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水研基本科研专项(2007HSYZX-YY-21)

作品数:10 被引量:135H指数:7
相关作者:牟振波徐革锋李永发杜佳刘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水研基本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细鳞鱼
  • 2篇雄鱼
  • 2篇鱼类
  • 2篇远缘
  • 2篇远缘杂交
  • 2篇杂交
  • 2篇杂交种
  • 2篇哲罗鲑
  • 2篇细鳞鲑
  • 2篇金鳟
  • 1篇动物
  • 1篇性逆转
  • 1篇驯化
  • 1篇养殖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成分
  • 1篇远缘杂交种
  • 1篇稚鱼
  • 1篇稚鱼培育
  • 1篇三倍体

机构

  • 11篇中国水产科学...
  • 7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成都农业科技...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1篇徐革锋
  • 10篇牟振波
  • 6篇李永发
  • 5篇杜佳
  • 3篇刘洋
  • 2篇陈玉春
  • 2篇尹家胜
  • 2篇贾钟贺
  • 1篇姜作发
  • 1篇张玉勇
  • 1篇张蕾
  • 1篇韩英
  • 1篇王炳谦
  • 1篇刘洋
  • 1篇陈侠君

传媒

  • 5篇水产学杂志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黑龙江水产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中国工程院第...

年份

  • 2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雌雄细鳞鱼肌肉营养成分比较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本文对雌雄细鳞鱼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雌雄细鳞鱼肌肉的水分(81.27%、79.54%)、粗蛋白含量(13.08%、13.76%),粗脂肪含量(3.73.%、4.09%),灰分含量(1.29%、1.61%)差异不显著(P>0.05);氨基酸总含量(TAA)、必需氨基酸(EAA)总量、呈味氨基酸(DAA)总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蛋氨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雌鱼的EAAI分值(80.69)略低于雄鱼(82.47),雌雄细鳞鱼的大多数必需氨基酸氨基酸分(AAS)和部分化学分(CS)大于1,雌雄细鳞鱼的色氨酸和缬氨酸的AAS、色氨酸和蛋氨酸+胱氨酸的CS最低,而成为各自的限制性氨基酸。雌鱼的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略低于雄鱼,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略高于后者(P>0.05);雌雄细鳞鱼的C17:1n-9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细鳞鱼营养丰富,研究结果为细鳞鱼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徐革锋叶远涛刘洋牟振波李永发
关键词:细鳞鱼肌肉雌雄营养成分
不同pH人工精浆对性逆转金鳟雄鱼精子活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研究了性逆转金鳟雄鱼(XX,伪雄鱼)精子在不同pH的人工精浆( artificial seminal plasma,ASP)溶液中的活动情况。结果显示,随着pH的提高精子活力不断增强。伪雄鱼精子在不同ASP—pHs中培养1h后,pH9.5~10.5培养组精子活力超过正常雄鱼精子(XY)活力水平,且正常雄鱼精子与pH8.5~9.5培养组的精子活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将金鳟伪雄鱼精液培育在pH8.5~10.5的ASP中,0~180min内,pH10.5中的精子寿命和激活比例都最佳,180min之后的精子寿命超过80s,激活比例在90%以上,显著好于其他pH组(P〈0.05)。在低温储藏12h后,正常雄鱼精子在ASP—pH10.5溶液中寿命时间最长,为(284.05±78.37)S,其次是同等稀释条件下的伪雄鱼精子寿命,其时间为(203.89±43.68)s,正常雄鱼精液原浆精子寿命最短,为(122.19±37.61)s。直接用金鳟伪雄鱼精液受精,发眼率和仔鱼上浮率仅为12.50%和8.77%,而通过pH10.5的ASP培养后,其发眼率和孵化率分别提高到了52%和49.95%。因此,在高pH的ASP中培养金鳟伪雄鱼精子能提高其活力和延长寿命。通过这种处理也能够显著的提高金鳟全雌和全雌三倍不育后代的育苗生产效率。
徐革锋李永发王炳谦贾钟贺陈玉春杜佳牟振波
关键词:金鳟精子活力
不同流域细鳞鱼染色体演化的初步研究
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是我国名贵的鲑科冷水性鱼类,在东北地区分布较为广泛,但对于该鱼的染色体演化及遗传学研究仍未见报道,尤其在染色体进化方面。本研究对来自我国东北地区不同流域的细鳞鱼进行了同源染色...
徐革锋刘洋牟振波张玉勇杜佳
关键词:细鳞鱼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核型
文献传递
金鳟伪雄鱼的制备及全雌三倍体的诱导被引量:6
