定
  • 3篇关节
  • 2篇应力
  • 2篇生物力学研究
  • 2篇随访
  • 2篇足底
  • 2篇跟骨
  • 2篇跟骨骨折
  • 2篇复位
  • 1篇第二趾
  • 1篇第五跖骨
  • 1篇隐匿
  • 1篇隐匿性
  • 1篇应力分布

机构

  • 14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同济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13篇俞光荣
  • 10篇杨云峰
  • 4篇周家钤
  • 4篇于涛
  • 3篇袁锋
  • 3篇夏江
  • 3篇朱辉
  • 2篇祝晓忠
  • 2篇丁祖泉
  • 2篇李兵
  • 2篇牛文鑫
  • 1篇梁军
  • 1篇陈凯
  • 1篇王予彬
  • 1篇贾永伟
  • 1篇朱雯晴
  • 1篇陈雁西
  • 1篇赵宏谋
  • 1篇李海丰
  • 1篇徐峰

传媒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同济大学学报...
  • 3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Scienc...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人获得性可复性平足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2年
成人获得性扁平足主要由胫后肌腱功能不全引起,是足踝外科的常见病,其中以可复性平足最为多见。如何解释其发病机制并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随着平足体外建模技术的日臻完善,生物力学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逐渐得到认可,其研究成果也成为临床平足治疗的重要理论依据。本文回顾了胫后肌腱功能不全导致平足的生物力学机制,及以此为基础在尸体标本和有限元模型上建立平足模型的各种不同方法,并对平足矫形相关基础研究中不同重建方法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分析比较。作者认为,在牵拉外在肌腱模拟其动力性稳定结构的前提下,采取破坏韧带等静力性稳定装置的方式建立起的可复性平足体外模型更为可靠;针对平足模型采用的各种重建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不尽相同,软组织重建应与骨性手术联合使用,而骨性手术需根据畸形程度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选择。
夏江杨云峰俞光荣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生物力学
人体足底韧带松解后足部的形态改变及应力分布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较多足部畸形同足弓塌陷或不稳定有关,尤其是足纵弓塌陷.关于跖腱膜松解对足弓高度的影响已有许多研究,但对跖腱膜松解后足部的应力分布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足底韧带损伤后对足弓生物力学的影响.通过CT图像数据建立人体足踝部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足踝部骨骼、主要关节、关键韧带结构及足底软组织.在模型上模拟跖腱膜和其他跖侧韧带松解,分析计算足部骨骼、韧带的力学变化情况.采用不同的韧带松解顺序模拟临床病理状态,了解足弓的应力分布.同时通过尸体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采用同有限元模型相同的损伤顺序,了解标本足的位移变化和应力分布情况,并同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相互验证.结果表明,跖腱膜松解后足弓高度降低,但不会导致整个足弓的塌陷.如果同时损伤跖长韧带、跖短韧带、弹簧韧带,足弓完全塌陷.单纯跖腱膜损伤将导致足底其他韧带结构受力增大及中前足的应力集中,同时在跟骨腱膜止点处峰值应力降低,而中足的应力重新分布.实验发现,跖腱膜松解能够降低其在跟骨止点处的应力,缓解由于应力集中所致的足跟部疼痛,但会导致足弓稳定性降低及应力重新分布所致的足背外侧疼痛.综上,临床上对跖腱膜炎的治疗应首先考虑非手术治疗.
梁军杨云峰俞光荣牛文鑫王予彬
关键词:生物力学足弓韧带应力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隐匿性跖跗关节损伤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隐匿性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7月-2009年7月,收治47例隐匿性跖跗关节损伤患者。男31例,女16例;年龄19~66岁,平均35.6岁。交通事故伤27例,高处坠落伤11例,运动伤6例,压砸伤3例。左足18例,右足29例。单纯内侧柱损伤6例,内侧柱伴中间柱损伤24例,中间柱伴外侧柱损伤13例,三柱损伤4例。患者均存在跖骨基底部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21 d,平均8.6 d。手术采用1~2个足背侧纵形切口,复位后用小钢板、螺钉、骑缝钉、克氏针固定内侧柱及中间柱,外侧柱均用克氏针固定。结果 1例术后切口感染,经封闭式负压引流2周后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创面;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3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2~75个月,平均28.3个月。骨折于术后9~15周愈合,平均12.3周。末次随访时,15例出现中足骨关节炎表现,但无需行关节融合术。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的中足评分标准评价疗效,获优9例,良16例,一般4例,差3例,优良率为78.1%。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跖跗关节再脱位。结论对跖骨基底部骨折应给予足够重视,术中探查有助于发现隐匿性跖跗关节损伤,应根据不同损伤类型及伴发损伤,采用合理的固定方式,尽量做到解剖复位、可靠固定,重建中足内在稳定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杨云峰俞光荣周家钤李兵李海丰祝晓忠
关键词:跖跗关节损伤手术治疗
微创技术在治疗跟骨骨折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3
2013年
目的总结微创技术在治疗跟骨骨折中的应用进展,分析总结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进一步研究方向。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各种微创技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小切口、外固定支架、关节镜辅助下复位、经皮球囊扩张复位等各种微创技术在治疗跟骨骨折中各有优点和局限性,但各项技术均发展迅速,日趋成熟。结论多种微创方法在治疗跟骨骨折中不仅可单独操作,也可联合使用。如何在提高疗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适应证,并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提供理论依据,有待进一步研究。
于涛杨云峰俞光荣
关键词:微创技术跟骨骨折手术治疗
Evans手术对跟骰关节压力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Evans手术矫正平足畸形对跟骰关节压力的影响以及该术式的足外侧柱最佳撑开宽度,为临床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6例正常成人新鲜足标本,根据不同工况分为正常对照组、平足模型组、Evans手术外侧柱延长的LCL*4 mm、LCL*6 mm、LCL*8 mm、LCL*10 mm及LCL*12 mm组。实验标本逐级加载至350 N,利用K-ScanTM骨关节接触面测量系统的K-Scan6900#压敏片分别测量7组跟骰关节压力变化。结果在350 N垂直载荷下跟骰关节的峰值压强分别为(kg/cm2):对照组(9.21±1.60)、平足组(24.90±2.45)、LCL*4 mm组(21.68±2.21)、LCL*6 mm组(15.95±2.59)、LCL*8 mm组(11.04±1.15)、LCL*10 mm组(15.20±2.35)、LCL*12 mm组(21.55±2.03)。平足组跟骰关节峰值压强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Evans术后的所有组跟骰关节峰值压强较平足组有明显降低(P<0.05);LCL*8 mm组与正常对照组跟骰关节峰值压强接近(P=0.143);LCL*8mm组跟骰关节峰值压强较其他外侧柱延长组小(P<0.05)。结论 Evans手术治疗获得性平足,其术后对跟骰关节压力在一定范围内较平足术前有所减小,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撑开长度在8 mm时跟骰关节压力最小,且最接近正常状态。
