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0542001)

作品数:6 被引量:157H指数:5
相关作者:冯佐海李晓峰杨锋侯读杰鹿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桂林工学院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地质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篇岩体
  • 3篇花岗岩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花岗岩体
  • 2篇化学特征
  • 2篇煌斑岩
  • 2篇桂东北
  • 2篇斑岩
  • 2篇部分熔融
  • 1篇地壳混染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岩基
  • 1篇云母
  • 1篇杂岩
  • 1篇杂岩体
  • 1篇侵位
  • 1篇侵位机制

机构

  • 5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桂林工学院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安徽建筑工业...

作者

  • 6篇冯佐海
  • 4篇李晓峰
  • 2篇鹿坤
  • 2篇侯读杰
  • 2篇杨锋
  • 1篇施国栋
  • 1篇王葆华
  • 1篇鲁学悟
  • 1篇白艳萍
  • 1篇郭俊刚
  • 1篇梁金城
  • 1篇张桂林

传媒

  • 2篇桂林工学院学...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矿业快报

年份

  • 4篇2009
  • 2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桂东北煌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桂东北煌斑岩SiO2含量主要在33.74%~48.14%之间,属基性-超基性范围,为钙碱性岩系、钾质-超钾质煌斑岩;地球化学表明,桂东北煌斑岩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Ti)为特征,轻、重稀土具有较好的分馏。结合元素地球化学和地质发展史研究表明,桂东北煌斑岩为富含稀土元素的俯冲带流体交代过的富集地幔部分熔融所产生的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部分地壳混染的产物。
鹿坤冯佐海侯读杰李晓峰
关键词:煌斑岩地球化学特征部分熔融地壳混染桂东北
南岭中生代姑婆山-花山花岗岩基及其热接触变质围岩的应变特征和应变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采用Rf/φ法对姑婆山-花山花岗岩基及其热接触变质围岩进行了系统的应变测量,共测量了153个三维有限应变测量点、1.5万余个应变标志体。结果表明:①姑婆山-花山花岗岩基热接触变质围岩和早期侵位的牛庙、杨梅山独立侵入体及里松和望高单元以压扁型应变为主,晚期侵位的新路单元则为拉长型应变。②姑婆山-花山花岗岩基的平均应变强度和平均压缩率均小于热接触变质围岩的平均应变强度和平均压缩率,且岩基内从早期单元到晚期单元(除新路单元外)平均应变强度和平均压缩率均逐渐减小;热接触变质围岩内应变强度和压缩率向岩基接触面方向递增,存在较明显的应变强度梯度和压缩率梯度。另外岩基南侧以碳酸盐岩为主的热接触变质围岩的压缩率远高于北侧以碎屑岩为主的围岩压缩率。③姑婆山-花山花岗岩基应变型式表现为近接触变质围岩及各花岗岩单元边部的应变椭圆长轴多与接触界线相协调,最小主应变轴与接触界线多呈大角度相交;各单元中部的应变椭圆展布则比较凌乱、定向性不明显。上述特征表明,姑婆山-花山花岗岩浆的多期脉动侵位在岩体及其围岩内产生较强的应变叠加,而岩浆内部的主动侵位动力应是造成岩体及其热接触变质围岩变形的主要动力,且在岩浆多次脉动侵位过程中,岩体内早期单元及其围岩主要遭受的是径向挤压作用。
冯佐海梁金城王春增李晓峰张桂林施国栋
关键词:花岗岩体
栗木锡矿云英岩化花岗岩白云母^(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93
2009年
栗木锡矿的锡铌钽成矿作用与花岗岩有密切的关系,其中锡金属成矿作用与花岗岩云英岩化蚀变作用有关。通过对云英岩化花岗岩中白云母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测试,获得白云母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14.1±1.9 Ma和214.3±4.5 Ma。栗木矿田云英岩化蚀变的年龄为214 Ma左右,即栗木锡矿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214 Ma左右的晚三叠世,栗木锡铌钽金属矿床是后碰撞的伸展体制下的产物。
杨锋李晓峰冯佐海白艳萍
关键词:白云母40AR/39AR年龄锡矿栗木
桂东北煌斑岩源区成分模拟被引量:3
2008年
在已有的岩石地质、地球化学基础上,利用IEs比值法对桂东北煌斑岩源区成分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桂东北煌斑岩源于稀土相对富集的富集地幔,为6.92%±地幔岩熔融的产物。
鹿坤冯佐海侯读杰李晓峰
关键词:煌斑岩部分熔融桂东北
南岭西段永和—太保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环境被引量:10
2008年
永和太保花岗岩体主要为钙碱性石英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在超单元中从早期单元到晚期单元的岩浆演化序列中,岩石类型具有由钙碱性向偏碱性演化的特征;各单元岩石中微量元素含量随着元素相容性程度的升高而减少,整个超单元Ba、Nb、Sr强烈亏损,Rb、Th较为富集,显示出自早期单元到晚期单元部分熔融程度逐渐下降的演化趋势;岩体为轻稀土富集型,稀土元素分布曲线呈较弱的Eu负异常,轻稀土元素斜率较大,而重稀土较为平坦,具有挤压型构造环境的特点。结合永和太保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南岭构造带的演化,确认该花岗岩体形成于加里东期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碰撞期,应力体制处于火山弧向同碰撞转换的挤压构造环境。
鲁学悟冯佐海郭俊刚杨锋
关键词:花岗岩体地球化学大地构造环境
花岗岩侵位机制与成矿作用被引量:35
2009年
在地壳不同层次侵位的花岗岩浆具有不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与围岩之间存在不同的密度差和粘度差,加之不同地壳层次存在着不同的岩石流变学特征,导致花岗岩浆在地壳不同层次具有相异的侵位机制和侵位构造特征。一般来说,在下地壳层次侵位的岩体形成于封闭—半封闭环境,不利于岩浆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矿床的形成;在中上地壳层次侵位的岩体因处于相对开放环境,且又经历过一定程度的分异演化过程,因而有利于形成诸如接触交代或其他岩浆热液矿床。由于不同侵位机制的岩浆体系具有不同的机械力和化学活动性,从而产生不同特征的侵入接触构造体系,营造出不同的侵入接触成矿环境。在中上地壳层次侵位的杂岩体以多次脉动、增量式生长为特征,其增量生长方式可表现为反环带-外侵式、正环带-内侵式和不规则-离散式,其中有利于成矿的杂岩体往往表现为反环带-外侵式。
冯佐海王春增王葆华
关键词:花岗岩侵位机制杂岩体花岗岩构造成矿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