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973023)

作品数:4 被引量:84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宗新杨通旻徐冰玉张雪娇王嵩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信息挖掘
  • 1篇银行
  • 1篇证券
  • 1篇证券投资
  • 1篇中国上市银行
  • 1篇中国证券
  • 1篇中国证券投资
  • 1篇商业银行
  • 1篇上市银行
  • 1篇审慎
  • 1篇审慎监管
  • 1篇私有
  • 1篇私有信息
  • 1篇逆周期
  • 1篇逆周期监管
  • 1篇资本
  • 1篇资本缓冲
  • 1篇小波
  • 1篇小波分解
  • 1篇面板数据

机构

  • 4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篇张宗新
  • 1篇王嵩
  • 1篇杨通旻
  • 1篇徐冰玉
  • 1篇张雪娇

传媒

  • 1篇经济研究
  • 1篇财贸经济
  • 1篇金融理论与实...
  • 1篇管理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盲目炒作还是慧眼识珠?——基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挖掘行为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7
2014年
近年来基金的一些市场炒作行为引致了舆论对其投资行为和专业能力的质疑。本文通过对基金信息挖掘机制的考察来分析上述异质行为背后的本质和逻辑。通过区分不同信息特点的上市公司和不同层面的公司信息,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总体上显现出一定的信息挖掘能力,但其信息挖掘行为存在结构性差异。对于信息环境较好和基本面波动较小的大市值公司样本而言,基金挖掘关注了与公司价值相关的基本面信息,并通过较强的信息挖掘能力获取了私有信息,是真正的"知情交易者"。但对小市值公司而言,尽管基金对公司特质信息进行了挖掘,但并没有体现出对基本面信息的关注,说明基金对小市值公司的投资更多是基于信息噪音的市场炒作。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加清晰地定位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市场性质和专业能力。
张宗新杨通旻
关键词:信息挖掘私有信息
监管政策能否抑制商业银行亲周期行为——基于中国上市银行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被引量:30
2011年
当前,实施逆经济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已成为国际组织和各国监管当局的共识。通过对2001—2009年国内上市银行面板数据进行估计,本文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具有稳定的资本缓冲计提顺周期行为,但信贷活动并不具有明显的亲周期性特征,表明监管部门的资本监管政策总体上已经渐进有效。为了更有效地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进一步实施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协调的金融监管制度,完善逆周期的资本监管机制,抑制金融机构亲周期行为应成为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必要内容。
张宗新徐冰玉
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逆周期监管资本缓冲
国际商品市场与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基于中美数据的VAR-MGARCH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基于VAR-MGARCH-BEKK模型,对国际商品市场与中美股票市场之间的均值与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商品市场与中美股票市场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均值溢出效应,国际商品市场对中美股票市场存在波动溢出效应,同时,美国股票市场对国际商品市场存在波动溢出效应;另外,中国应该尽快编制科学合理并适合自身国情的商品指数。
王嵩
关键词:股票市场
基金交易行为与市场波动——基于小波与互谱分析的数据挖掘被引量:5
2012年
本文选取2007~2009年基金十大重仓股数据进行小波分析,研究重仓股在不同阶段波动率的特征———微观层面基金行为对这种波动率的直接动量冲击的影响以及金融市场层面沪深300指数对此波动率的联动性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基金增仓和持股可以减小股票波动率,但减仓会加大股票波动率,呈现出非对称稳定市场的特性。在金融市场层面分析上,论文应用溢出效应检验互谱分析方法,发现这种波动率主要是由基金持股组合调整造成的,市场波动对个股波动率影响不大,即股票波动率主要是由基金交易行为造成所引致。
张宗新张雪娇
关键词:基金行为小波分解互谱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