张鹏夏江俞光荣赵宏谋杨云峰
关键词:跟骰关节扁平足生物力学
高弓足的手术治疗进展被引量:10
2010年
朱雯晴俞光荣
关键词:高弓足柔韧性软组织手术截骨术关节融合术
Deformation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human foot after plantar ligaments release:A cadaveric study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被引量:8
2011年
The majority of foot deformities are related to arch collapse or instability,especially the longitudinal arch.Alth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lantar fascia and arch height has been previously investigated,the stress distribution remains unclear.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the plantar ligaments in foot arch biomechanics.We constructed a geometrical detailed three-dimensional (3-D) finite element (FE) model of the human foot and ankle from computer tomography images.The model comprised the majority of joints in the foot as well as bone segments,major ligaments,and plantar soft tissue.Release of the plantar fascia and other ligaments was simulated to evaluate the corresponding biomechanical effects on load distribution of the bony and ligamentous structures.These intrinsic ligaments of the foot arch were sectioned to simulate different pathologic situations of injury to the plantar ligaments,and to explore bone segment displacement and stress distribution.The validity of the 3-D FE model was verified by comparing results with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data via the displacement and von Mise stress of each bone segment.Plantar fascia release decreased arch height,but did not cause total collapse of the foot arch.The longitudinal foot arch was lost when all the four major plantar ligaments were sectioned simultaneously.Plantar fascia release was compromised by increased strain applied to the plantar ligaments and intensified stress in the midfoot and metatarsal bones.Load redistribution among the centralized metatarsal bones and focal stress relief at the calcaneal insertion were predicted.The 3-D FE model indicated that plantar fascia release may provide relief of focal stress and associated heel pain.However,these operative procedures may pose a risk to arch stability and clinically may produce dorsolateral midfoot pain.The initial strategy for treating plantar fasciitis should be non-operative.
LIANG JunYANG YunFengYU GuangRongNIU WenXinWANG YuBin
关键词:韧带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机断层
经皮螺钉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经皮螺钉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月,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18~54岁,平均40.3岁。结果 34例患者获得随访12~24个月,平均14个月。伤口1期愈合,无感染。骨折愈合时间10~12周,平均10.5周。患者术后10~12周时可完全负重行走,无明显疼痛不适。采用AOFAS中前足评分标准,34例患者评分为80~100分,平均91.3分。结论经皮螺钉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满意。
朱辉祝晓忠
关键词:第五跖骨撕脱骨折手术治疗
足底主要韧带损伤对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足底主要韧带损伤后足底压力及接触面积的变化情况。方法7例正常成人新鲜尸体足标本,解剖显露并依次切断足底跖筋膜、弹簧韧带、跖长韧带、跖短韧带,模拟足底主要韧带损伤。经电子万能试验机逐级加载至700N,利用F-scan足底压力测量系统,测量足底韧带损伤前后足底压力峰值及接触面积的变化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标本后足部位一直为压力峰值区,当足弓内在维持结构损伤后,前足压力增加,峰值压力位于第3跖骨头下;而足底接触总面积无明显改变。结论足底韧带损伤后,足底压力分布将发生改变,足外侧的应力集中,可能是出现临床症状的一个重要原因。
杨云峰俞光荣周家钤陈雁西袁锋贾永伟牛文鑫丁祖泉
关键词:足损伤韧带足底压力
两种第二趾切取游离移植对供足足底应力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第2足趾切取游离移植对供足足底应力的影响.方法 取6具正常成人新鲜尸体足标本,根据不同状态分3组:完整组(A组)、第2趾截除(保留跖骨头)组(B组)及带部分跖骨的第2趾截除(跖骨远l/3处)组(C组).应用电子万能试验机以2 mm/min的速度从胫骨远端施加轴向压载,加载载荷分别为0、600、1200 N.通过F-Scan足底压力测量系统检测足底应力变化,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足底应力随轴向压载的增加而增大.A组(足母)指及5个跖骨头的峰值压强以第2跖骨头最大,600 N垂直载荷时为(37.33±7.34)kPa,1200 N垂直载荷时为(112.33±10.33)kPa.同一载荷下,A组与B组的(足母)指及5个跖骨头的峰值压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载荷下,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足母)指及5个跖骨头的峰值压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第2跖骨的完整对足底应力正常分布及维持足弓具有重要意义.保留跖骨头的第2趾切取对供足足底应力分布影响较小,带部分跖骨的第2趾切取可导致供足足底应力的异常分配.
李兵俞光荣杨云峰周家钤陈凯徐峰丁祖泉
关键词:生物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