2009年
以4龄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为试验鱼(雄、雌性平均体重分别为1.7、2.2kg),采用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技术灭活金鳟精子,对受精卵进行热休克处理后正常孵化,获得初孵仔鱼;再用雄性激素诱导全雌二倍体,得到性逆转雄鱼(伪雄鱼);培育至性成熟后进行人工繁殖,采用热休克法对受精卵进行处理获得全雌三倍体鱼类。结果表明:金鳟全雌二倍体的诱导出现率为80%,金鳟伪雄鱼获取成功率为75%;用不同pH人工精浆激活伪雄鱼精巢精子,高pH(9—10)的人工精浆激活受精卵的效果最好,金鳟三倍体的出现率为75%-80%,其中还有一定比率的嵌合体出现。
贾钟贺徐革锋牟振波陈玉春姜作发
关键词:金鳟
哲罗鲑与细鳞鲑属间远缘杂交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通过性激素药物诱导和全人工繁育技术对野生哲罗鲑(Hucho taimen)与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进行远缘杂交。结果表明,哲罗鲑(♀)×细鳞鲑(♂)(HB,正交实验组)杂交的受精率、发眼率、孵化率和仔鱼上浮率与其双亲自群繁育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在胚后的不同发育时期HB杂交子代的死亡率和畸形率均低于哲罗鲑自繁(HH)和细鳞鲑自繁(BB)对照组。在内源性营养时期(卵黄囊吸收早期),HB、HH和BB的仔鱼体质量分别呈负增长、正增长、零增长趋势变化;在混合营养时期(开口-转口时期),HB和BB组鱼体质量呈正增长趋势变化,HH组体质量呈负增长趋势变化;在外源性营养时期(驯化时期),HB、HH和BB的鱼体质量均呈正增长趋势变化;无论在哪个时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体长均呈正增长趋势变化。细鳞鲑(♀)×哲罗鲑(♂)(BH,反交实验组)的杂交经过2年多批次实验均未得到成活杂交子代,但在胚胎发育阶段BH的杂交受精率、发眼率均显著高于双亲(BB、HH)自繁对照组(P<0.05),但其孵化率显著低于双亲对照组(P<0.05),BH杂交子代在破膜后1~2h内即死亡,刚破膜的仔鱼尾干中后段至尾鳍部分盘绕于卵黄囊表面不能伸展,且所有破膜仔鱼的尾干中后段均存在充血点,本研究认为,这种反交[细鳞鲑(♀)×哲罗鲑(♂)]子代不能成活的原因可能是由远缘杂交受精卵核质不相容所导致。
徐革锋尹家胜刘洋李永发杜佳牟振波
关键词:哲罗鲑细鳞鲑杂交种属间杂交
哲罗鲑(♀)×细鳞鲑(♂)的人工育苗技术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通过性激素药物诱导和人工繁育技术对哲罗鲑(Hucho taim en)(HH)(♀)与细鳞鲑(Brachymystaxlenok)(BB)(♂)进行了远缘杂交。研究结果表明:哲罗鲑(♀)×细鳞鲑(♂)杂交种(HB)的人工繁育效果与双亲对照组(HH和BB)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HB的孵化率和仔鱼上浮率均高于HH和BB;选择水蚤和水丝蚓对HB鱼苗进行开口,采用全价饲料粉与水丝蚓的混合团进行过渡,再选用全价人工颗粒饲料进行驯化,驯化结果显示:BB最易于开口、驯化和摄食颗粒饲料,其次是HB,最难于驯化的是HH;HH、HB和BB经过6周的培育,其全长与体质量均呈正增长趋势变化,HB的体质量增长较HH和BB分别快25%、70%。HB的体长、体质量与周龄的最佳方程分别为Y=0.022x2+0.52x+7.30(R2=0.987 4)和Y=2.817 1e0.254 1x(R2=0.987 7),体长与体质量的最佳方程为Y=-0.002 4x3+0.051x2+0.42x+7.4(R2=0.987 5),HB的日增重为(0.30±0.13)g,分别高于HH和BB。
徐革锋尹家胜刘洋李永发杜佳牟振波
关键词:哲罗鲑细鳞鲑远缘杂交种人工育苗
人工养殖细鳞鱼常见疾病及其防治被引量:4
2009年
徐革锋张澜澜张蕾牟振波
关键词:细鳞鱼常见疾病人工养殖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鲑形目
细鳞鱼发眼卵孵化及仔、稚鱼培育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人工催产和全人工授精技术对细鳞鱼进行繁殖,对受精卵进行流水孵化,孵化水温6℃~9℃,积温达到140~150度日受精卵发眼率为90%。积温达到180~213度日发眼卵开始破膜孵出仔鱼,孵化率为84%~96%,仔鱼经10~12d的发育开始上浮平游成为稚鱼,采用生物饵料(水蚤)对仔鱼进行开口,转口期采用水蚯蚓+饲料糜团进行驯化,稚鱼期利用全人工饲料进行培育。
李永发丛宇徐革锋刘洋牟振波
关键词:细鳞鱼苗种培育
鱼类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消化酶的分布与特性被引量:45
2009年
本文综述了鱼类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消化酶的分布与特性的研究进展,旨在进一步了解鱼类各个消化器官的结构以及分布,其中的主要酶类所产生的功能效应,为今后深入探讨鱼类摄食、消化和吸收的生理机制等研究提供参考。
徐革锋陈侠君杜佳牟振波
关键词:鱼类消化酶酶活性
鱼类消化道组织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09年
本文综述了鱼类消化道组织学的研究进展,旨为进一步开展消化道组织化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提供参考。
杜佳徐革锋韩英牟振波
关键词:鱼类消化道组织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